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曾蕊  常会波  吴建新 《中国肿瘤》2017,26(6):452-459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原发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难、预后欠佳、易复发等特点.研究表明具有肾母细胞瘤倾向的综合征、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通路(WT1、WTX、TP53、MYCN及基因拷贝数变异等)、表观遗传机制(印记基因、甲基化)、MicroRNAs、DNA错配修复系统等多种因素均参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但一些结论仍然需要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来支持.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纷繁复杂,应充分利用现有研究进展,开展遗传咨询及个体化治疗.全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载脂蛋白CⅢ(ApoCⅢ)及脂蛋白酯酶(LPL)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立普妥组及刺络泻血组,每组8只,以高脂饲料喂养造模,造模持续28 d。第4周造模成功后,各造模组仍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组仅抓取按压处理,2次/周;立普妥组按照1.8 mg/(kg·d)的剂量给大鼠灌胃阿托伐他汀钙,2次/周;刺络泻血组选取大鼠委中穴及足三里穴穴位附近的血络,出血量为0.3~0.5 mL,至第8周。第9周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poCⅢ,采用光谱检测法测定LPL、TC、TG、HDL-C、LDL-C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oCⅢ、TC、LDL-C含量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刺络泻血组与立普妥组ApoCⅢ、TC、LDL-C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刺络泻血疗法可以有效抑制ApoCⅢ活性,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还不能认为对LPL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采用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SD大鼠HF模型,在大鼠足三里、太冲、阳陵泉这3个穴位上进行刺络泻血治疗,观察该疗法对HF模型大鼠肝脏组织形态、肝功能AST、ALT及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的影响,从而探索刺血疗法对于HF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雄性,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秋水仙碱组(10只)以及刺血干预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HF模型,为期6周。第6周至第12周,对空白对照组的大鼠0.9%生理盐水皮下注射,2次/周,至12周;其余3组的大鼠持续注射40%CCL4(花生油稀释),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只抓取,不做其他处理,秋水仙碱组同时220μg/(kg·d)标准给予秋水仙碱,5次/周;刺络泻血组同时进行刺络泻血疗法干预,2次/周,至12周。12周后,麻醉大鼠并行开腹术,取大鼠肝左叶小块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以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左叶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对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采用化学法对肝功能指标AST、ALT进行定量检测。结果:1)肝脏组织形态改变:对切片分析后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周围存在少量染色;模型组肝小叶消失,纤维架桥出现,形成肝纤维化;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比造模组减轻,但比空白对照组严重,说明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干预均有效。2)肝功能情况:比较于模型对照组,刺血干预组AST、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秋水仙碱组AST含量降低(P0.05),而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刺血疗法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的含量。3)对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的影响:比较于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PCⅢ、CⅣ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刺血疗法可以显著降低PCⅢ、C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3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随诊6~12个月,31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手术成功率为86.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采用芙蓉叶方水煎局部冲洗与湿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将芙蓉叶60g、薄荷15g、菟丝子30g,水煎后过滤去渣,待温度降至38℃左右……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一直是眼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手术中羊膜植入的有效性评价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TE-AMT)和未应用羊膜(TE-noAMT)在青光眼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按照预先制定的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通过因特网和手工检索进行补充,检索时间从1965年1月至2010年12月,纳入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和未应用羊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参照Jadad量表评分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参数和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包括文献作者、试验设计类型、国籍、眼数、患者数量、性别、随访时间、平均年龄、青光眼种类、基础眼压值、失访率;分析指标包括术后≥6个月的眼压下降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15篇为Jadad量表评分2分以上,共纳入818例977眼.眼压的下降率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总体合并加权均数差(WMD=8.47%,95% CI:5.20 ~ 11.75,P=0.00)、(WMD=9.37%,95%CI:4.97~13.77,P=0.O0);完全手术成功率和条件手术成功率在术后6个月的总体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40,95% CI:1.19~ 1.65)、(0.47,95% CI:0.22 ~ 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表明,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非功能性滤过泡的RR分别为0.51(95% CI:0.30 ~0.85)、0.43(95% CI:0.20 ~0.92)、0.51 (95% CI:0.26~1.00)、0.57 (95% CI:0.14 ~2.31)、0.31(95% CI:0.20~0.47)、0.31(95% CI:0.17 ~0.55). 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TE-noAMT手术比较,TE-AMT能更好地降低青光眼患者的术后眼压,提高完全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对体外培养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性。方法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制备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并随机分为CTR组:植入未经处理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n=13);CTR—PLGA,biG132组:植入表面包裹PLGA—MG132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n=13)。晶状体囊袋模型体外培养3周,显微镜下方格计数法计算后囊膜细胞移行面积;晶状体囊袋模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检测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晶状体上皮细胞经2~3d生长潜伏期后,CTR组在(9.06±1.61)d完全覆盖后囊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后囊膜上细胞层次增加,囊膜皱褶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薄层均质红染的后囊膜上被覆一层或多层排列紧密、核深染胞浆丰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而CTR-PLGA-MG132组,经4~5d生长潜伏期后,即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点片状脱落,呈细小圆点状,仅残留少量细胞;1周后,细胞片状脱落、漂浮,后囊膜出现无细胞覆盖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均质红染的后囊膜上细胞排列松散,见无细胞覆盖区,前后囊膜平整光滑。ELISA检测CTR.PLGA.MG132组囊袋模型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25.14±3.73)μg/ml]显著小于CTR组[(106.86±22.34)μ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P〈0.01)。结论相比CTR组晶状体囊袋模型,CTR.PLGA.MG132组晶状体囊袋模型残留细胞在后囊膜上移行面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CTR—PLGA-MG132,可有效抑制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减少上皮.问质转化。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是白内障术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8.
芙蓉叶方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蕊  于奥军  焦吉芝 《河北中医》2002,24(3):212-212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单纯疱疹病毒为一种较大的DNA病毒。眼部原发感染以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最多见 ,发病可能与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90 %为单眼发病 ,患病后自觉畏光、流泪、疼痛 ,并有反射性患侧头痛。临床可见眼睑水肿 ,睑缘有时可见疱疹的水疱 ,结膜充血 ,角膜可见点状、树枝状、盘状、地图状浸润灶 ,角膜知觉减退甚至消失 ,治疗后易反复发作。近年来笔者采用芙蓉叶方水煎局部冲洗与湿敷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1 方法与效果将芙蓉叶 60g、薄荷 1 5g、菟丝子 30g ,水煎后过滤去渣 ,待温度降至 38℃…  相似文献   
19.
顺环形置管法在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对传统手术方法不断改进设计并完善了顺环形置管法 ,并用于 32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 5 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2例 ,患者从受伤至来院就诊的时间 30min~ 3d ,平均 9h ;其中男2 4例 ,女 8例 ,年龄 8~ 6 9岁 ,平均年龄 37岁。损伤类型 :下泪小管断裂 2 7例 ,上泪小管断裂 3例 ,泪总管断裂 1例 ,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 1例。对照组 2 0例 ,患者从受伤至来院就诊时间 30min~ 4d ,平均 10h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3~ 6 2岁 ,…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将探索瑞香狼毒提取物(SCE)抗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株MCF-7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采用Pi单染法测定细胞周期,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以及GFP-LC3B-mcherry腺病毒转染检测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以及自噬蛋白LC3B、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SCE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敏感/耐药株的增殖,耐药因子为0.53,远低于阿霉素的耐药因子59,同时SCE处理后敏感/耐药细胞株的G0/G1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另外,SCE给药后的DAPI染色表明,敏感/耐药细胞株均出现核浓缩、染色加深、核碎裂等一系列凋亡现象;流式双染结果表明SCE给药后敏感/耐药细胞株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CE给药后敏感/耐药细胞株casp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