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骨科手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危害已为广大医生所共识,病人因痛苦而造成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同时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早期肢体锻炼,往往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术后镇痛对骨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现就对骨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各种常用治疗方式的疗效、目前国内外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牛黄醒脑注射液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醒脑注射液是在安宫牛黄丸基础上试制成的。药理研究表明:牛黄醒脑注射液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影响;能延长小白鼠在常压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对离体兔心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对冠脉流量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SCA和Claudin-4在胰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包含78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10例正常胰腺组织的100点阵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该芯片中PSCA和Claudin-4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78例胰腺癌患者中,PSCA和Claudin-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88.5%,与正常胰腺组织和慢性胰腺炎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PSCA和Claudin-4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SCA和Claudin-4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相关,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型无关。  相似文献   
94.
犬胰腺缺血后十二指肠功能及病理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扎犬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胰尾动脉后十二指肠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为胰癌缺血治疗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用10条西安地区杂交犬,行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胰尾动脉结扎,观察十二指肠缺血后犬的消化道症状及进食情况,十二指肠的病理学及功能变化,电镜扫描观察粘膜受损程度。结果:10条犬术后生存良好,无缺血坏死,无穿孔,未出现梗阻症状,病理变化主要为肠壁纤维增多的表现。结论:缺血不引起十二指肠穿孔,缺血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8年5月~ 2009年7月,在安庆和连云港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血脂的关系.结果 19 347名受试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超重(24≤BMI< 28 kg/m2)与肥胖(BMI≥28kg/m2)的患病率分别为38.6%和18.7%.在调整了其它影响因素后,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的TC(β =3.00,P<0.001),TG(β =42.23,P<0.001)和LDL-C(β=3.69,P<0.001)水平升高,而HDL-C(β=-9.06,P<0.001)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在男性(TG:β男 =51.02 vsβ女=37.67,P交互 <0.001;LDL-C:β男 =3.88 vsβ女=3.14,P交互=0.016;HDL-C:β男=-12.37 vs β女=-7.27,P交互<0.001)、吸烟(TG:β现在吸=52.01 vsβ从不吸=39.96,P交互<0.001;LDL-C:β现在吸=6.44 vs β从不吸=2.86,P交互 =0.018;HDL-C:β现在吸=-12.53 vsβ从不吸=-7.95,P交互<0.001)和饮酒(TG:β现在饮=50.57 vsβ从不饮=39.99,P交互<0.001;LDL-C:β现在饮=8.15 vsβ从不饮=2.46,P交互<0.001;HDL-C:β现在饮=-13.02 vs β从不饮=-7.74,P交互.<0.001)人群,BMI和TG,LDL-C以及HDL-C有更强的关联,但BMI和TC的关系在各个分层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交互=0.499,吸烟:P交互=0.142,饮酒:P交互=0.056).结论 超重和肥胖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且BMI和TG、LDL-C、HDL-C的关联性在男性、吸烟和饮酒人群中更强.  相似文献   
96.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卡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卡压症,是指该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症状.1992年以来,笔者收治7例,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松解,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比较2001年至2008年我院在巨脾切除术中分级脾蒂离断术(离断组)与传统脾切除术(传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离断组脾热、胰瘘、胃瘘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级脾蒂离断术可降低巨脾切除术患者胰瘘、胃瘘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8.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胰腺癌患者50例。内放射治疗组30例,肿瘤内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有梗阻症状者,加行胆-肠吻合术和胃-空肠吻合术;对照组20例,均行单纯剖腹探查或胆-肠吻合术和/或胃-空肠吻合术。观察肝肾功能、总胆红素变化;肿瘤大小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腹痛、背痛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术后4周时均接近正常,肝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粒子植入组患者手术前后腹痛、腰痛改善明显。有效率100%(30/30),完全缓解率97%;粒子植入组肿瘤直径有缩小趋势,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胆瘘、胰瘘、腹腔出血和腹腔感染。结论:125I粒子植入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具有确定疗效,不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且对胰腺癌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和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已经确诊为MPP并且经过治疗痊愈而出院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在入院以后,首先选用10mg/kg的阿奇霉素,每天1次进行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d,并停药3d作为一个治疗周期。存在有心肌损害和脑损害症状的患者,另外加用辅酶Q10、VitC和VitE以及果糖等能够改善脑细胞和心肌细胞代谢的药物,与此同时要在早期给予0.1~0.25mg/kg的地塞米松。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治疗以后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在该病早期,肺部体征较少。X线表现要早于体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因为其本身以及它所激发的综合免疫反应所共同导致。针对急性期内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或者是肺不张和肺间质纤维化以及支气管扩张,还或者存在肺外并发症患者,则可以使用激素来治疗。  相似文献   
100.
鞠兴唐  杨文彬 《江苏医药》1994,20(8):447-447
自1992年2月至1993年月,我们对22例巨脾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术前、术后部分免疫功能测定,以正常人作为对照,并对三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2例患者均为明确的肝炎后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巨脾(简称巨脾)者,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9~59岁,平均36岁,脾切后测定时间在24~30天间,平均27.5天。2.11例正常对照组均来自部分患者的亲属,肝功能正常,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学标志阴性,男4例,女7例,年龄24~50岁,平均35.5岁。方法1.单克隆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测CD3、CD4、CD8。2.单向免疫扩散法测I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