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影响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的无抗凝CRRT护理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首次行无抗凝CRRT合并高危出血风险的257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抗凝CRRT治疗中体外循环装置发生衰竭125例(48.64%),CRRT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为(248.51±87.56)min。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4个独立影响因素与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显著相关,分别为:治疗中血流量不畅停泵次数(HR=1.572,95%CI=1.373~1.801),静脉壶栓塞容积比(HR=1.022,95%CI=1.014~1.030),红细胞压积(HR=1.037,95%CI=1.007~1.068),CRRT治疗剂量(HR=1.336,95%CI=1.007~1.772)。结论治疗中血流量不畅停泵次数、高静脉壶栓塞容积比、高红细胞压积、高CRRT剂量是影响无抗凝CRRT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中施行周期性生理盐水冲洗并不能有效延长体外循环装置的使用时间。临床工作者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体外循环装置衰竭的发生率,延长装置使用时间,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开发并阐述了醋酸棉酚中残留苯胺测定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验证。该方法专属性好,线性R2=0.9991,精密度RSD%=1.64%,方法稳定性及耐用性好,检测限低,可作为醋酸棉酚中残留苯胺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陈军  徐金勇  徐蓉  刘莉茵  任振华  李光武 《江苏医药》2012,38(6):657-659,616
目的探讨花梨木精油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雄性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刺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将筛选后的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CUMS+花梨木吸嗅组(花梨木组)、CUMS+盐酸氟西汀组(百忧解组)和CUMS组;另选12只小鼠为对照组。用神经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前后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多巴胺(DA)的变化。结果与CUMS组比较,花梨木组和百忧解组小鼠在吸嗅治疗2、3和4周时的悬尾安静和强迫游泳时间均明显缩短,而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花梨木组和百忧解组在海马、下丘脑、杏仁核DA等阳性反应产物较CUMS组多。结论花梨木精油吸嗅能够缓解抑郁症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嗅觉通路来调节脑的相应中枢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四川省2009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收治的271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1、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少且轻,危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且重;2、危重症组、重症组年龄较大、体温较高、病程较长;3、重症组1/3病例有脏器功能损害,危重症组超过1/2的病例有多器官功能损害;4、发热持续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均随病情加重而延长;5、轻症预后良好,重症总体预后好,危重症患者预后差。结论轻症及重症预后好;危重症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回顾和临床研究,运用经典统计学原理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相关文献15篇、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回顾160例以及临床研究中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92例,运用单因素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变量进入联系数学集对分析,从而量化方药与血热证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显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丹皮、生地、蚤休、赤芍、地肤子、莪术等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均为强同势(按势值大小排序),势值均≥7.00。结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丹皮、生地、蚤休、赤芍、地肤子、莪术等15种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使用SPECT SUV进行定量评估,客观比较脊柱颈胸段骨关节炎和骨转移之间的99mTc-MDP示踪剂摄取,探讨SUV定量在骨关节炎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诊断为肿瘤的患者57例,用99mTc-MDP对其进行SPECT/CT骨显像.骨显像共发现187个高代谢颈胸椎病变,其中骨转移组143个,骨关...  相似文献   
107.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原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是成都地区唯一一家专门收治国家法定传染病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创建于1940年,是一所以传染病防治及肝病、结核、艾滋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染病医院。自医院成立以来,中医力量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08.
徐蓉  吴景东 《河北中医》2012,34(1):46-46
2010 -06-2011 -07,我们应用润手汤熏洗治疗手部皮炎56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47.5岁;单手发病12例,双手发病44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0年,平均12.5年.  相似文献   
109.
李欣  李斌  李福伦  周敏  顾荻青  李建伟  王洁  李峰  徐蓉 《中医杂志》2012,53(10):843-847
目的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患者1238例,包括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相关文献15篇986例、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资料160例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92例,运用单因素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变量分别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苦参、金银花、重楼、蛇莓、土茯苓、赤芍、白鲜皮、荆芥、牡丹皮、生地黄、水牛角(片)、白芍、蜈蚣、全蝎、凌霄花等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正相关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草、磁石、牡蛎、赭石、赤芍、菝葜、知母、生地黄、山豆根、全蝎、蜈蚣、重楼为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显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生地黄、蚤休、赤芍、地肤子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均为强同势.结论 荆芥、赤芍、生地黄、重楼、苦参、白鲜皮、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知母、山豆根、水牛角片、菝葜、地肤子、磁石、全蝎、蜈蚣、牡蛎、赭石、白芍、甘草等22种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EA的监测,探讨在维吾尔族、汉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其表达是否有差异性。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1例,其中维吾尔族50例,汉族51例,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CEA的水平,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者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健康组CEA与同民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组CEA与维吾尔族同期别非小细胞肺癌组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肺鳞癌组、肺非鳞癌组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在汉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与同民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有差异;CEA在汉族与维吾尔族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鳞癌、肺非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