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探讨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5例纳入进展组,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5例为非进展组。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PPARγ基因C161T的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PPAR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PPARγ C161T基因多态性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时、入院后72h以及发病后4周,携带C等位基因脑梗死患者的PPARγ表达量均低于携带T基因的脑梗死患者(P〈0.01),并且在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中进展组PPARγ表达量低于非进展组(P〈0.01)。与入院时比较,入院后72h以及发病后4周各基因型的PPARγ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可能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2.
内耳是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其精细的解剖结构及复杂的空间关系是其功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运用内耳组织连续切片及医学影像学资料获取二维结构信息,并进一步重建三维结构形态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此外,基于三维成像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亦获得了对内耳功能的进一步理解,本文拟对内耳三维重建及前庭生物力学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和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的12例服用甲基苯丙胺伴低钾血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甲基苯丙胺致低钾血症多发于青年男性,主因以服药剂量过大引起,主要表现以乏力合并心律失常以及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等。结论:甲基苯丙胺致低钾血症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分子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例GD患者为试验组,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溶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为(23.367±8.562)%,CD8+CD28+T细胞为(10.156±3.114)%,较对照组[分别为(30.786±5.143)%和(17.200±3.624)%]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中可溶性CD28水平观察组[(2.35±0.58)μg/L]较对照组[(0.53±0.23)μg/L]显著增加(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很有可能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人CD83全长编码基因转染293细胞,并探讨其对单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RT-PCR方法从成熟人树突状细胞(DC)扩增出CD83 cDNA,插入pIRES2-EGFP载体,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细胞株;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的同时加入293/CD83细胞或293/mock,24 h后检测细胞活化状态以及培养上清中TNF-α水平。结果经流式细胞术反复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及CD83表达水平,筛选获得获得一株稳定表达膜型CD8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293/CD83;体外实验显示293/CD83可促进LPS刺激的单核细胞活化水平和TNF-α分泌量。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人CD83分子的293细胞株,293/CD83对LPS刺激的单核细胞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卒中及卒中相关性肺炎住院患者220例,其中SAP组65例,非SAP组155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吞咽困难、卒中类型、意识障碍、人工通气、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发生SAP的病原菌及药敏,提出SAP的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房颤、糖尿病、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机械通气均为S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检查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8.7%,革兰阳性菌感染占19.6%,正确的治疗及预防能改善预后。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多,早期干预、合理治疗和积极预防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结合足底压力评估,探究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纳入67例来院就诊的单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宣教及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贴扎(KT)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量患者足底各区压力峰力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的临床疗效及患侧足底压力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足底压力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足跟内侧的峰力值体重比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情况、功能活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足、后足负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相比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辅以运动贴扎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改善后足功能、纠正异常的足底负重、改善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平衡感受器嵴顶对旋转椅试验的生物力学响应,为前庭系统功能状态的评估提供定量分析的平台。方法基于健康志愿者右侧颞骨完整的组织切片数据进行三维几何重建。运用拉格朗日法数值模拟头前倾30毅、频率0.8Hz、幅度依40毅的正弦摆动旋转椅试验中受试者前庭系统膜迷路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右耳水平半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54.2μm,后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15.9μm;右耳前半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43.7μm,但是左右耳响应相同,对眼球运动的作用相互抵消;向右旋转,右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嵴顶法向位移从管侧偏向椭圆囊侧,左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嵴顶法向位移从椭圆囊侧偏向管侧,向左旋转时则相反。结论数值模拟得到的嵴顶的生物力学响应符合Flourens定律和Ewald定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克隆刚地弓形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基因,原核表达和纯化蛋白,研究其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抽提弓形虫速殖子总RNA,利用PCR技术扩增刚地弓形虫TPI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TPI/p 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镍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与佐剂乳化后的TPI蛋白对小鼠颈背部多点皮内免疫,间隔2周,连续免疫4次,最后一次为加强免疫,同时设置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以400个弓形虫速殖子/只接种小鼠腹腔,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生存率。结果成功扩增到弓形虫TPI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TPI/p ET-28a(+),获得纯化的TPI蛋白,TPI免疫4次后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100 000以上,且生存期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结论弓形虫TPI蛋白对弓形虫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为研究弓形虫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