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1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原位肝脏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实施肝移植的经验。结果21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生存时间为1—1530d,中位生存时间为517d。病人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66.7%,1年存活率为66.7%,2年存活率为66.7%。死亡原因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14例的远期性生存病人中,13例移植前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其中有1例(1/13)在术后1年出现乙肝复发。结论肝移植术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损伤与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与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相关性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张雅敏综述王学谦审校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第一个被发现有生物活性的、具有醚键的磷脂,也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烈的脂质介质。PAF最初被认为是免疫介质,现在已发现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且生物活...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人体新陈代谢产生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毒素,包括服用的药物的解毒,都是由肝脏完成的.此外,肝脏还有合成、代谢、分泌、造血的功能,没有肝脏人类将无法生存.在我国,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一发现就是晚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那么,我们该如何爱护肝脏,远离"沉默的杀手"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小鼠胃肠运动及血清中胃动素、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甲氧氯普胺(8 mg/kg)组和大蒜素高、中、低剂量(50、20、5 mg/kg)组,每组18只,禁食水24 h后ip给予相应药物,30 min后ig给予0.4 ml 2%葡聚糖蓝2000,20 min后取血处死,游离胃和小肠。测定各组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血清中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蒜素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动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小鼠的胃排空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氧氯普胺组比较,大蒜素高、中剂量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促进小鼠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分泌,进而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单发肝细胞癌(HC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2个医疗机构共152例单发HCC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并记录GPC3表达水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06例病人资料作为训练集(GPC3阳性83例、阴性23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46例病人资料作为验证集(GPC3阳性35例、阴性11例)。对所有病人术前1个月内增强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训练集中,对所有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得到最优子集,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GPC3阳性组和阴性组间临床资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GPC3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将获得的临床信息及Radscore分别建立临床列线图、影像组学列线图及联合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列线图对GPC3表达状态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列线图间的诊断效能,并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AFP、CA199、Radscore是GPC3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8.503、1.090、13 300.044,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列线图对GPC3阳性表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良好。训练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918)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842)和临床列线图(0.787)(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最高,而临床列线图的特异度最高;验证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896)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726)和临床列线图(0.803)(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处于16%~86%时,联合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高于临床列线图和影像组学列线图。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术前鉴别单发HCC GPC3阳性和阴性表达,联合列线图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治疗的21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以及非肝移植治疗的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移植术后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测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肝移植组21例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生存率100%.术后生存时间1~ 10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术后无瘤生存时间3~ 10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5个月.1年、2年、3年、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58%、38%和38%,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2%、38%和38%.非肝移植组生存时间1~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及Allen分型为混杂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严格筛选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前应用腹腔镜切除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已经被广泛开展.同开腹手术一样,解剖入路的选择、术中控制出血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也和腹腔镜技术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回顾了一系列关于腹腔镜切除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文献,目的是探讨目前的标准和仍然面对的挑战.对于有经验的医师,在仔细挑选的患者中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和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围手术期间的短期预后要更好,而长期的肿瘤学结果不受影响.这些结论需要进一步的随机试验来证实,同时要规范适应证的选择和加强腔镜技术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牛连杰  张雅敏 《天津医药》2018,46(7):755-757
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瘤(NF-PNETs)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012 年 7 月— 2017年2月收治的3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典型NF-PNETs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NF-PNETs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免疫组 化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PH)是一非常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易漏诊和误诊,常规临床治疗手段预后差.我中心采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治疗1例I型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患者,术后肝、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已随访15个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探讨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16例21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Y"形跟骨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选择跟骨外侧改良"L"形皮肤切口,行"Y"形跟骨重建钛板内固定.其中5例7足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21足跟骨骨折都获得了良好复位固定,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8足,良10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使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与跟骨的局部解剖特点和骨折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