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通过构建能产生长双链RNA的质粒载体,探讨长双链RNA非特异性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以无毒性、完全外源性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RNA模板,使用2个启动子同时从正反向引导DNA序列产生正义和反义链RNA,构建产生长双链RNA的质粒载体。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48h后对细胞进行凋亡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及MTT法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功获得能产生长双链RNA的质粒载体pCI-neo-dsEGFP,MTT法测定显示随着pCI-neo-dsEGFP质粒剂量的增加(0.05μg,0.10μg,0.15μg,0.20μg,0.25μg,0.30μg),细胞的吸光度逐渐减小。转入pCI-neo-dsEGFP组的MG63细胞经凋亡荧光染色呈现大量绿色不规则荧光,出现凋亡现象,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MG63细胞凋亡率为0.028±0.006;pCI-neo-dsEGFP质粒剂量1.0μg时MG63凋亡率为0.175±0.021;2.0μg时凋亡率为0.348±0.032;3.0μg时凋亡率为0.381±0.027;阳性对照组MG63细胞凋亡率为0.386±0.029。随着dsRNA剂量的增加,骨肉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加。当pCI-neo-dsEGFP质粒剂量为3.0μg时,对MG63细胞产生的凋亡效应与100 μl的5-FU(50μg/ml)产生的凋亡效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双链RNA能非特异性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2.
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采用巯甲丙脯酸性治小儿重症肺炎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3个月9例,4~12个月21例,2~3岁15例。对照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1~3个月11例,4~12个月20例,2~3岁12例。1.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组45例均有咳嗽、气喘、发绀、三凹征;发热25例,烦躁不安38例,嗜睡5例,惊厥3例,伴心衰38例,呼衰7例,中毒性脑病2例,中毒性肠麻痹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复杂畸形1例;肺部均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  相似文献   
73.
74.
17世纪以后,理工学科对医学的交叉渗透促使西医产生巨大进步,使西医脱颖而出,在现代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在分析理工学科与生物医学交叉结合推动西医发展的特点基础上,就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初步讨论,提出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中重视和加强交叉科学知识教育的建议,以期推动医学教育在更高起点和更宽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ELF-EMF)对骨肉瘤HOS细胞的增殖、凋亡、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的作用,筛选出对骨肉瘤HOS细胞抑制作用最佳的极低频电磁场参数。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HOS细胞,分别固定电磁场频率为1Hz、5Hz、10Hz、15Hz、20Hz、30Hz、40Hz、50Hz,选择不同电磁场强度0.1mT、1mT、5mT、10mT、15mT,分组进行辐照,并设立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抑制率。经统计学分析后,筛选出2组对HOS细胞抑制作用较强的ELF-EMF参数,再通过检测其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进行验证。结果:各组OD值经统计学分析,显示(1Hz,0.1mT)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40Hz,10mT)实验组次之(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这2组的HOS细胞凋亡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克隆实验中,对照组克隆率最大,(1Hz,0.1mT)实验组次之,而(40Hz,10mT)实验组克隆率最小(P<0.05)。侵袭实验中,(40Hz,10mT)实验组穿过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40Hz,10mT)组ELF-EMF参数对骨肉瘤HOS细胞有更明显抑制增殖作用,促使细胞凋亡,降低细胞的克隆能力,并减低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血浆或脑脊液中的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是否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指标。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中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行腰椎穿刺检查的新生儿为感染组,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和培养结果分为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以同一时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病房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2 000 、 ~2 500 、~3 000 、~3 500 和>3 500 g亚组,根据孕周分为<33、~35、~37、~39和>39周亚组。对照组取新生儿在出生后的脐带血;感染组于急性期或稳定期行腰椎穿刺检查,24 h后取静脉血标本。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或脑脊液标本中的CX3CL1水平,比较各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69例,感染组24例。中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亚组8例,败血症亚组10例,非败血症亚组6例(脑积水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新生儿惊厥2例、高胆红素血症伴食管气管瘘1例)。对照组脐血CX3CL1水平为(97.8±13.3)pg·mL-1,脐血CX3CL1水平在不同体重亚组以及不同孕周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CX3CL1水平在感染组血浆 (95.1±8.2)pg·mL-1和对照组脐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CX3CL1水平感染组脑脊液中(210.0±11.9)pg·mL-1高于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中的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脑脊液CX3CL1水平分别为(243.1±13.3)、(208.2±20.1)和(168.7±20.6)pg·mL-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中枢感染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败血症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P=0.180)、中枢感染亚组与败血症亚组比较(P=0.1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3CL1表达水平相对稳定,不适宜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的指标,CSF中CX3CL1作为辅助诊断中枢感染和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分子标志物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血糖危象患者静脉输注胰岛素向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转换时机。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降糖的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在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同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照(Con)组52例,在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前1h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观察两组停泵前60、30min,停泵时,停泵后30、60、120min 6个时间点平均血糖值、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段血糖波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同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实现静脉胰岛素向皮下注射转换的连续性和血清胰岛素相对恒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成员,目前认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肌病(DCM)及阿霉素心肌病(ACM)的过程密切相关。ACE2具有抑制血管重构及心肌重构的作用,在以上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艾滋病相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治疗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中的价值、潜能、存在问题和安全性,并讨论了rHGH对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及其他方面的影响。1998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制定的"rHGH临床使用指南”中正式提出了rHGH对于艾滋病相关消耗综合征的治疗作用。2000年,美国制定的“艾滋病成人治疗指南”中将rHGH治疗艾滋病相关消耗综合征定为一级建议,为该指南的最高评分。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保康柴胡道地性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提取6个柴胡样品的总DNA,进行5S-rDNA间隔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3.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RP-HPLC法测定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柴胡样品的5S-rDNA间隔序列具有相似的碱基序列,长度为270~321bp,G+C%含量为30.7~36.5%,各样品柴胡皂苷a、d的含量有所不同。结论种间5S-rDNA间隔序列差异大于种内,道地药材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6种柴胡品质的差异可能与碱基序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