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肿瘤血管生成学说提出已近40年,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仍方兴未艾.目前至少有30~40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许多实体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那么淋巴瘤患者是否可以从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获益呢?我们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TIDC)及脾脏树突状细胞(splenic dendritic cell,SDC)表面B7-H1、B7-1、B7-2分子的表达情况;探讨封闭TIDC及SDC表面B7-H1分子对其介导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CD11c磁珠阳性分选法提取荷瘤小鼠的TIDC及SDC,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B7-H1、B7-1、B7-2分子的表达情况.TIDC及SDC作为刺激细胞,脾脏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同时加入B7-H1抗体或其对照抗体,XTT比色法检测T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T细胞分泌IL-10的量.结果:B7-1及B7-2分子在TIDC表面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DC(P<0.01);B7-H1分子在TIDC及SDC表面皆中度表达,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TI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DC,且诱导T细胞分泌更多的IL-10.封闭DC表面B7-H1分子后,TI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1),且诱导T细胞分泌IL-10的量明显减少(P<0.01);S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及诱导T细胞分泌IL-10的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封闭DC表面的B7-H1分子能显著提高TIDC活化T细胞的能力,可能解除TIDC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对微卫星DNAD3S135 8多态性的分析 ,了解精神分裂症与D3S135 8有关等位基因的关联情况。方法 对 3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12 3名随机人群采用PEProfilerplus系统进行PCR复合扩增 ,然后用ABI310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基因检测。结果 两组D3S135 8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0 5 ) ;精神分裂症组D3S135 8 14的检出率为 12 .5 % ,对照组的检出率为 4 .4 7% ,两者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5 ) ;精神分裂症组D3S135 8 17的检出率为 9.38% ,对照组检出率为 2 0 .73%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他各等位基因检出率两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D3S135 8某些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 ,在第 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易感或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几种DNA快速提取方法及试剂的特点。方法应用3种基因组DNA提取试剂及单管滤膜法、自动提取仪,分别制备基因组DNA,比较提取DNA的浓度、纯度、用时及成本的差异。结果不同方法及试剂提取的DNA均可成功应用于HLA分型,析出法浓度高,成本低,但用时较长;自动提取仪法浓度低,用时较短,但成本高,适于大型流式机器操作。结论不同方法及试剂用于提取DNA各具特点,各实验室需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35.
患者 ,女 ,45岁。左眼视物有黑影伴视力减退进行性加重 2年 ,于 2 0 0 0年 4月 2 1日入院。患者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有黑影 ,症状渐加重 ,伴视力进行性下降 ,无头痛、眼痛等不适 ,就诊眼科发现左眼玻璃体混浊 ,于 2 0 0 0年 1月 2 4日行左眼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 :恶性淋巴瘤。术后患者视物有改善 ,但眼前仍有黑影。入院前 1周出现口角歪斜 ,无头昏、头痛 ,无饮水呛咳及肢体活动不便 ,为进一步诊治而收住血液科治疗。病程中无发热、盗汗及体质量下降。查体 :神志清楚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瘀点、瘀斑 ,颈部两侧、锁骨上及…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PPI的应用是否增加肝硬化腹水患者自发性腹膜炎(SBP)发病风险。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浦口区中心医院消化科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400例,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入组肝硬化患者SBP发病组和无SBP发病组两组患者PPI暴露率,研究PPI与肝硬化SBP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4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SBP4例,比较SBP组与非SBP组患者在PPI中的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3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访2月,并发SBP7例,比较SBP组与非SBP组患者在PPI中的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PPI组共有3例患者并发SBP,给予抗感染治疗好转后,继续服用埃索美拉唑,随访2月,无再发SBP。结论质子泵抑制剂不增加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CV RNA病毒载量与DARC rs12075的相关性。方法以196例大连地区汉族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使用TaqMan探针Real-timePCR技术对DARC rs12075进行分型。HCVRNA病毒载量测定采用Roche公司全自动核酸分离纯化检测系统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及其配套试剂。用豆形图展示HCVRNA病毒载量。结果 DARCrs12075分型结果显示,FY~*A/FY~*A基因型患者171例,其余为FY~*A/FY~*B基因型,未发现FY~*B/FY~*B基因型。对FY~*A/FY~*A基因型与FY~*A/FY~*B基因型患者间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患者HCV RNA病毒载量不同将其分为4组,分别对各组不同基因型患者间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肝患者外周血HCV RNA载量与DARC rs12075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使用不同容量加样针和分液高度,对全自动加样系统加样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μL和100μL两种加样量,每种加样量分4个小组进行实验,分别使用不同容量(400μL和800μL)的加样针和不同分液高度(浸润和未浸润)加样,计算每组的最终加样量、均值相对误差(E)和变异系数(CV),与实际工作标准进行比较。结果10μL加样E在-37.9%~-2.8%,CV在3.29%~14.49%;100μL加样E在-1.9%~0.8%,CV在0.44%~0.95%。结论不同容量加样针和分液高度对10μL加样影响较为明显,对100μL加样影响较小,在使用全自动加样系统进行ELISA时,应当选择适当容量的加样针和分液高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脑动静脉畸形(CAVM)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急诊手术治疗的CAVM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内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团切除71例,脑内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团烧灼3例;其中27例同时去骨瓣减压;四脑室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团烧灼2例,其中1例同时行脑室外引流。结果70例生存,38例恢复良好,32例存在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死亡6例。结论对CAVM破裂出血量大、脑疝的危重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生存机会依然较大,但致残率高。一旦至脑疝晚期,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丙氧鸟苷(GCV)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和机制。方法 细胞培养、集落培养、联苯胺染色。结果 0.625 ̄40μmol浓度的GCV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作用4d时的半数抑制量(IC50)为2.99μmol,作用7d后克隆形成抑制率达43%,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 GCV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向红系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