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研究miRNA-200c对人胃癌耐药SGC7901/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GC7901/DDP及其亲代SGC7901细胞E-cadherin、PTEN、p-Akt及总Akt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miRNA-200c前体(miR-NA-200c precursor,Pre-200c)提高SGC7901/DDP细胞miRNA-200c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分析p-Akt表达的改变;应用Akt通路抑制剂LY94002处理SGC7901/DDP细胞抑制Akt磷酸化,检测处理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与SGC7901细胞相比,SGC7901/DDP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1.02±0.09 vs 0.17±0.02,P<0.05),E-cadherin、PTE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0.10±0.03 vs 0.47±0.06,0.18±0.06 vs 0.87±0.06;均P<0.05)。转染Pre-200c后,顺铂对SGC7901/DDP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2±0.19)vs(12.18±0.29)mg/L,P<0.05],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22±0.04 vs 0.69±0.09,P<0.05);LY94002处理后,SGC7901/DDP细胞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0.18±0.06 vs 0.66±0.10,P<0.05),顺铂对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28)vs(11.94±1.73)mg/L,P<0.05]。结论: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可能与E-cadherin和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及Akt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而miRNA-200c提高该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抑制Akt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癌有早期扩散和转移的倾向,有资料表明即使临床或手术认定为局限性癌肿者也有40%~75%已发生亚临床转移或邻近器官受累,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针对人环氧合酶-2(COX-2)基因编码区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观察其在不同时间点对人不同肝癌细胞株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COX-2mRNA编码区作为RNA干扰靶点,构建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WBH1和WBH2,应用阳离子脂质体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Bel7402,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两株细胞转染后24,48,72,和96h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检测抑制效果.结果:质粒在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中的转染率分别约为60%和54%.WBH1导入细胞24,48,72和96h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OX-2mRNA表达抑制率,HepG2细胞分别为18.5%,88.6%,52.8%和42.4%(P<0.01).Bel7402细胞分别为9%,45.1%,70.1%和56.3%(P<0.01).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抑制率,HepG2细胞分别为10.3%,80.5%,45.3%和39.0%(P<0.01);Bel7402细胞分别为8.3%,40.2%,66.4%和35.6%(P<0.01).质粒WBH2对COX-2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针对人COX-2的shRNA能高效特异的抑制不同肝癌细胞株的COX-2表达.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分别以48h和72h抑制效果最明显.56.3%(P<0.01).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抑制率,HepG2细胞分别为10.3%,80.5%,45.3%和39.0%(P<0.01);Bel7402细胞分别为8.3%,40.2%,66.4%和35.6%(P<0.01).质粒WBH2对COX-2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针对人COX-2的shRNA能高效特异的抑制不同肝癌细胞株的COX-2表达.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分别以48h和72h抑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4.
花威  李军  陈婷婷  谭飞  汪步海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7):108-109,122
目的:探讨Varian直线加速器全碳纤维治疗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固体水模置于主床板、衔接处、延长板的中心处,改变机臂角度,从不同角度让不同能量的高能X射线穿透治疗床,通过对比测量计算出穿透因子。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加床和不加床的计划,测量绝对剂量的误差。结果:6、15 MV X线,主床板和延长板的穿透因子在机架角105~120°区间较低,主床板在115°时最小,穿透因子分别为0.954 4、0.968 5;延长板在110°时最小,穿透因子分别为0.914 7、0.924 7;衔接处的穿透因子远小于主床板和延长板,120°时最小,分别为0.484 8、0.586 0。利用TPS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加虚拟床后,实测剂量更接近计划中的计算值。结论:随着床板厚度的增加,穿透因子减小;主床板和延长板对剂量的衰减接近,衔接处衰减最大,摆位时应避免射野穿过;能量越高,穿透因子越大;在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时,加虚拟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血管活性肠肽 (VIP)与肿瘤关系密切 ,VIP可促进和 /或抑制一些肿瘤生长 ,而且一些肿瘤细胞有VIP的自分泌调节作用。VIP对胃癌生长的影响 ,胃癌细胞是否分泌VIP及存在VIP自分泌调节作用尚有争议。研究肠型胃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VIPmRNA的表达情况 ,试图探讨VIP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 PCR方法 ,检测 1 5例正常胃窦黏膜、1 6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 2 0例肠型胃腺癌组织中VIPmRNA的表达量 ,通过与恒定表达的β actin(内参照 )mRNA表达量比较 ,计算出VIPmRNA与 β actinmRNA表达量的积分光密度比值 (V/B) ,以V/B值反映各组织中VIPmRNA表达量的高低。结果 肠型胃腺癌组织中V/B值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正常胃窦黏膜 ,其V/B值分别为 :1 .452 2± 0 .32 82 ,0 .962 3± 0 .2 2 5 0 ,0 .951 3± 0 .2 66 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正常胃窦黏膜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中 ,V/B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肠型胃腺癌组织VIP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 ;VIP可能在肠型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放射性肺炎不同时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放射性肺炎的分子机制,寻求防治放射性肺炎的方法。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为4个组,⑴空白对照组(NT组1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1·d-1;⑵单纯苦参碱组(SF组18只):腹腔注射30%苦参碱注射液20ml·kg-1·d-1;⑶单纯照射组(XRT组27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1·d-1;⑷照射+苦参碱组(SF/XRT组27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腹腔注射30%苦参碱注射液20ml·kg-1·d-1。于照射前1周开始注射,直至照射后2周结束。于照射后1、24和72h、1(潜伏期)、2、4、8、16(肺炎期)和24周(纤维化期)取实验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空白对照组与单纯苦参组各2只,单纯照射组与照射+苦参组各3只。左肺留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右肺作总RNA提取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 NT组和SF组动物,其免疫组化评分较低,24h、72h、1周各组肺组织TGF-β1免疫组化评分均无统计差异(P>0.05);2周、4周、8周、16周、24周时SF/XRT组肺组织TGF-β1免疫组化评分较单纯照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NT组和SF组。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1周、2周、4周、8周时SF/XRT组肺组织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较单纯照射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NT组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周、24周时SF/XRT组肺组织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较XRT组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较NT组表达升高(P<0.05)。结论 TGF-β1在放射性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TGF-β1表达,对放射性肺炎起到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与S1十奥沙利铂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组(TOF组)和s1十奥沙利铂组(S0x组),每组30例。TOF组治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第1天,使用前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预处理;氟尿嘧啶500rng/m2,化疗泵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SOX组治疗方案为: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给药,体表面积〈1.25m2,40mg,2次/d;体表面积125~1.50m2,50mg,2次/d;体表面积〉1.50m2,60mg,2次/d,早晚餐后口服,第1~14天;停药7d;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TOF组客观缓解率为43.3%,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6.5个月;S0x组客观缓解率为36.7%,疾病控制率为56.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5.8个月。2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F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SOX组主要为骨髓抑制。TO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SOX组更高。结论两种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成效,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不良反应更大,但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RapidArc在前列腺癌放疗中的适用性。方法:对6例前列腺癌患者设计双弧RapidArc计划,处方剂量为7600cGy。用COMPASS系统验证剂量。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临床靶区、危及器官OARs的各评价指标。结果:CTV的HI、CI分别为1.08±0.03、0.87±0.06,有较好的均匀性和适合度。PTV的HI、CI稍差。膀胱和直肠的V40仅为(18.98±4.82)%和(20.50±3.03)%,平均剂量也较低,在3000cGy左右。股骨头D5%也在4000cGy以内。COMPASS剂量验证所得CTV和PTV各指标差异在4%以内,危及器官评价指标差异在5%以内。等中心处绝对剂量准确率达(99.08±0.66)%,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γ通过率达96%、98%以上。结论:RapidArc能够满足前列腺癌放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上段食管癌不同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22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比较2种计划中靶区、危机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MRT与3 DCRT相比,靶区覆盖率V95%更高,Dmean也更接近处方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 DCRT相比,IMRT的靶区适合度指数(CI)、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均更接近1;与3 DCRT相比脊髓D01明显降低,为(3779.72±15.19)cGy。结论IMRT技术对上段食管癌进行治疗时,靶区适合度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危及器官受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体位固定系统在放疗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体位固定材料放置于固体水模上,固体水模中心放置剂量测量仪的电离室,分别用6MV和15MVX线进行照射,得到一组剂量仪读数,然后拿掉体位固定材料,其他条件不变,再去照射,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体位固定材料对X线的穿透因子。结果对不同能量的X线,不同体位固定材料所得的穿透因子不同;对于相同的体位固定材料,穿透因子随着X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要确保放射治疗定位和剂量的精度,对于体位固定材料要合理使用,在临床中应对处方剂量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