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内NO及ET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 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实验分为:丹参治疗组、脑外伤对照组、假手术组,前2组于伤后半小时分别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 mL/(kg·d)和生理盐水2 mL/(kg·d),假手术组仅开颅,不伤硬膜.干湿重法检测脑损伤1、3、5、7天损失区脑组织含水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组织内NO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T水平.[结果]脑外伤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及ET,NO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丹参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及ET,N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外伤后ET,NO过量生成,脑组织含水量增加.而丹参能够降低ET、NO的生成,降低脑水肿的程度,达到对脑外伤治疗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用于酵母双杂交的M-CSF诱饵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结合域(binding domain,BD)诱饵载体pGBKT7-M—CSF,并检测其是否具有自身激活作用。方法用PCR方法从M—CSF cDNA中扩增出M—CSF的胞外活性区,引入酶切位点SalⅠ、NcoⅠ,与pGBKT7载体连接起来,并检测pGBKT7-M—CSF在酵母双杂交系统3中的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BD诱饵载体pGBKT7-M—CSF,并证明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结论pGBKT7-M—CSF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找出与M—CSF相互作用的分子。  相似文献   
33.
P73、P5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以往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基因的改变有关,其中比较明确的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乳腺上皮细胞的恶变有关.最近,p53基因家族中的新成员-p51和p73的基因已经被发现,他们分别位于染色体3q28和1p36.3部位.p73基因和p51基因具有类似于p5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4.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成分的癌/甲状腺内胸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6 6岁。颈前肿块 4个月 ,枣核大小 ,质较硬 ;无疼痛、声嘶、咳嗽及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要求手术治疗。体检 :肿块位于颈前左侧下部 ,边界不清 ,质硬 ,活动差 ,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 :左侧甲状腺偏大 ,下极见 3cm× 2 8cm× 2 1cm的低回声团块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内部回声不均匀。临床诊断 :左侧甲状腺内占位性病变 ,癌 ?甲状腺吸碘试验为凉节结。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手术时见肿块位于左甲状腺下极 ,3cm× 3cm× 2cm ,质硬 ,表面不平 ,边缘不清 ,与胸腔上端相连 ,颈前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行左甲状腺腺…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明确上皮型钙粘附素 (E cd)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石蜡切片中E cd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结果 :①E cd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的细胞滋养细胞中表达存在差别 (P <0 .0 0 1)。②E cd在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中细胞滋养细胞上的表达与葡萄胎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 .0 0 1)。③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浸润子宫肌层的深度与E cd的表达状况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 cd表达下降或缺失与恶性滋养细胞的高侵袭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颅内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又称卵黄囊瘤,被认为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主要发生在卵巢、睾丸,少数可见于生殖腺外器官,如后腹膜、纵隔、腮腺、眼睛[1]等,原发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原发性颅内.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的病理改变、临床分型和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行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后病理所见与临床特点。结果173例胸腺组织表现为胸腺增生88例(50.87%),胸腺瘤79例(45.66%),正常胸腺4例(2.31%),胸腺萎缩2例(1.16%);胸腺增生组14例(15.91%)、胸腺瘤16例(20.25%)出现术后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临床分型、Masaoka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免疫学指标异常。结论综合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免疫学的检测结果,有助于该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8.
临床诊断病理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临床诊断病理学的教学,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病理理论知识,提高病理诊断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病理学真正发挥其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脑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和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该类肿瘤的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结果: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具有相对特异的MR特点:病变多同时累及多个脑叶,均为弥漫性生长,没有明确肿块形成,T1WI像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的低、等信号,T2WI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病变一般没有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到结节状或斑点状的强化。典型的病理改变是:肿瘤呈弥漫性生长,在疏松基质中由分化好的纤维型或肥胖型星形细胞组成,细胞结构轻度增加,细胞核不具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细胞特征,电镜下可见胶质纤维异常和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这类肿瘤的生长方式表现为弥漫性,具备恶性特征,但细胞分化较好,临床预后较好:其MR表现为良性特征;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2例LSM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肌酶水平存在差异,但病理学检查类似:肌纤维内空泡样或裂隙样改变,脂肪染色脂滴增多;电镜下有大量脂滴伴有线粒体的异常。结论LSM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确诊依靠肌肉活检。及早诊断、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LSM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