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蛋白,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限制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参与转运丙酮酸,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同时,UCP-2能控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簇(ROS)生成,与氧化应激、凋亡、肿瘤发生等过程也有密切联系.恶性肿瘤由于组织增生过快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但处于缺氧状态的肿瘤细胞仍能不断增殖和浸润,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氧引起肿瘤细胞一些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其中既有UCP-2的参与.有关研究结果证明,UCP-2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UCP-2的含量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mtDNA 4 977 bp大片段缺失在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非癌患者肺组织中的分布频率,探讨mtDNA 4 977 bp大片段缺失与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长距离PCR方法对37例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0例非癌患者正常肺组织mtDNA 4 977 bp缺失进行了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及非癌患者正常肺组织中均检测出存在有线粒体DNA 4 977 bp片段缺失.37例肺癌组织标本中有20例(54.1%)检测到4 977 bp缺失,37例相应的癌旁肺组织22例(59.5%)有缺失, 其中8例在肺癌组织中未显示而却在癌旁正常组织检测到缺失,20例非癌患者正常肺组织中也有6例出现 4 977 bp片段缺失.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与年龄、吸烟因素有关.结论 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并非肺癌特异性突变,在癌变过程中不太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可能仅仅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Th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possessesseveral special features, which have made it the subjectof intensive stud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comparativelysmall, circular DNA molecule located within the cytoplasmic compaltment away from the great majority Ofcellular DNA, which is localized within the nucleus.mtDNA is maternally inherited and exhibits a highmutation rat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netics, mtDNAmolecules of animal cell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studies Of evolutionary genetic…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study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mong common laboratory strains of inbred mice. Methods: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tDNA among 4 classical laboratory strains of inbred mice and 3 inbred strains of mice established in China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oupled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and PCR coupled with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Results: With regard to the D-loop (Displacement loop, D-loop), tRNA^ Met+Glu+Ile, and ND3 (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3, ND3) gene fragments of mtDNA from these mice,no variation was revealed by PCR-RFLP at 46 restriction enzyme sites. Further analyzed by PCR-SSCP,the D-loop 5'fragment and 3'end fragment of mtDNA from these mice also showed no genetic variation. Conclusion: Owing to maternal mode of inheritance of mtDN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common inbred strains of mice share the same maternal lineage.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类癌1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气管类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原发性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从1979年5月~1993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1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1岁。12例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中咳嗽、痰中带血和咯血7例,发热、反复肺部感染5例,胸闷、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食管活瓣成形‐胃食管套接术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预先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共394例食管癌患者。该项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并获得了注册号:ChiCTR‐T RC‐13003817。有9例(2.3%)患者因未行食管癌根治术被排除,余下的所有患者均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A组191例,B组194例。A组为试验组,术中接受食管活瓣成形‐胃食管套接吻合,而B组为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器械吻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4.1%和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68)。在观察术后吻合口狭窄时有7例患者因术后死亡而失访。在剩下的病例中,观察到A组和B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例数分别为13例(6.9%)和25例(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此外对于术后胃食管返流的监测发现,A组和B组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例数分别为54例(28.7%)和105例(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活瓣成形‐胃食管套接术能有效预防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同时也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疟原虫遗传减毒子孢子能否诱导抗肺癌免疫作用,为肺癌疫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遗传减毒子孢子进行免疫C57BL/6J小鼠,对照组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14 d后用Lewis肺癌细胞(LLC)皮下接种,待肿瘤长出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免疫组化对比肿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两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有差异,疟原虫遗传减毒子孢子能抑制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促进凋亡。结论遗传减毒子孢子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或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载体介导肺癌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和分析肺癌中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tMSI).方法 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序列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37例肺癌组织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线粒体DNA的拷贝数/细胞为(395±125),显著低于相对应的正常肺组织(733±196)(P<0.01).37例肺癌样本中共检出mtMSI 12例(32.4%).肺癌组织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与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显著降低,可能与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精确定量肺组织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的方法.方法 结合2个单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待测样本中线粒体HV1和核β-globin 基因分别进行定量.以线粒体DNA HV1和核单拷贝基因β-globin分别作为线粒体和核DNA拷贝数的标记,对肺组织线粒体DNA 的含量进行了精确定量[拷贝数/细胞,即相对拷贝数/二倍体核基因组(diploid nuclear genome)=2×HV1/β-globin].结果 肺组织线粒体DNA的平均拷贝数/细胞为(733±196).结论 该技术可对线粒体DNA拷贝数进行准确的测定,并计算出线粒体DNA拷贝数绝对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控制区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CP(PCR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序列测定技术对37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3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37例肺癌样本中共检出mtMSI12例(32.4%),肺癌mtMSI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组(包括曾经吸烟者)与非吸烟组mtMSI发生率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遗传不稳定性在一些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