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15 873例性病门诊初诊者临床特点及HIV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爱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截止2004年6月底,全省有16个市54个县(市)共发现HIV/AIDS患者2256例,其中AIDS患者1178,死亡398例。专家预计,今后几年将是安徽省HIV感染者发病、死亡的高峰期。虽然目前我国HIV的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但异性性行为传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根据国际上HIV传播的规律及目前我国的情况,异性性传播将成为爱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近6年来我院性病门诊初诊者HIV抗体检测情况,为性病患者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信息,我们对1998年7月份~2004年11月期间,我科性病实验室HIV抗体筛查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梁波  孔晓华  沈斌  郎雅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62-3163
患者擅自外出常见原因为住院隔离孤独感、疾病认识不强、不能意识到擅自外出的安全隐患、不知道对社会的危害或对他人责任感不强、对医院饮食不满意、护士宣教不到位、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对患者加强意识管理、认知管理、饮食管理、心理护理,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才能达到提高患者传染期自觉隔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在体、动态分析穴位埋线后经穴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的规律,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局部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获取右侧上巨虚(ST37)埋线前后多个时间点足三里(ST36)、上巨虚(ST37)、下巨虚(ST39)的微循环血流灌注(PU),比较分析不同穴位之间及同一穴位埋线前后不同时间PU值的差别。结果:①埋线前及埋线后第8天,埋线侧3个穴位的PU值无显著性差异,从埋线后即刻至第7天,ST37的PU值显著高于非埋线穴位ST36和ST39(P0.01);非埋线左侧3个穴位的PU值无显著性差异;埋线穴位ST37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呈现二次函数的特征(P0.01)。②右侧ST37埋线后不同时间点的PU值明显高于埋线前(P0.01);在埋线前及埋线后第8天,两侧ST37的PU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余时间点,右侧ST37的PU值显著高于左侧(P0.01)。③埋线后即刻至埋线后第6天,ST37右-左PU差值显著高于非埋线穴位ST36、ST39的差值(P0.01)。结论:埋线能引起埋线穴位的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持续时间约7d,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呈现二次函数的特征。从穴位的血流灌注量来分析,埋线疗法对穴位的刺激效应约为7d。  相似文献   
104.
皮肤淀粉样变性是一组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组织中引起的皮肤疾病.根据发病的原因,该病分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和继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临床上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皮损表现为苔藓样、斑状、结节样、大疱及皮肤异色病样损害等,其中苔藓样、斑状损害比较常见,而结节样、大疱及皮肤异色病样损害十分少见.本文报道3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4例中1例因关节对称肿痛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双膝关节肿痛,因关节X线检查提示退行性改变误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因炎性下腰部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常见查体阳性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因右足跟疼痛符合足底部筋膜炎特点误诊为足底部筋膜炎。误诊时间3个月~5年。后经追问病史,4例长期存在高尿酸血症且原治疗方案无效,遂进行双能CT检查,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皆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病情平稳。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容易误诊。临床上对合并高尿酸血症关节炎患者要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对高度怀疑该病患者可采用无创双能CT检查进行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作用,探讨三叶青黄酮抗肿瘤机制。方法 4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三叶青黄酮高(100 mg/m L)、中(50 mg/m L)、低剂量组(25 mg/m L)、造模组及正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建立肺癌模型,24 h后各组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中MDSCs(GR-1~+CD11b~+)、CD4~+T和CD8~+T细胞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外周血中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和精氨酸酶1(Arg-1)表达。结果三叶青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4. 3%、29. 2%、15. 4%。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MDSCs(GR-1~+CD11b~+)及Arg-1、i NOS含量及CD8~+T比例增高(P 0. 01)、CD4~+T比例、CD4~+T/CD8~+T比值降低(P 0. 01)。与造模组比较,三叶青黄酮各组MDSCs(GR-1~+CD11b~+)含量、CD8~+T细胞比例、Arg-1、i NOS含量降低,CD4~+T细胞比例、CD4~+T/CD8~+T比值升高(P 0. 01)。与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比较,三叶青黄酮中剂量及低剂量组MDSCs(GR-1~+CD11b~+)含量、CD8~+T细胞比例、Arg-1含量升高,CD4~+T细胞比例、CD4~+T/CD8~+T比值降低(P 0. 05,P 0. 01),同时三叶青黄酮低剂量组i NOS含量增高(P 0. 01)。结论三叶青黄酮可通过改善荷瘤小鼠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三叶青黄酮可下调MDSCs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 病例报告 患者,28岁,因经期腹痛3年,发现下腹肿物2年,经量增多、肿物增长迅速1年于2008年3月2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2005年开始出现痛经,近1年月经不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3月20日.G1P0,2006年行人工流产1次.2005年12月曾因子宫腺肌瘤于当地医院行"消融手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天1次,共3个月.2006年行人工流产术后下腹肿物较前呈进行性增大,现自觉已达脐平.入院时为月经期第7天,量多伴大血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神清语利.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光滑;子宫增大,如孕6个月大小,质硬,无压痛,活动欠佳;双附件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数字化Buttress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新鲜闭合性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8)和试验组(n=18).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中频电针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频电针组、针刀封闭组及传统电针组,于疗程后1周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中频电针组、针刀封闭组两组疗效、疗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传统电针组(P〈0.05),但两组之间疗效接近,VAS评分及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频电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接近针刀封闭治疗疗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按需翻身替代定时翻身对颅骨牵引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颈椎损伤行颅骨牵引的患者分为定时翻身(每2h1次)组与按需翻身(以患者需求为原则)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与定时翻身组相比,按需翻身组出现疼痛、无奈、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减轻(P〈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1)。结论:按需翻身法可有效提高颈椎损伤行颅骨牵引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