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对IBS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201例IBS腹泻型和腹痛型患者按照双讯随机对照观察分为A组(奥替溴铵)、B组(比特诺尔)和C组(地芬诺酯)。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显著、中度、轻度缓解和无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8)。A组和C组中度以上缓解率(69.4%和72.1%)显著高于B组(50.75,p=0.029,0.01)。A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感和腹部触痛积分均性减低(P=0.000-0.039),B组和C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黏液便)和腹部触痛积分和组内平均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7)。A组副作用发生率(8.1%)显著低于B组(23.9%,P=0.014)和C组(35.3%,P=0.000),主要由于B组(12.7%)和C组(25.0%)便秘发生增加。结论 上述三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均有效,其中奥替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腹痛型,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主要作用于腹泻型。奥替溴铵副作用少,耐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32.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疾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部疾病的关系尤其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年至1996年6月对446例(含门诊病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4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中17...  相似文献   
33.
一株胃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大剂量阿霉素诱导出一株对阿霉素耐药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SGC7901/Adr对长春新碱、丝裂霉素C有交叉耐药性,其中对长春新碱耐药性最高,但对5-Fu依然存在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阿霉索荧光强度,发现SCG7901/Adr细胞内阿霉索浓度明显低于SGC7901,提示细胞内药物蓄积减少是导致SGC7901/Adr产生多药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管特异结合短肽CGNSNPKS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初步筛选短肽CGNSNPKSC的受体.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GNSNPKS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以CGNSNPKSC作为"探针"免疫筛选表达型λZAP噬菌体cDNA文库,筛选CGNSNPKSC可能的受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阳性克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CGNSNPKSC受体在高,中,低度分化胃癌的血管中表达率依次为12/18(67%),17/23(74%),22/24(92%);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组织(P<0.05).cDNA文库筛选获得43个独立候选克隆,生物信息学显示分属于13种不同的基因.结论:CGNSNPKSC与胃癌的血管特异结合,可作为肿瘤血管抑制治疗的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35.
Monoclonal antibodies MG7 and MC3, which are highly specific for gastrocolonic carcinomas, were used 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of detecting the relevant antigens present in the primary and metastatic carcinomas in ovaries. All 33 cases of primary ovarian carcinomas examined were negative, and positive reaction was obtained in 94.4% of 18 cases of metastatic carcinomas in ovaries.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confirmed the specificity of MG7 and MC3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ovarian cancers from metastatic cancers in ovaries originating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相似文献   
36.
胃癌细胞耐药相关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胃癌细胞SGC 7901的耐长春新碱细胞株SGC 7901/VCR为免疫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经21次融合,获得1株抗体MGr_1与耐药细胞的反应性明显高于药敏细胞,ELISA检测两者差值达0.57±0.08.流式细胞仪分析,MGr_1与SGC 7901/VCR结合阳性的百分率为95.5%,明显高于药敏细胞的48.3%,而且前者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后者.ABC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未行化疗的47例胃癌组织,仅1例呈阳性反应,47例正常胃粘膜也仅1例呈弱阳性反应.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等揭示该抗体识别的抗原MGr_1-Ag为一种糖蛋白,主要分布在耐药细胞的胞膜上,分子量是110KD,抗原决定簇位于该糖蛋白分子的蛋白部分,提示是一种新的耐药相关分手.  相似文献   
37.
单克隆抗体MGb2和LAK细胞的协同抗胃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G-CSF基因疗法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及时对小鼠I期肾癌的治疗作用。经NIH3T3-IL-2基困疗法.NIH3T3-G-CSF基因疗法单独治疗后的荷瘤小鼠存话期明显延长,而经以上两者联合治疗后的荷癌小鼠存活期的延长更为明显,且有75%荷瘤小鼠长期存活。对经G-CSF基因疗法及IL-2基因疗法联合治疗后的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检测表明,经治疗后第14天,荷瘤小鼠睥脏明显增大,睥脏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肿瘤局部的常规病理检查可见数量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荷瘤小鼠睥细胞NK活性、经诱导后的LAK话性及CTL,杀伤活性均明显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在NIH3T3-IL-2基因疗法治疗组升高.而在NIH3T3-G-CSF基因疗法组未见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成纤维细胞介导的G-CSF基因疗法与IL-2基因疗法可因对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的联合增强作用而取得更佳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38.
脂质体做为蛋白及多肽抗原的载体及佐剂已广泛应用。其磷脂成份、净电荷、大小、层数及抗原的位置均影响免疫反应。主要的机理是脂质体可与网状内皮系统尤其是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免疫应答的方式及类型,如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包括迟发性超敏反应及细胞毒淋巴细胞应答)。说明脂质体在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的疫苗领域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构建腺病毒纤维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腺病毒靶向性载体构建创造条件。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酶切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经多次亚克隆,最后完成克隆纤维蛋白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于转染后72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所表达的蛋白。结果:克隆成功纤维蛋白基因,并构建纤维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Fiber,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了其正确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新表达蛋白在变性条件下大小为62kD,而在非变性条件下为186kD。结论:纤维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产物具有三聚体结构。可用于腺病毒靶向性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40.
开输液治疗先河的确切时间和真正拓荒人也许已难以考究。传说有一位奄奄一息的伤者,由于深度昏迷不能进食,当地人取新鲜椰汁注入血管救了他的命。至今多数乡下老百姓还称输液为“打点滴”或“打盐水”。点滴是在描述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盐水在他们眼中的盐不是食盐的盐,而是延寿的延,意即生命需要吊瓶中的水,滴复一滴、绵延不断地注入病人体内才能使其延续或延长,故称“延水”。虽然他们用错了字,可意思却相当贴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