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 Ⅱ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迁移和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Tan ⅡA组。不同浓度Tan ⅡA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继续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epG2细胞形态表观,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HepG2细胞百分比,TUNEL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Tan ⅡA组细胞形态表观均发生改变。与空白组比较,1.0和2.0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连接疏散,生长状态差,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空白组比较,2.0和5.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迁移数减少。RT-PCR法检测,与0.5 mg·L-1Tan ⅡA组比较,1.0、2.0和5.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中MMP-9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组S期HepG2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G0/G1和G2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UNEL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0.5、1.0、2.0、5.0和10.0 mg·L-1 Tan ⅡA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不同浓度Tan ⅡA均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诱发细胞凋亡,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和MMP-9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刘立飞  柏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1):1048-1050
目的 筛选纵隔肿瘤患儿发生气道梗阻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09例纵隔肿瘤患儿的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14种待筛选的术前因素与气道梗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9例患儿中21例(19.3%)出现气道梗阻.单因素分析中,有无气道梗阻两组间年龄(P=0.004)、体重(P=0.017)、喘鸣(P=0.000)、端坐呼吸(P=0.013)、上腔静脉综合征(P=0.042)、位于前纵隔(P=0.000)、支气管受压(P=0.001)和气管横截面积百分比(cross sectional area,%CSA)(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中,气管%CSA与气道梗阻具有独立相关性(P=0.022).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气管%CSA的最佳截断点为50.5%.结论 气管%CSA≤50.5%是纵隔肿瘤患儿发生气道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赵峰  孙柏林 《医学文选》2000,19(4):461-462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 ,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本院 1992年 6月~ 1998年 6月共收治 32 8例 ,7例并发脊髓损害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32 8例中 7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 ,占 2 .1% .男 3例 ,女 4例。12岁以下 2例 ,13岁以上 5例。夏季发病 4例 ,秋季发病 3例。农民 3例 ,野外工人2例 ,学生 2例。诊断依据 :1本地为不典型恙虫病流行区 [1 ] ;2发热 4天以上 ,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之一者 ;3脊髓完全或不完全横贯损害 ;4OXK1∶ 16 0以上 ,恢复期逐渐转阴。1.2 临床…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Ⅰ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方法 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放射活度为3.7GBq的^131Ⅰ清甲治疗患者做为清甲组,分别于服^131Ⅰ治疗前1d及服^131Ⅰ治疗后1w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常规制片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以6例Graves病患者为甲亢治疗组,口服^131Ⅰ平均放射性活度为165MBq,6例服用安慰剂的正常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后两组均与清甲组同时服药或安慰剂并在相同时间用同样方法取外周血进行检测(以染色体畸变率〈2.5%,且“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0.05%为正常值)。结果 清甲组、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在服^131Ⅰ或安慰剂前1d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水平。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服^131Ⅰ或安慰剂后1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均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甲组服药后1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明显增高,与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DTC患者^131Ⅰ清甲治疗后短期内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相似文献   
46.
他汀升高大鼠载脂蛋白A5降低甘油三酯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他汀降低甘油三酯(TG)作用是否与载脂蛋白A5(ApoA5)有关,探讨他汀调节ApoA5的机制.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8):正常普通饮食喂养;(2)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组(n=8):10%果糖水喂养2周建立HTG大鼠模型,并继续喂养4周;(3)他汀组(n=8):HTG大鼠建模后,加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干预4周.测定空腹血脂及肝脏ApoA5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体外观察阿托伐他汀对HepG2细胞TG、ApoA5和PPARα的影响,并检测PPARα抑制剂是否影响他汀的上述效应.结果 (1)6周后,HTG组大鼠TG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他汀组TG则显著低于HTG组(P均<0.05).(2)HTG组大鼠ApoA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他汀组的ApoA5表达则显著高于HTG组(P均<0.05).(3)HTG组大鼠PPARα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他汀组PPARα mRNA表达显著高于HTG组(P均<0.05).结论 他汀显著升高肝细胞ApoA5和PPARα表达,降低细胞TG含量,但PPARα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他汀的上述效应.他汀通过PPARα通路,上调ApoA5表达,降低TG.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200例离退休老年病人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身体的康复,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将符合气虚血瘀证型的64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组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配合常规康复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疗效及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益气活血通络法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50.
骨作骨瘤为一来源于成骨性结缔组织特殊类型的良性肿瘤,发生于股骨颈者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因其部位特殊,位置较深,同时伴关节功能改变,故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一易误诊为其它骨病。我院近20余年来共收治17例骨样骨瘤,其中位于股骨颈者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5~42岁。骨样骨瘤发病以11~25岁最多,本组5例,占62.5%。8例均因骸关节疼痛伴破行而就诊。7例瘤巢位于股骨颈内侧股骨距处,1例瘤巢位于股骨颈外侧松质骨部,均为单发。病期3个月~2年,无外伤史。临床检查2例股四头肌轻度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