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绝经后女性LRP5rs41494349、rs2306862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绝经后汉族女性资料,根据血糖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为4组:糖耐量正常伴骨量正常组(A组)、T2DM伴骨量正常组(B组)、糖耐量正常伴骨量异常组(C组)、T2DM伴骨量异常组(D组)。检测各临床指标,测定LRP5rs41494349、rs2306862位点基因型。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D组FPG、HbA1c%升高,C组、D组TG、BMD(L1~4)、BMD(股骨颈)降低(P<0.05)。②rs2306862位点,突变型(CT/TT)与野生型(CC)相比,B组P升高,D组BMD(L1~4)、P降低(P<0.05);rs41494349位点,突变型(AG/GG)与野生型(AA)相比,D组的BMD(L1~4)降低(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是BMD(L1~4)及BMD(股骨颈)的影响因素,TG是BMD(L1~4)的影响因素,两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是BMD(股骨颈)的影响因素。结论LRP5rs41494339、rs2306862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通过影响BMD及骨代谢指标,可能参与了绝经后女性的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型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35例不稳定型CSM患者(A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27例不稳定型CSM患者(B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OM)、椎管矢状径及扩大率、椎管横截面积、脊髓后移距离等影像学参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疗效,并观察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椎板“再关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随访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时间B组长于A组,末次随访时颈椎ROM 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颈椎曲度、颈椎ROM、椎管矢状径、椎管横截面积、JOA评分、VAS评分、N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椎曲度、椎管扩大率、椎管横截面积、脊髓后移距离、JOA评分、VAS评分、N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B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2组术后均未发生椎板“再关门”;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型CSM,可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维持颈椎曲度及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3.
患者男,35岁,1年前无诱因发现左侧肩背部有一肿块,未做治疗;近1个月来,左侧肩背部疼痛较前加重.专科检查:左侧肩背部触一椭圆形肿物,质地硬,无活动,周围皮肤无红肿及溃破,皮温较高,左侧肩关节活动受限.体温38.3℃.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Wnt 信号通路中DKK1 蛋白在绝经后2 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中的表达及其 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 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10 月-2017 年10 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十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 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 料并检测常规生化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 肽(FCP)及DKK1 蛋白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 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SPSS 20.0 统计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NGT 组相比,T2DM 组FPG、果糖胺、HbA1c、TC 及HOMA-IR 水平提高, FCP、ISI 及HOMA-β 水平降低(P <0.05)。T2DM 组DKK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DKK1 蛋白 表达水平与FCP 呈负相关,与HOMA-IR 呈正相关(P <0.05)。FPG、DKK1 蛋白是影响FCP 及HOMAIR 水平的因素(P <0.05)。结论 Wnt 信号通路中DKK1 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可能参与绝经后女性T2DM 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 细胞功能减退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导致绝经后女性T2DM 的糖代谢及脂代谢 紊乱。  相似文献   
135.
杨颖  李思源 《中国药房》2014,(8):754-756
目的:建立测定磷酸伯氨喹片含量及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C8,流动相为水-乙腈-四氢呋喃-三氟乙酸(90∶9∶1∶0.1,V/V/V/V),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5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磷酸伯氨喹检测质量浓度在128.069384.2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0.3%(n=9);含量均匀度的A+1.80S在7.3384.2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0.3%(n=9);含量均匀度的A+1.80S在7.311.3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磷酸伯氨喹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6.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策略教学与自主学习概念的阐述,指出策略教学与自主学习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基石,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7.
本试脸选择2.5周岁的中国西门塔尔——太行类群牛公牛40头,随机分为两组(P > 0.05),进行全株青贮与黄贮强度育肥对比试验.试脸组饲喂全株青贮,对照组饲喂黄干青贮,在饲养管理和精料饲喂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经过50d的育肥试验,试脸组日增重达1337g,比对照组日增重1051g提高了27.2% (P< 0.05)....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后,大鼠背根神经节(DR G)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改变及其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CCI模型组。用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该3组大鼠DRG神经元GABA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的激活电流,比较各组激活电流的特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3组大鼠DR G神经元内IP3、cAMP和cGMP的浓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CCI模型组大鼠DR G神经元在不同浓度muscimol时激活电流均为内向电流且幅值均呈浓度依赖性,各组的E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I模型组在不同浓度muscimol时激活电流幅值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减小,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不同浓度muscimol时激活电流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I模型组DRG神经元中cAMP和cGMP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CCI模型组大鼠DRG神经元中IP3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的过程中,受损伤侧DRG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显著减小,受损伤侧DRG神经元内cAMP和cGMP的浓度显著升高。GABAA受体功能的减弱导致的突触前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功能的减弱是细胞内cAMP和cGMP浓度的改变共同参与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研究在建立抗砷细胞模型CAsE-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过程中,低剂量砷长期暴露对hBMSCs分化的作用. 方法 常规条件培养hBMSCs,实验组用1μmol/L的亚砷酸钠连续诱导hBMSCs≥12周,采用48h急性砷中毒实验检测细胞抗砷性的产生;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CAsE-hBMSCs的增殖能力;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砷对Oct-4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砷对ABCG2表达的影响. 结果 用1μmol/L的亚砷酸钠连续诱导12周后,hBMSCs获得抗砷性,砷诱导hBMSCs的LC 50为35.59μmol/L,平行培养的hBMSCs的LC 50为18.04μmol/L;与对照组比较,CAsE-hBMSCs不具有恶性增殖能力;Oct-4基因在第4代、第18代及砷诱导4周的hBMSCs中均有表达,但在亚砷酸钠诱导12周、15周后未检测到Oct-4的表达;Oct-4蛋白在第4代hBMSCs表达阳性,砷诱导15周的CAsE-hBMSCs中呈弱阳性表达,阳性颗粒分布在胞质内;实时定量结果 显示ABCG2在砷诱导15周的hBMSCs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长期低剂量NaAsO2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0.
三种不同年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老年人、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性状,为选择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老年人、成人和胎儿骨髓MSCs,在α-MEM培养液中进行骨髓MSCs培养,测定生长曲线、细胞贴壁率及NaAsO2对骨髓MSCs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老年人、成人和胎儿骨髓MSCs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是相似的,胎儿骨髓MSCs的扩增潜能明显强于成人和老年人骨髓MSCs,对NaAsO2的耐受性也较成人和老年人骨髓MSCs高。结论:从老年人、成人及胎儿骨髓中可分离培养出骨髓MSCs,在体外保持有效扩增能力。胎儿骨髓MSCs较成人和老年人骨髓MSCs更原始,具有更大的体外扩增潜能,可做为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