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泌尿系结石是一类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其发病率和再发率高,危害大.如何最大程度清除泌尿系结石,防治结石再发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内科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心律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8例心房颤动且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被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开始口服胺碘酮每天2次,每次200 mg至术后第3天,术后第4天至出院前胺碘酮剂量改为每天1次,每次200 mg.对照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剂量和方法同实验组.比较两组术后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有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及类型、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和心室率,及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有无发生肺纤维化.结果 术后两组比较,试验组窦性心律患者比例在手术复跳时(39.4% vs.10.5%,P<0.01)、出院前(46.7% vs.2.6%,P<0.01)及术后1个月(36.8% vs.2.6%,P<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15.8% vs.31.6%,P<0.05)、发作时心室率[(136.5±25.2)次/min vs.(158.6±30.9)次/min,P<0.05]及室性心律失常(7.9% vs.18.4%,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0.9±11.2)hvs.(58.5±13.8)h,P<0.05)]、心房颤动患者出院时心室率[(74.2±8.4)次/min vs.(91.7±10.2)次/min,P<0.05]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无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无肺纤维化.结论 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整形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维持窦性心律时间、降低快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心室率的控制满意,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止血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去势后,隔天肌肉注射0.1 mg/mL苯甲酸雌二醇1.5 mL/kg,连续14次,制备子宫内膜增生症模型,观察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ig止血镇痛胶囊131.3、262.5、525.0 mg/kg 7 d后对体质量、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影响。结果止血镇痛胶囊可减少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减轻子宫组织的水肿程度,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膜腺管周围组织变性和坏死、子宫内膜腺体减少、子宫肌层纤维组织增生均未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止血镇痛胶囊通过减轻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子宫内膜水肿程度,从而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起到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心内直视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心房纤颤(atrial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影响转复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3例心内直视术同期行RFA的患者全部纳入研究,以术后3个月内是否为持续性AF进行分组比较,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影响RFA转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左心房内径≥55mm(OR=8.925,95%CI:5.045.15.790,P〈0.0001),年龄≥60岁的患者RFA转复率明显降低(DR=2.940,95%CI:1.731~4.992.P〈O.0001);接受双心房消融的患者相对于单纯接受左心房消融的患者转复成功率高(OR=0.590,95%CI:0.276~0.961,P=0.0321)。结论左心房≥55mm、年龄≥60岁是影响RFA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双心房消融相对于左心房消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二甲苯的用量和保留时间进行研究,优选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的最佳成模条件.方法 二甲苯涂抹昆明系小鼠右耳廓上下两面,诱导建立急性耳肿胀,对二甲苯剂量(20、30、40 μL)和保留时间(30、45、60、75、90 min)进行优选,并采用阳性药对优选建立的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二甲苯用量对鼠耳肿胀率影响不明显(P>0.05);但随保留时间延长,耳肿胀度呈下降趋势,且90 min组与3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5).与模型组比较,经吲哚美辛治疗后,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07),TNF-α含量亦明显下降(P<0.001).结论 二甲苯用量20 μL,保留时间30 min,可成功建立最佳的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达30%~50%.卒中后焦虑发病率30%左右[1].2008 年欧洲多中心研究CERISE PROJECT 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与焦虑2 种情绪障碍在卒中后2 月、6 月持续存在[2].本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进行抑郁、焦虑的评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嵘  陆奇志 《中国药房》2014,(6):571-57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1例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孤立肾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最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提出药学服务要点,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连续3 d复查脑脊液示外观清,白细胞数正常,葡葡糖、氯化物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结论:与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相比,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不仅减少了药物剂量,同时提高了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住院费用减少,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且便于操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玉郎伞水提物及从玉郎伞中提取的3种活性成份-黄酮、皂苷、多糖的平喘镇咳作用。方法采用豚鼠喷雾致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成份对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咳嗽潜伏期的影响。结果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成份能显著延长乙酰胆碱组胺混合刺激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减少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结论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活性成份具有较强的平喘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在多种肾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SP1的表达异常参与多种细胞凋亡的调控.但是ARF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TSP1的表达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利用甘油诱导大鼠ARF,观察ARF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TSP1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纯化的TSP1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共同培养后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旨在探讨二者在ARF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