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 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面部年轻化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应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研究组应用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皱纹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手术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面部皱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次手术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需要实施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采取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皱纹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二次手术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后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食欲素受体1(orexin receptor-1,OX1R)随时间演变的规律。方法实验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100只,体质量250~400 g,随机分为实验组(KA组)和对照组(NS组),实验组采用海人酸(kainic acid,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模型,在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分别于终止发作后4 h、1 d、1周、1个月、2个月处死大鼠,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处理同实验组,随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OX1R的变化。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提示实验组(KA组)和对照组(NS组)随着鼠龄(3~5个月)的增加,海马内OX1R表达均随呈上升趋势,在各个时间点KA组海马各区OX1R的表达均高于NS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持续状态大鼠及对照组大鼠中,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OX1R的表达与癫痫发作无相关性,但随着鼠龄的增长海马各区OX1R的表达均随时间呈增多趋势,提示随鼠龄增加海马OX1R表达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3.
髋关节镜在强直性脊柱炎髋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在强直性脊柱炎髋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病变患者28例(37髋)。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岁(17~45岁);单侧19例,双侧9例。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4~40个月),手术前后疗效评定采用改良Harris评分及徐锦森评分。结果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8.3分(43~7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7.3分(54~94分),其中优21髋,良11髋,可3髋,差2髋,优良率为86.5%。徐锦森评分则显示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13°~36°(平均29°),其中优21髋,良12髋,可4髋,优良率为89.2%。结论髋关节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病变的近期疗效较好,能很好地解除患者疼痛,延缓病变发展,改善关节功能,患者满意率较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4.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对13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22~51岁)。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分,根据Gruen股骨分区法和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对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作影像学分析。结果 13例(18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3分(0~3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7.3分(54~94分),疗效优6髋,良10髋,可2髋,优良率为88.9%。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5.4°(0°~105°)提高至术后平均192.6°(78°~22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11.1%(2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2%水杨酸钠灌胃、自由饮用MNNG溶液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萎缩,排列紊乱,上皮破溃并出现糜烂,乐胃饮各剂量组胃黏膜细胞萎缩程度较轻,细胞表面粗糙,可见黏液分泌,仅少量细胞破溃。结论:乐胃饮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能保护黏膜上皮细胞,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AQP3、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乐胃饮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用2%水杨酸钠灌胃、自由饮用MNNG溶液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后各组予以灌胃治疗4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乐胃饮各剂量组胃黏膜AQP3、AQP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乐胃饮可增强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AQP3、AQP4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改善胃黏膜水盐代谢,调节胃酸分泌,进而达到治疗CAG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展望  朱飞  刘韵  林遐  宁金龙 《解剖学研究》2010,32(3):196-199
目的探讨利用静脉动脉化进行皮瓣预构的可行性。方法在兔的腹股沟区设计2cm×3cm大小的任意型皮瓣,并分离出双侧股血管束,实验组将股血管束中动脉与静脉分离,其远端行动、静脉端端吻合形成静脉动脉化血循环通路,将动脉化的静脉部分移植于腹股沟皮瓣下方;对照组将完整的股动静脉血管束移植于腹股沟皮瓣下方。术后2周,以植入的血管为蒂游离出腹股沟皮瓣,原位缝回。观察皮瓣成活面积,并经血管灌注中华墨汁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除1例死亡、1例感染外,术后2周预构皮瓣均完全成活,病理切片显示皮瓣各层组织的血管内均有墨汁。结论静脉动脉化预构的皮瓣血供良好,可用于局部或远位移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报道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肢体深筋膜血供的特点,紧邻缺损区设计逆行脂肪筋膜瓣,组织瓣大小2.5cm×3.0cm~6.0cm×9.0cm,长宽比例为(1~3):1,自深筋膜层分离组织瓣至近缺损缘1—2cm,将脂肪筋膜瓣翻转180。转移修复缺损,表面游离皮片移植。结果临床应用26例,22例完全成活,4例部分坏死,2例补充植皮愈合,2例换药后愈合。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肢体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逆行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肢体缺损设计及操作简便,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小腿逆行筋膜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62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34例,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逆行筋膜皮瓣20例(21块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皮瓣8例。结果:58块皮瓣完全成活,4块部分坏死、1块完全坏死者经补充植皮治愈。随访1~6a,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组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尤其适合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