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51.
目的:比较观察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选择门诊给予依托孕烯皮下埋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变化,同时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月经模式及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痛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个月,2组病人各时间点痛经评分均逐渐降低(P<0.01)。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2组间痛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1个月月经量均减少(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月经量减少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子宫体积均有缩小(P<0.05),2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2组体质量增加及痤疮、乳房肿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期延长、月经频发更多见。结论: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都能够治疗子宫腺肌病,二者治疗效果相当,但依托孕烯皮埋后经期延长、月经频发发生率高,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方面,依托孕烯可作为不宜放置左炔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2.
自从有人在两止血带间进行静脉内区域阻滞和在一止血带远段进行动脉内区域阻滞[1]以来,局部静脉麻醉的方法和用药得到不断改进,但局部静脉麻醉尚存在局麻药剂量过大、肌松不足、部分阻滞不全、止血带反应明显、术后立即疼痛及放止血带后易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等缺陷[2],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3.
杨立群  董孟权 《中国医药》2011,6(11):1340-1341
目的 观察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肺癌致胸腔积液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成联合组(顺铂+重组人p53腺病毒组22例)和单药组(顺铂组25例).2组分别经胸腔置管向胸腔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和顺铂,每周注药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2组胸腔积液变化,观察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和一般状况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81.8% (18/22);单药组25例中12例有效,有效率48.0%( 1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3.6% (14/22),单药组为32.0% (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发生率为54.5% (12/22),单药组为10.2% (3/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患者发热均为自限性,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局部体征.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好,能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逐渐深入,中药复方药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因中药所合成分复杂,其药理作用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且在研究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因此中药复方研究难度较大.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为中医药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细胞离体培养体系提供了新途径,为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现对近年来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龋病的患病现况及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分析两民族饮食营养对龋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干沟乡310 名哈萨克族牧民和安宁渠镇北大路村110 名维吾尔族农民进行龋病检查及膳食调查.结果 哈萨克族龋病检出率及患龋程度均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素的摄入中,哈萨克族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钾的摄入量高于维吾尔族,维生素A、硫胺素、维生素E、镁的摄入量均低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哈萨克族龋病检出率及患龋程度均高于维吾尔族,可能与其膳食营养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6.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年龄≥70岁,术前1 d和术后2 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将术后2 h认知功能评分相对于术前1 d下降≥2分的患者归为POCD组(18例),无下降或上升的患者为对照组(21例).采血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CD组术后2 h 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POC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 TNF-α和术后1 d 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10 min相比,POCD组TNF-β于术中1 h、IL-6于术后2 h和术后1 d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IL-6也于术后2 h明显增高(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者伴随血中IL-6和TNF-α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化酶(HO)-1的表达及活性的改变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在异氟烷预处理肝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异氟烷预处理一肝脏缺血再灌注(I/R-ISO)组,1.4%异氟烷吸入预处理3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肝脏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预处理-HO-1抑制剂(Iso-Znpp)组.于缺血再灌注前1 h先于腹腔内注射锌原卟啉(ZnPP),其余处理同I/R-ISO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O-1诱导剂(I/R-hemin)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于腹腔内注射HO-1诱导剂血红索(hemin),其余处理同I/R组.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肝组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а的表达等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O-1的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I/R-ISO和I/R-hemin组的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ALT、AS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Sham组比较,I/R、I/R-ISO、Iso-Znpp、I/R-hemin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а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I/R组比较,I/R-ISO和I/R-hemin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а mRMA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а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Sham组比较.I/R、I/R-ISO、Iso-Znpp、I/R-hemin组肝脏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肝脏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Sham组几乎无HO-1表达,I/R组可见HO-1少量表达,I/R-ISO、ISO-Znpp、I/R-hemin组HO-1表达均显著高于I/R组.结论 HO-1的诱导表达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相应的炎性反应,异氟烷预处理可明显上调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1的表达,HO-1活性抑制剂ZnPP可反转异氟烷预处理的肝脏保护及抗炎作用,提示异氟烷预处理的肝脏保护及抗炎作用可能与增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中HO-1的表达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8.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聚氨基葡萄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和止血等性能。由于壳聚糖分子内及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得其只能溶于弱酸性溶液而不溶于水,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壳聚糖上含有大量活泼羟基和氨基,通过衍生化反应不仅可以提高壳聚糖的水溶解性,而且可以赋予壳聚糖更多的功能化特性,例如壳聚糖衍生物用于药物传输载体,可达到缓释和控释药物的目的,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所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已成为药物传输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系统介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能以及作为药物传输载体的特点,综述它们作为药物传输载体的类型及研究应用,包括最近合成含维生素B12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口服给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Ad-P53)对已产生顺铂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载体所携带的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顺铂,并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MTT法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法证实外源p53基因能在A549/顺铂细胞中高效表达.MIT法观察到Ad-P53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效应(P均<0.05).100MOI Ad-PS3与0.5 mg/L顺铂联合应用后72 h,对A549/顺铂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41.53±0.59)%,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15.69±0.96)%]和顺铂组[(7.40±1.13)%,P<0.001].结论 Ad-P53腺病毒可以逆转肺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0.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负载及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醋酸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近年来在眼内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且需多次注射,以防止疾病复发.壳聚糖经接枝改性,生成的共聚物可在水溶液中生成纳米粒,用于药物的缓释载体,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目的:合成含脱氧胆酸基团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醋酸曲安奈德的载体材料,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载药纳米胶束,研究其负载和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方法:通过酰胺化反应在壳聚糖上偶联脱氧胆酸基团,合成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形态和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体外释放实验检测负载醋酸曲安奈德的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与结论:合成出含脱氧胆酸基团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它能与醋酸曲安奈德形成载药纳米胶束,载药量可高达82%.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逐渐增大,而Zeta电位则呈下降的趋势.体外释放的结果表明载药纳米胶束能起到72h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作用.提示以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为载体的载药纳米胶束显示出较好的缓释醋酸曲安奈德性能,将有希望提高醋酸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