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61.
不孕症为中医中“无子”“无嗣”,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病因病机涉及多个方面。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C)属于中医中“癥瘕”“痛经”等范畴,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易导致卵巢功能下降和卵巢储备减少,进而引起不孕症的发生。OEC病机与中医“瘀血”的形成较为相似。肝疏泄行气,藏血行血,在女子有孕与“瘀血”的形成中皆起到了关键作用。叶天士提出的“女子以肝为先天”,也强调了肝在生育期女性妇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可见以肝论治OEC性不孕症都十分必要。本文从肝出发,探讨中医论治OEC性不孕症,以保护OEC患者的卵巢功能,增加妊娠率,丰富对中医“肝”藏象学说的认知,以期为临床和科研保守治疗非手术型OEC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62.
目的:观察安冲汤治疗经期延长的疗效,探讨止血机理。方法:将48例经期延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服安冲汤;对照组服益宫宁血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孕酮、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子宫内膜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EGF、VEGF升高,ER、PR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冲汤治疗经期延长有良好的疗效,可能通过健复性腺轴功能;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长而止血。  相似文献   
763.
范伟森  齐英华  刘姣  王晨  张英杰 《中成药》2023,(4):1364-1367
目的 探究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规律及用量。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手段,查阅第5版《中华医典》所收录清代妇科专著中有关癥瘕的文献并录入表格,归纳中药种类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统计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统计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剂量范围。结果 共涉及12本清代妇科专著,纳入79首古方,133味中药,总频次为563次。相关中药归经大多为肝、脾经,性味大多为辛、苦、温、甘。高频(频次≥8次)中药聚为祛湿化痰、补益温阳、活血补血、行气通滞、活血化瘀、破血消癥,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当归-肉桂,置信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莪术-肉桂。用量范围最大的中药为当归(0.23~37.3 g),最小的为白术(0.59~1.48 g);平均剂量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9.62 g),最低的为白术(1.04 g);最大剂量与现代应用最大剂量相差最大的中药为大黄(0.27~37.30 g)。结论 本研究充分反映了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思路,可对今后相关临床治疗及药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64.
目的 探究并验证壮骨健膝方(骨碎补、杜仲、秦艽、独活等组成)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药效物质。方法 基于壮骨健膝方药物成分自建数据库,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壮骨健膝方入血成分;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SEA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入血成分靶点,以“knee osteoarthriti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搜索膝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入血成分-膝骨关节炎作用靶点网络,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寻找核心成分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细胞实验,以核心成分在血清中的浓度干预炎症滑膜巨噬细胞、退变软骨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膝骨关节炎核心靶...  相似文献   
765.
目的 探讨痛风宁治疗高尿酸血症(HUA)脾虚湿盛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常规饲喂,其余50只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劳倦过度+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混悬液构建HUA脾虚湿盛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为更好地观察痛风宁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在维持病证结合造模的基础上,采用混合抗生素混悬液灌胃,诱导加重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紊乱。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痛风宁组、别嘌醇组、益生菌组、别嘌醇+益生菌组,每组10只。痛风宁组以19.11 g/(kg·d)痛风宁药液灌胃,别嘌醇组以78 mg/(kg·d)别嘌醇混悬液灌胃,益生菌组以3 g/(kg·d)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混悬液灌胃,别嘌醇+益生菌组以78 mg/(kg·d)别嘌醇及3 g/(kg·d)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混悬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19.11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干预21天。为了维持稳定的高血尿酸状态,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在给药干预的同时均继续进行造模。比较各组小鼠脾虚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菌群结构的变化,肠道灌洗液中乙酸、丁酸含量,小肠组织中腺苷脱氨酶(A...  相似文献   
766.
767.
听神经瘤比较常见,占颅内肿瘤8%,占桥脑角肿瘤80%。本病除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初步拟诊外X线检查对其确诊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整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X线临床检查资料完整的51例听神经瘤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提高X线对本病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768.
769.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病患者 9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2 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健脾化瘀汤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免疫学指标和肾功能指标,观察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85.42%(P<0.05)。治疗后,2 组CD4+、CD4+/ 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 组24 h 尿蛋白水平(24 h UP)、尿素氮(BUN)、肌酐(SCr) 水平较治疗前降 低(P<0.05),且观察组24 h UP、BUN、SC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脾化瘀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肾功能, 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70.
随着现代学者对于中医药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研究的深入,从分子层面上发现了许多可以通过中药调控的EMS的相关通路。无论是中药复方、单味中药还是中药活性成分在干预EMS的机制研究中均与文中所论述的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控相应的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抑制内膜异位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炎性改变,促进内膜异位细胞的凋亡,改变疼痛阈值,减少内膜细胞侵袭,来达到抑制内膜异位组织进展、改善内膜容受性和减少卵巢损伤的治疗作用。现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莪术醇等可通过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血管生成;淫羊藿苷等可通过阻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促进细胞凋亡;葛根素等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柚皮素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白茅苷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白藜芦醇等可通过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