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08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832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0篇
  2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我院自1996年1月~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中,重型损伤72例。由于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浩愈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52.
我们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ase-Apase)双重酶组织化学法对喉鳞癌新鲜标本冷冻切片进行染色,以期将淋巴管和血管区别开来,特别是显示HE染色所不能显示的微淋巴管和微血管,为从形态学上研究癌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以及转移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3.
Y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对720例检查者实施染色体分析,其中有34例存在Y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不良孕产史、性别畸形、无精子症等.说明人类Y染色体异常通常会导致男性性发育异常或生殖异常等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54.
白细胞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心肌缺血的深入研究,白细胞与心肌缺血的关系颇受重视。研究表明,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是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介质。本文旨在观察家兔结扎冠状动脉后,冠状窦血中MDA(脂质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银屑病对关节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66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7. 5 mg/周,逐渐加量至15~25 mg/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入组后在0、2、6、14、22、24周时间点输注英夫利昔单抗,每次剂量3 mg/kg。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4周、24周时分别有16例(48. 48%)、23例(69. 69%)患者达到Ps ARC、PASI50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24例(72. 72%)、30例(90. 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 062、4. 694,P均0. 05);对照组治疗第24周时21例(63. 63%)达到PASI70改善,16例(48. 48%)达到PASI90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28例(84. 84%)、29例(87. 87%)(χ2分别为3. 882、11. 803,P均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HBsAg中蛋白与IL-18联合核酸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转基因小鼠鼠系所进行的HBV核酸疫苗免疫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1,2〕 提示核酸疫苗有治疗潜力。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在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辅助作用下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质粒构建 :引物设计 :上游引物 :5′ GTACTGCAGGCCATGCAGTGGAATTCC 3′ ;下游引物 :5′ GTAGATCTGAGAGTAACCCCATCTCTTTG 3′。PCR法扩增HBsAg中蛋白基因序列 ,将PCR产物亚克隆至pGEMTeasy载体 (Pr…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之进行评价,以明确优势与短板并针对性改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改良TOPSIS法对北京市13家中医综合医院进行排名。结果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E、B、D 三家中医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最强的为M医院,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和数据质量最好的均为D医院,运营效益最优的为F医院,中医特色最强的为E医院。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对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医院持续改进,从而全面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治疗7 d后,两组的PaO_(2)、pH水平升高,PaCO_(2)水平降低,研究组的PaO_(2)水平高于基础组,PaCO_(2)水平低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好转率为100.00%,明显高于基础组的82.14%(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8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不合并代谢综合征242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OP)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PMS)的身高、体重、BMI、血糖、腰椎(L1-L4)、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股骨颈骨密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和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三酰甘油、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