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目的:研究Pin1抑制剂(Juglone)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Juglon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SiHa,采用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抑制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以及Hoechst33258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试验表明,Juglone对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Juglone药物(50μmol/L)培养12、24、48 h后,G2/M期细胞比例数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数却较对照组降低。Hoechst33258实验组可见凋亡细胞。结论:Juglone可能通过体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宫颈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反复发热伴MEFV基因突变患儿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以及MEFV基因突变在反复发热患儿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报道3例反复发热患儿经全外基因检测发现伴MEFV基因突变,并对3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及MEFV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反复发热。病例1,发热间歇期不固定(1~6 d)、发热时伴腹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多次实验室检查不支持感染性、风湿免疫性及肿瘤相关性疾病,抗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治疗无效。病例2,发热间歇期4周,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热退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多次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3,间歇期为2~8周,实验室检查同病例2,多次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炎”。3例患儿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结果均检测出伴MEFV基因突变。病例1患者分别杂合携带c. 1105(exon3)C>T(p. P369S)和c. 1223(exon3)G>A(p. R408Q)突变位点,两个突变均来自母亲,不符合“家族性地中海热(FMF)”遗传学诊断标准,诊断为“发热待查”。病例2患者...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TBL结合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学生为实验班,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采用TBL结合虚拟实验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为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结果 实验班期末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分析腺病毒(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单纯ADV肺炎、单纯RS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程早期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生重症或极重度肺炎情况,呼吸支...  相似文献   
175.
<正>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一种无活性的前体细胞毒性药物,需要在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在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成活性物质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其机制与氮芥相同,可以抑制新的DNA合成;而转化的另一种物质丙烯醛则是引起膀胱炎、血尿等不良反应的主要产物[1,2],最早在临床上环磷酰胺用于抗肿瘤;环磷酰胺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阻断淋巴母细胞生长发育,阻断T、B淋巴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3];环磷酰胺亦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能降低CD4+T细胞转变为CD8+T细胞的数量,使炎性因子水平降低[4],部分是由于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5],故逐渐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源性外泌体(exosomes, Exos)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和抗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 TMP预处理BMSCs 48 h,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外泌体并鉴定。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源性Exos(BMSC-Exos)组和TMP预处理的BMSCs源性Exos(exosomes from TMP-pretreated BMSCs,TMP-BMSC-Exos)组。脑缺血90 min后,给药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Exos(100μg/500μL)和TMP-BMSC-Exos(100μg/500μL)。采用Longa评分和角实验评价大鼠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e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元特异...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否通过调控miR-139-5p/ 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迁移。[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BMSCs,50、100 μmol·L-1的TMP预处理BMSCs 24 h,脂质体3000转染miR-139-5p mimic、inhibitor,以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MSCs迁移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39-5p与CXCR4之间的靶向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miR-139-5p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39-5p mimic后,细胞划痕愈合减慢(P<0.01),Transwell小室迁移的细胞数量减少(P<0.01),CXCR4蛋白表达下调(P<0.05),而转染miR-139-5p inhibitor的作用相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CXCR4是miR-139-5p的潜在靶基因(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0、100 μmol·L-1 TMP预处理均下调miR-139-5p表达(P<0.01);与TMP组比较,TMP+miR-139-5p mimic组划痕愈合减慢(P<0.01),Transwell 小室迁移的细胞数量减少(P<0.01),CXCR4蛋白表达下调(P<0.01),TMP+miR-139-5p mimic NC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MP可促进BMSCs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iR-139-5p,增加CXC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医生行为的影响,进而规范医生行为,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方法 以“DRG”“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借助NVivo 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三级编码的提取,分析DRG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特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三级编码结果层面分析DRG对医生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构建行为模型和函数表达式的形式总结DRG对医生行为的影响。结果 纳入19篇文献作为研究资料,共得到204个参考点,归属于20个三级节点、8个二级节点和3个一级节点,根据各级节点构建出DRG对医生行为影响的模型。结论 NVivo软件可以进行节点建立和关键词语选取,呈现出DRG对医生行为影响的三级结构;借助行为理论有助于构建行为模型,并可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医生行为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