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21.
目的:分析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炎症小体3(NLRP3)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再住院率、活动耐量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射血分数保留组(50例)、射血分数中间组(50例)和射血分数降低组患者(4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TXNIP、NLRP3、BNP的表达水平;记录患者心脏彩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分析血清中TXNIP、NLRP3的表达水平是否和心脏功能、患者活动耐力和心衰的再入院率相关。结果:各组年龄和基础病史间无明显差异。随访期间随着射血分数的减低和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血清中TXNIP和NLRP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回归分析显示TXNIP和NLRP3是心衰患者再发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TXNIP和NLRP3预测心衰患者再住院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882。结论:TXNIP和NLRP3的表达水平随射血分数和活动耐量的减低逐渐增加,TXNIP和NLRP3是可用于心衰患者再入院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及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现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56例(A组),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AECG)、BNP测定,按结果分为SMI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体检时发现ST段改变50例(B组),但无任何症状的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在运动前后分别测BNP,按结果分为SMI组和非SMI组。结果AECG检测:BNP值阳性对照组高于SMI组(P〈0.01),SMI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SMI组BNP值与心肌缺血总负荷呈正相关(r=0.881,P〈0.01);平板运动试验:SMI组的BNP值在运动前、运动后及运动后增加值(△BNP)均高于非SMI组(P〈0.01),且SMI组△BNP值与Duke评分呈负相关(r=-0.861,P〈0.01)。结论BNP可作为SMI筛选生化指标且升高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介入治疗资料。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为:ACS组(597例)和对照组(111例)。根据TIMI危险评分对AC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104例)、中危组(425例)和低危组(68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设计调查表,出院后对ACS组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15个月,统计Mace事件的发生,根据Mace事件将ACS组患者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517例)。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辅助ACS诊断[0.648(0.597~0.699)],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86.5%,其临界值为288.50 ng/mL。TIMI危险分层显示,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协助高危组患者诊断[0.645(0.588~0.703)],敏感性为42.3%,特异性为80.1%,其临界值为327.50 n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eu5Ac与年龄、血尿酸、肌酐、脂蛋白a、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Gensin评分成正相关性报告P值,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负相关性报告P值。对ACS组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后,发现Mace事件组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事件组的患者。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Neu5Ac水平、既往脑卒中病史是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Neu5Ac水平对ACS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价值,是ACS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微粒(EM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46例观察对象,年龄≥6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HP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81例(HPMS组),正常对照组75例(N组)。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各组血浆EMP水平。结果:HPMS组血浆EMP水平(1 233.32±258.68)个/μl显著高于HP组(927.52±36.59)个/μl(P0.01),HP组显著高于N组(693.24±59.74个)/μl(P0.01)。HPMS组中血浆EMP水平与BMI、空腹血糖、TG水平呈正相关(r=0.511,r=0.593,r=0.517,均P0.01),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对HPMS组和HP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级,提示高血压病1级、2级、3级各组间血浆EMP水平分别为(999.04±188.77)个/μl、(1 045.76±274.13)个/μl、(1 139.98±298.73)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浆EMP水平明显升高,且MS可能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6例冠脉造影患者,分别按Genisi-ni积分、单支病变狭窄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血清APN测定。结果①Genisini积分>19分组、10~19分组及<10分组血清APN水平均明显低于0分组(P<0.01),>19分组APN水平低于10~19分组(P<0.01),同时>19分组及10~19分组APN水平低于<10分组(P<0.05~0.01);②血管狭窄>90%、71%~90%及<71%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90%组、71%~90%组低于<71%组(P<0.01);③多支、双支及单支病变组血清A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多支病变组血清APN水平低于双支病变组(P<0.05),多支及双支病变组血清APN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P<0.01)。结论血清APN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临床特征、危险分层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人404例,依据病史、生化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CS组(n=316)和对照组(CON组,n=88)。并将ACS组病人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261)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55)。依据TIMI危险分层将ACS组病人分为高危组(n=36)、中危组(n=227)和低危组(n=5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人血浆GPX4水平。出院后对ACS组病人进行平均21个月的随访,追踪有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其中4例失访,将病人分为MACEs组(n=30)和非MACEs组(n=282), 依据ACS组病人GPX4水平中位数将病人分为GPX4≥101.90 ng/mL组(n=158)和GPX4 < 101.90 ng/mL组(n=158)。结果ACS组病人血浆GPX4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ROC曲线显示血浆GPX4水平可以辅助ACS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0.778~0.878),其最佳截断点为128.78 ng/mL,特异性为64.8%,敏感性为90.0%。在TIMI危险分层中,与高危组和中危组相比,低危组血浆GPX4水平升高(P < 0.05),ROC曲线显示血浆GPX4水平可以辅助判断ACS病人是否处于TIMI危险分层中的低危状态AUC为0.665(0.577~0.754),最佳截断值为127.06 ng/mL,敏感度为37.7%,特异性为95.0%(P < 0.05)。MACEs组病人血清GPX4水平低于非MACEs组(P < 0.05)。Kaplan-Meier曲线中GPX4 < 101.90 ng/mL组和GPX4≥101.90 ng/mL组中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浆GPX4水平升高是MACEs发生的保护因素(P < 0.05)。结论血浆GPX4水平对ACS病人临床诊断、TIMI危险分层及远期预后的判断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临床特征、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危险分层)、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ACS病人601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介入治疗资料。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根据GRACE危险分层,将2组病人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根据TIMI危险评分将2组病人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所有病人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对出院后ACS组病人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12个月,通过设计调查表统计Maces事件的发生,根据Maces事件将2组病人分为Maces组和非Maces组。结果601例病人中,女236例(39.3%),男365例(60.7%),年龄(64.8±10.3)岁。基线资料显示,女性病人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男性病人(P < 0.05~P < 0.01);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早发冠心病比例、吸烟、血肌酐、尿酸均低于男性病人(P < 0.05~P < 0.01);围手术期用药、合并高血压、脑梗死、房颤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CE危险分层显示,2组病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危险分层显示,女性病人与男性病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病人在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2组Maces事件显示,2组病人发生Maces事件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和血糖是女性病人发生Maces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而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男性病人发生Maces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和P < 0.05)。结论女性ACS病人发病较男性偏晚,但更容易合并血糖、血脂的异常,且发病后的血管病变程度、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同男性病人无明显差别,应重视女性病人的筛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60岁,因胸闷气促伴心前区疼痛1周,于2015年3月16日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住我科. 患者1周前受凉感冒后出现活动时胸闷气促,休息后可以缓解,发作时伴心前区疼痛,呈绞痛,持续数分钟. 当地县医院胸部CT示左侧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曾一度好转,继而加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