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儿童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O-IBD)是指发病年龄<6岁, 以反复结肠炎、肛周病变及营养吸收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IBD)。不同于成人, 单一基因突变在VEO-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迄今为止, 已发现约70种单基因缺陷参与VEO-IBD的发病机制, 包括上皮屏障、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免疫细胞的选择和激活、免疫抑制机制或凋亡。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 参与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 影响促炎分子的表达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在IBD的发生与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多数IL-10信号通路缺陷(IL-10或IL-10受体缺陷)的患者会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威胁生命的结肠炎。现就IL-10信号通路缺陷引起VEO-IB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确诊ALL儿童的脑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资料49例(ALL组),因眩晕、头痛或癫痫入院但MRI正常的儿童脑MRI资料49例(对照组)。采用MRIcron软件和Python编写的图像分析模块获得直方图参数,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ALL组直方图的峰度、偏度、方差、平均值、最大值以及除15th T1WI值以外的10th~95th T1WI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95th T1WI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56。结论:T1WI信号强度直方图可以区分ALL和正常儿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回顾性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 phohistiocytosis,EBV-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9个医疗中心的132例EBV-HLH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使用限制立方样条计算EBV -DNA拷贝数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绘制患者的Kaplan -Meie r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3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5岁,其中儿童(<14岁)61例(46.21%),老年患者(≥60岁)25例(18.94%),发热患者124例(93.94%),血清铁蛋白增高116例(87.88%)。儿童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成人(P<0.001),两组患者的半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和38.0%。儿童组患者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成人组患者,而血肌酐低于成人组。存活组的年龄、血肌酐低于死亡组,而血清甘油三酯高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EBV-DNA拷贝数是影响EBV-HLH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BV -HLH早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初诊EBV-DNA拷贝数和年龄是影响EBV-HLH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中国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肾母细胞瘤(WT)-2015方案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在CCCG-WT-2009方案基础上修正建立WT-2015方案。总结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14家协作组成员单位明确诊断的288例初发肾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肾肿瘤的发病年龄、病理亚型分布、分期、疗效及预后因素。生存曲线应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应用Log-Rank法。结果:288例肾肿瘤中WT 261例,其中良好组织学型(FH)WT 254例,占97.3%,间变型(UFH)WT 7例,占2.7%。FHWT、UFHWT 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88.9±2.1)%、(80.0±17.9)%,优于WT-2009方案的81.2%、71.7%。Ⅲ、Ⅳ期FHWT有放疗指征者96例,其中76例实施放疗,20例因未放疗升至M方案化疗(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更生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放疗与未放疗患儿3年EFS分别为(84.7±4.3)%及(84.7±8.1)%,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2)。肾肉瘤包括肾透明细胞肉瘤22例和肾横纹肌样瘤5例。3年EFS分别为(94.4±5.4)%及(20.0±17.9)%。将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手术中破溃否、治疗结束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放疗否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病理类型(χ2=44.329,P<0.01)和治疗结束时是否达到CR(χ2=49.459,P<0.01)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CCCG-WT-2015方案与WT-2009方案相比,预后改善,可扩大协作组对象应用本方案。  相似文献   
55.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罕见颅内出血。儿童ITP为急性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出血倾向重但预后良好;少数迁延反复,呈慢性趋势。尽管儿童ITP严重出血风险低,但慢性ITP血小板计数反复减少常引起家属的担忧,故患儿的日常活动常会受到限制。此外,治疗药物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对病程迁延及疾病预后的担忧等都会影响到患儿的健康及相关生活质量。该文主要针对ITP儿童的生活质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住院ITP患儿142例,常规给予激素治疗。在24例激素治疗无效患者中,16例(治疗组)采用rhTPO+小剂量激素(泼尼松5~10mg/d)治疗,8例(对照组)在小剂量激素基础上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3例)、大剂量激素冲击(2例)、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1例)、脾动脉栓塞(1例)、升血小板胶囊(1例)。rhTPO采用300U/kg,1次/d,连用14d,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即停用,继续观察血小板数值1个月,同时观察出血情况。结果男性、有前驱感染患儿对常规激素治疗反应更明显(P<0.01),而是否有伴随症状、皮肤出血情况则无意义。rhTPO治疗组9例血小板>50×109/L,对照组3例血小板>50×109/L,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出血倾向(P<0.05)。结论对激素无效ITP患儿,rhTPO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出血症状,一定程度上提升血小板计数,但维持时间短。对于激素治疗无效的儿童ITP,尚须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儿童伴肺部改变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表现、CT特征性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为PLCH患者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7例PLCH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接受Ⅲ型化疗方案(诱导阶段6周+维持阶段52周)化疗后的疗效和预后。结果 17例PLCH患儿起病时伴有肺部弥漫性改变为主的多脏器损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胸部CT表现出特征性变化。17例均接受Ⅲ型方案化疗,其中8例完全缓解,预后良好;4例化疗后复发,其中1例预后良好,3例死亡;3例化疗中疾病进展放弃治疗,死亡;1例化疗中疾病进展再诱导化疗,目前持续化疗中,存活;1例化疗维持治疗中,目前持续随访。结论 儿童伴肺部改变的LCH多为婴幼儿起病,伴多脏器损害,早期高强度化疗可改善预后,但部分病例肺部进展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l(cyclin D1 gene,CCNDl)G870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346例中国南方地区白血病儿童患者和520例健康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病例和对照中CCNDl G870A分布频率无差异?在对白血病免疫分型及危险度分层分析中,该基因分布频率亦无明显的差异?结论:CCNDl G870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病风险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受累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2例HLH患儿中发生CNS受累的2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CNS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资料,进行预后及生存分析。结果:29例CNS?HLH患儿中22例(84.1%)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抽搐和意识不清。28例进行脑脊液检查和CNS影像学检查,其中18例(62.0%)伴有脑脊液检查异常,9例(32.1%)头颅CT或MRI出现异常信号,17 例(60.7%)出现脑萎缩及脑沟宽深、脑室饱满等表现。112例HLH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为75.9%,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提示CNS?HLH总体生存较非CNS受累患儿差(χ2=3.936,P=0.047)。接受HLH?2004/94方案治疗的23例CNS?HLH患儿鞘注组(n=17)总体生存显著优于未鞘注组(n=6)(χ2=6.003,P=0.01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未进行鞘内注射、血红蛋白≤60 g/L是影响CNS?HLH儿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NS?HLH总体预后差,HLH患儿需全面评估CNS受累情况,未接受鞘内注射和重度贫血为CNS?HLH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0.
EB病毒是人类于1964年发现的第一个致癌病毒。EB病毒感染在儿科较为常见,多无临床症状。当患儿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时,EB病毒可能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等一系列良性或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这些疾病大部分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