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5岁以上小儿肠套叠17例诊治体会朱再生321000浙江省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我院自1979~1994年收住5~15岁肠套叠17例,其中16例经手术治疗,1例经B超及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确诊并复位。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  相似文献   
32.
33.
34.
膈膜型幽门不全闭锁3例朱再生321000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幽门不全闭锁罕见,术前较难与幽门痉挛、幽门狭窄鉴别,现将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20个月,因呕吐伴进行性消瘦1个半月入院。呕吐每日1~2次,每次约1...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周围显微神经数目分布及其基本空间结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因膀胱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和前列腺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标本进行研究。将12例新鲜全切标本前列腺组织根据自然解剖结构分为基底部、中部和尖部3部分,分别制成病理切片,应用Photoshop 7.0绘图软件以病理切片中心为中点按顺时针分成编号Ⅰ~Ⅻ的12个均等片区,再将前列腺左右两侧相对应的片区合并,成为腹侧区(Ⅻ+Ⅰ区)、腹前外侧区(Ⅱ+Ⅺ区)、前外侧区(Ⅲ+Ⅹ区)、后外侧区(Ⅳ+Ⅸ区)、背后外侧区(Ⅴ+Ⅷ区)和背侧区(Ⅵ+Ⅶ区)6个扇形区域。以前列腺包膜为界线,按照距前列腺包膜的距离2.0 mm和4.0 mm将对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组织从内到外分成A1区、 A2区、A 3区3个环形观察区。分别统计3个解剖部位、6个扇形区域及18个观察区的神经纤维数目,观察神经纤维分布特点及其空间结构。结果 全组12例标本共获得合格切片168张,最终纳入切片108张,其中前列腺基底部、中部、尖端均纳入36张切片。在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组织内共观察到17 881束神经纤维,其中基底部神经纤维9 443束(52.81%),中部6 102束(34.13%),尖部2 336(13.06%)。前列腺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神经纤维数目共5 819束(32.54%)少于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的12 062束(67.46%)。前列腺包膜外不同观察区神经纤维数目从大到小依次为A1区8 231束,A3区5 963束,A2区3 687束。在3个解剖部位、6个区域中,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前列腺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基底部、中部和尖端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6 576束(36.8%)、4 112束(23.0%)、1 374束(7.6%),其中尤其在背后外侧区域神经纤维分布最多;而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分别为2 867束(16.0%)、1 990束(11.1%)和962束(3.4%),其中尤其是腹侧区域神经纤维分布最少。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神经在不同解剖部位、区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700, P<0.01)。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神经网三维空间分布特点:(1)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多于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2)基底部神经纤维数目为A3区>A1区>A2区,离前列腺包膜远处数目最多;中部神经纤维数目为A1区>A2区>A3区,离前列腺包膜近处数目最多;尖端神经纤维数目下半部为A1区>A3区>A2区,上半部为A1区>A2区>A3区。结论 前列腺周围神经网络三维解剖结构:在前列腺基底部,神经纤维数目最多,绝大多数分布在前列腺背侧区,远离前列腺包膜的外层;在尖端部,神经纤维数目最少,神经纤维转向分布到腹侧区,离前列腺包膜最近的内层;中部为神经纤维逐渐移行演变区。  相似文献   
36.
朱再生 《中医药导报》2006,12(6):82-83,110
对盾叶秋海棠及松叶的原植物、性状、显微组织特征及理化鉴定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明显地鉴别特征,且荷叶参以植物名“盾叶秋海棠”定名更为恰当。本研究为更好地利用其资源和评价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37.
睾丸扭转33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告33例睾丸扭转病例,均系单侧发病,20岁以下占23例。3例施行手法复位,其余30例行手术探查,13例睾丸复位后血供恢复正常行睾丸固定,17例睾丸已坏死予以切除。睾丸坏死与病史长短有关联,6小时之内者无一例坏死,而超过12小时的18例中则有16例发生坏死。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是做到尽早诊断和治疗,对睾丸扭转可疑者主张积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8.
小儿包茎成形术与环切术的随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儿包茎手术较佳方式,方法对128例包茎随机分成环切术57例,成形术71例。获随访110例,用X^2检验。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1.6%和16.9%;术后24小时内患儿感受:因疼痛等因素需用止痛,镇静药者分别为45.6%和7%;  相似文献   
39.
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处理方法。 方法 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患者 12例。原发病膀胱肿瘤 10例、结核性小膀胱 1例、放射性膀胱炎 1例。术后输尿管贮尿囊吻合口狭窄 9例、吻合口以上梗阻 3例。均采用MRI和肾镜下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诊断。行手术治疗 11例 ,其中镍钛合金记忆金属网支架术 6例 ,输尿管支架术 4例 6侧 ,输尿管贮尿囊吻合术 1例。 结果  12例均诊断明确。 11例术后随访 3个月~ 5年。IVU示患肾功能恢复正常、肾积水消失 9例 ,肾积水减轻 2例。肌酐及尿素氮正常。 1例膀胱癌患者术后 6个月死于肿瘤肺转移。 结论 MRI和肾镜下的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输尿管支架术、输尿管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远端尿道下裂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尿道口旁单侧包皮瓣加盖尿道成形术(OUPF术)51例,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TIPU术)56例.2组年龄分别为4.9(3~17)和5.1(2~19)岁.病理分型:OUPF组冠状沟型、阴茎体前型、阴茎体中间型分别为6、14、31例;TIPU组分别为5、17、34例(P>0.05).统计学比较2种患儿手术时间、并发症、再手术率、术后外观、术后尿流率等参数.结果 OUPF组与TIPU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9)min和(92±21)min,术后尿瘘发生率分别为7.8%(4/51)和14.2%(8/56),6个月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84.8%(39/46)和87.8%(36/4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平均随访15(6~47)个月,OUPF组46例,TIPU术组41例.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5.7%(8/51)和32.1%(18/56),再手术率分别为7.8%(4/51)和26.8%(15/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流率随访76例,OUPF组39例,TIPU组37例,"平台梗阻型"尿流曲线分别为33.3%(13/39)和67.6%(25/37),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4(3.2~17.1)和6.8(3.3~15)ml/s,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2.2(3.9~22.9)和8.3(3.7~18.1)ml/s,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UPF术符合解剖学结构,优于TIPU术,是远端尿道下裂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