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螺旋藻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实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梁江明  吴开国 《营养学报》1994,16(4):386-391
选纯种Wistar大鼠,用低铁饮食法复制缺铁性贫血(IDA)模型,之后,用螺旋藻(SP)进行恢复试验。以硫酸亚铁为阳性对照组,以低铁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按SP含量由小到大分为3个实验组即实验1组(含SP1%)、实验2组(含SP8%)及实验3组(含SP15%)。经过4周的恢复试验,结果:实验2组和实验3组贫血恢复速度最快,其次是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体重高于阳性对照组,实验1组体重与阳性对照组接近,阳性对照组体重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1)单纯性缺铁可影响大鼠生长,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2)螺旋藻似具有加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3)螺旋藻用于恢复大鼠IDA效果显著,而且用量有一个最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隆林县蚤类的种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结果共捕获蚤5 783只,隶属3科6属6种,印鼠客蚤占种群的79.25%,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7.99%,平均蚤指数为0.980,印鼠客蚤指数为0.780,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5。月均染蚤率与印鼠客蚤指数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而蚤指数的季节消长呈2个峰期,分别是3月和7月。结论根据隆林县鼠疫寄生蚤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印鼠客蚤是该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2~10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广西炭疽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西炭疽病例每年均有发生。人间炭疽流行常继发于畜间炭疽流行,以局部暴发为主,流行类型属农业型,分布广泛。流行无明显的周期性,发病率在O.0015/10万-0.22/10万之间。受害者主要是农民,大多数都是由于剖食病死家畜而感染,以皮肤型炭疽最为多见。结论认真做好炭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不剖杀、不分食、不出售病死家畜,并妥善处理好病死家畜尸体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广西鼠疫监测现状及策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传染病己不再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但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传染病仍然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90年代以来,国内外鼠疫逐渐活跃起来,有关专家己经将鼠疫列入正在显现的传染病行列['j,并指出鼠疫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广西多年来的鼠疫监测结果表明,广西鼠疫仍处于静息状态。然而,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和云南的鼠疫疫情十分活跃,尤其是云南省鼠疫多点暴发流行,呈跳跃式逐年由西向南然后向东迁移,步步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鼠疫菌质粒图谱.方法采用反向血凝试验、双重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质粒图谱分析,对分离自广西的31株鼠疫菌进行检测.结果反向血凝试验和双重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出阳性率达100%,质粒图谱分析发现广西鼠疫菌株含4,6,45,65及111.36Mdal 5种质粒,可划分为Ⅰ(含4,6及45Mdal 3种质粒,占3.2%)、Ⅱ(含4,6,45及65Mdal 4种质粒,占93.6%)及Ⅲ(含4,6,45及111.36Mdal 4种质粒,占3.2%)3个质粒图谱类型.此外,还发现广西鼠疫菌株质粒图谱与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区域的相同.结论推测广西的鼠疫流行可能是由云南省传入或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区域与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同属一个类型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蚤的组成与分布状况,并对鼠疫菌进行检测,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并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应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鼠体等动物的鼠疫感染状况。结果该疫源地的啮齿动物共有2目3科11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平均鼠体染蚤率、平均蚤指数和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3.24%、27.09%、0.95和0.74,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6;共培养鼠5398只,分离出10株鼠疫菌,用间接血凝试验检出2份阳性鼠血清和24份指示动物血清。结论隆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每年的4、10月是最适灭鼠期,2-10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宿主黄胸鼠及其体表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隆林县2000-2009年鼠疫疫区处理、监测资料和鼠疫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累计布笼146 206笼次,捕获黄胸鼠3 956只,平均鼠密度为2.71%。平均鼠密度,各年分别为5.09%、1.39%、6.20%、2.04%、3.98%、2.26%、2.57%、2.61%、2.63%、2.75%,1-12月分别为2.71%、2.78%、3.17%、3.23%、3.35%、2.99%、2.59%、2.43%、1.82%、2.15%、2.94%、2.11%。2000-2009年合计梳检黄胸鼠3 956只,染蚤的1 143只,平均染蚤率为28.89%,收集体表蚤4 101匹,平均蚤指数为1.04。4 101匹蚤中,印鼠客蚤占78.59%(印鼠客蚤指数为0.81),缓慢细蚤占18.09%,不等单蚤占2.17%,猫栉首蚤占0.63%,人蚤占0.49%,伍氏病蚤占0.02%。[结论]隆林县黄胸鼠密度和鼠体表蚤指数较高,印鼠客蚤是体表蚤的优势蚤种。  相似文献   
19.
罗静霞  杨进业  梁江明  梁伟献  张丽芳 《广西医学》2014,(11):1620-1621,162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狂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岁以下接种狂犬病疫苗患儿1 025例,其中注射辽宁成大速达狂犬疫苗548例(4针法组)和辽宁依生狂犬疫苗477例(5针法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4针法组发热率为48.4%(265/548),高于5针法组的18.4%(88/477)(P<0.05);4针法组发热最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大,发热概率越小;发热主要发生于首次注射时,以中热多见。结论建议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注射狂苗最好用5针法依生狂犬病苗,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西鼠疫监测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鼠疫监测 ,为鼠疫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提高鼠疫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监测工作的质量 ,是鼠疫防治工作的关键。现就广西的鼠疫监测工作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1 监测点的选择广西东与广东省相邻 ,西与云南省接壤 ,南与越南相近 ,西北及北部与贵州省和湖南省相毗邻 ,是中国西南部出海的大通道 ,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广西周边地区 ,尤其是国外越南及国内的云南省和贵州省鼠疫疫情异常活跃 ,加上广西是鼠疫历史疫源地 ,广西面临着外源性鼠疫入侵和内源性鼠疫复燃的双重威胁。过去一直认为家鼠不能形成稳固的自然疫源地。受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