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胱抑素C对诊断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朝霞  梁敏坚  罗敏琪  陈忠诚 《广东医学》2002,23(12):1289-1290
目的探讨检测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对诊断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测定了40例健康者和40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血尿Cys-C、BUN、血肌酐(Scr)及24h尿肌酐,并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患者组血尿Cys-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Cys-C与Ccr的相关性比1/Scr好。由逐步回归分析得知Cys-C浓度变化仅与GFR有关,而与许多肾外因素无关。再根据ROC分析得检测Cys-C诊断GFR降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比Scr高。结论Cys-C能准确、敏感地反映GFR的变化,且其反映肾功能的变化不受许多肾外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理想的GFR标志物。  相似文献   
72.
重性抑郁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 (majordepression ,MD)血清IL -6的水平及抗抑郁药治疗前后其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 5 3例MD抗抑郁药治疗前后、5 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6含量。结果 MD组、对照组血清IL -6含量分别为 (3 5 2 5± 2 1 48)pg/ml和 (3 86± 2 80 )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MD患者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阿普唑仑片联合治疗前后其血清IL -6含量分别为 (3 5 2 5± 2 1 48)pg/ml和 (9 75± 7 2 5 )pg/ml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IL -6含量升高的MD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 78%其IL -6水平降至正常 ,其余者无明显改变。结论 IL -6在M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经抗抑郁药治疗后大多数可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3.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精心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院5年来共收治了17侧重度CO中毒的病人,其中有13例5天内清醒,另有4例分别在第22、23、30及第用天清醒。对这4例病人我们制定出了严格的护理计划,并进行了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现体会如下。1昏迷期间的饮食护理仅靠静脉输液很难保征各种营养的需要,我们同医师及营养师合作,共同制定了合理的食谱,按时给予鼻饲。包括鱼汤、肉汤等。此4例病人在昏迷期间保证了各种营养的需要,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预防褥疮勤翻身,…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眼轴长度测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 收集不同程度近视患者55例(9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3组,同时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30眼),分别进行眼轴长度测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时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结果 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个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视网膜厚度出现区域性变薄(P<0.05),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高度近视的黄斑中心凹及鼻侧内圈的视网膜厚度较低、中度组未见明显变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的眼轴较正常对照组变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的眼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近视眼眼轴随近视程度的加深逐渐延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屈光度的增加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在旁中心凹区,而不是在中心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HBVcccDNA、HBsAg和HBcAg,肝组织及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以6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 DNA含量,并行肝脏穿刺术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120 W高功率绿激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口头、书面、演示、录像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术前控制并发症及心理护理,提高术中配合的默契及预见性,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排尿症状,给予正确的饮食和出院指导。结果 2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5 min,平均(43.0±18.4)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4~96 h,平均(38.8±15.1)h;无尿失禁、继发性出血、急性尿潴留再次手术病例。结论重视围术期护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健康指导是确保120 W高功率PV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疾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气管ACC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咳痰伴气喘,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后渐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持续喘憋、发绀,以哮喘持续状态转入我院。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无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时发现距隆突约5cm处一肿物堵塞主气管约4/5,取材病理检查诊断为气管ACC,先后2次于全麻下经气管镜行高频电圈圈套联合冷冻刀、氩气刀切除全部肿瘤。术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气管ACC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首选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是最佳治疗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变异。结果在40例HCV 1b型中存在5种感染状态:(1)有MboⅠ切点24/40(60.0%);(2)无MboⅠ切点变异株5/40(12.5%);(3)有MboⅠ和无MboⅠ切点混合感染株7/40(17.5%);(4)有BamHⅠ切点变异株2/40(5%);(5)有MboⅠ双切点变异株2/40(5%)。对9例干扰素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5'-NCR变异株检测。5例干扰素α应答病例中,2例为2a型,3例为无MboⅠ切点的1b型。4例抗干扰素α病例中,1例为2a型,但在某节段存在着1b与2a混合状态,另3例为无MboⅠ。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单一的MboⅠ切点的样品,24/40(60.0%)可能是HCV野生株感染的状态。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炎琥宁、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于2007-02-2008-07诊断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炎琥宁及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静点利巴韦林及利巴韦林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给予静滴炎琥宁及干扰素雾化吸入的总有效率为87.8%,而对照组为71.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发热、疱疹、溃疡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0.
摘要:目的 探讨骨代谢、骨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初步探索免疫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检测SLE患者的骨密度,同日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 共纳入92名SLE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及病程分别为(42.1±14.1)岁、(84.4±73.0)个月。有62.0 %(n=57)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其中44.6 %(n=41)患者为骨量减少,17.4 %(n=16)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后者还包括9.8 %(n=9)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全身骨密度最低值与年龄(r= –0.291,P=0.005)、病程(r=–0.239,P= 0.022)、绝经状态(r= –0.288,P=0.005)及碱性磷酸酶(r= –0.221,P= 0.033)均呈负相关。Logistics分析显示绝经状态(OR=13.0,P<0.001,95% CI 3.43~49.5)、LDL-C(OR =5.74,P=0.002,95% CI 1.93~17.0)及外周血CD4+T细胞(OR =1.08,P = 0.025,95% CI 1.01~1.16)是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而年龄(OR=1.12,P<0.001,95% CI 1.06~1.19)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 SLE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可能与其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