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故障现象 :透视时 ,X线机监视器无图像显示 ,操作主控制台上X -ray灯亮 ,摄影点片工作正常。故障分析与检修 :该设备于目前安装调试正常后投入使用。标准配套为主控制台XED15OL - 2 0 ,遥控胃肠床ZS -5B。近期医用监视器逐渐变暗 ,直至无光栅。调整监视器亮度、对比度按钮屏幕光栅仍无改变 ,透视时 ,操作主控制台上X -ray灯亮 ,摄影点片工作正常 ,说明操作台控制电路、高压发生器电路、X线球管电路无故障。故障发生在影像增强器系统电路、摄像系统电路或监视器系统电路。拆下X线机影像增强器系统外壳 ,取下摄像机系统。…  相似文献   
822.
颈椎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脊柱创伤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处理极为棘手的难题,这类创伤病人往往合并脊髓损伤,早期复位可减少脊髓继发性损害,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自1996年10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颅环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此类损伤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3.
目的:通过对该药的的生药鉴定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依据。方法:应用了原值物形态鉴定、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包括各不同部位的组织、粉末特征)及纸层析鉴定方法。结果:可为该药的使用提供鉴定方法并为制定鉴定指标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824.
目的 探究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PCT)的机制.方法 60只雌性C57BL/6小鼠(9周龄,18~22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革兰阴性(G-)感染组和革兰阳性(G+)感染组,每组20只.通过体内生物发光测量小鼠细菌感染数量.通...  相似文献   
82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临床应用中与内植物相关早期失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随访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等45例,观察该系统在手术应用中的失误及早期并发症。结果与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相关的失误及早期并发症,包括螺钉位置不当、螺钉松动退出、钢板位置不当、钢板贴附不良、钢板固定节段不当等,共20例出现一种以上的失误,多数与术者对颈椎解剖不够熟悉及手术操作不当有关。结论熟悉颈椎的解剖学特点、良好的手术暴露和不断提高术者的手术技巧是避免和减少失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26.
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缺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血管条数及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全部患者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远期疗效和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27.
目的:探讨Ngn2基因转染皮肤干细胞(SKPs)促进神经分化的电生理学机制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SKPs并纯化、鉴定。构建包装含Ngn2基因并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病毒载体。将SKPs分3组:Ngn2组为包装有Ngn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病毒组为未包装任何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白对照组为未经慢病毒转染的SKps,各组6皿。诱导液诱导14 d,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SKPs的电生理活动;Wetern Blot检测各组SKps钠离子通道相关蛋白Nav1.3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es1和Dll1表达水平。结果:诱导14 d后,Ngn2组SKPs出现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而其他2组SKPs均未引出钠离子通道电流;Ngn2组SKPs的Nav1.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1);Ngn2组SKPs Dll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Ngn2基因促使SKPs表达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28.
目的 观察自制诱导型人工骨材料在兔颅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材料组(自制诱导型人工骨材料,M组)、实验对照组(同种异体冻干骨,B组)和空白对照组(N组).制备双侧颅顶骨8mm的骨缺损,分别植入相应材料.术后采取大体观察、血液化验、骨磨片组织形态观察及荧光双标记示踪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大体观察、骨磨片组织形态观察及荧光双标记示踪等提示M组材料植入后缺损区有明显新骨生长,B组有新骨生长,但M组较少,N组新骨生长不明显.外周血液检查显示M组LYM%与B组、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不同时间点血总蛋白、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血钙等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检测在16周虽然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其数值在正常范围,提示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 自制诱导型人工骨植入机体后持续促进新骨生长,诱导成骨效果强于同种异体冻干骨,且在体内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