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慢性下腰痛常见的疾病,占慢性下腰痛发病患者的30%^[1],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日趋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0%~90%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n],2007年7月-2010年5月,笔者对手法整复联合脱水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苯那普利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装置,采用完全停灌复灌的方法制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3组:对照组(KH液持续灌注110 min),缺血再灌注组(KH液灌流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60 min),苯那普利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灌注液加入苯那普利10-6mol/L)。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光镜下心肌结构改变、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苯那普利组再灌注60 min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光镜可见炎症损伤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TNF-α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在心肌细胞胞浆苯那普利组呈弱阳性;对照组阴性;缺血再灌注组强阳性。结论苯那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表达、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7种立克次体的化学发光基因芯片法。方法根据NCBI公开发表的7种立克次体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立克次体甄别检测基因芯片。利用多重不对称PCR法扩增立克次体靶基因片段,标记的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经清洗、化学发光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在优化的多重PCR体系、杂交反应和化学发光检测条件下,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用实时荧光PCR法与芯片法分别检测莫氏立克次体梯度稀释的核酸,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制备双盲模拟样本,进一步评价芯片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该研究共筛选出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立克次体属通用探针、9条特异性检测探针。该芯片检测质粒DNA的灵敏度为1.5×102~3×103拷贝/反应,检测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为103~104拷贝/μl。实时荧光PCR法与芯片法检测结果一致,实时荧光PCR法比芯片法灵敏度高10倍。双盲模拟样本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7种立克次体的化学发光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为立克次体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图像选定阈值与基于4D-CT呼气末时相图像所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肿瘤靶区相关性因素。方法 入组NSCLC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18F-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基于4D-CT呼气末时相(50%)图像勾画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TV50%)。基于PET图像原发肿瘤标准摄取值(SUV)≥2.0、SUV最大值(SUVmax)的20%勾画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分别命名为IGTVPET2.0、IGTVPET20%。分析IGTVPET2.0、IGTVPET20%与GTV50%的体积比(VR2.0、VR20%)及适形指数(CI2.0、CI20%)与GTV50%最大横径、GTV50%体积大小、GTV头脚方向位移、GTV三维运动矢量及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VR2.0和GTV50%最大横径、GTV50%体积大小、GTV头脚方向位移、GTV三维运动矢量及SUVmax均无相关性(P>0.05);VR20%和GTV50%体积大小、GTV50%最大横径及SUVmax呈负相关(r=-0.663、-0.669、-0.752,P<0.05)。CI2.0和GTV50%体积大小、GTV50%最大横径呈正相关(r=0.613、0.483,P<0.05)。结论 3D PET图像是包含了多个呼吸周期的中位图像,未能包含肿瘤的全部运动信息,基于3D PET/CT图像所构建的靶区不能准确地代表NSCLC的IGTV。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腹主动脉慢性移植物血管病模型.同系对照组的供、受者均为Brown-Norway大鼠(BN大鼠),术后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同种移植组均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术后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溶剂对照组术后每天以二甲基亚砜灌胃,高剂量组术后每天以沙利度胺200mg/kg灌胃,低剂量组术后每天以沙利度胺100mg/kg灌胃.术后8周,光镜下观察移植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血管中白细胞介素9(IL-9)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浓度.结果 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呈现出典型的移植相关血管硬化,内膜明显增生,并呈同心圆增厚,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分别为(4.12±0.21)、(67.23±6.12)、(53.11±5.71)、(21.28±4.52)和(23.45±3.64)μm,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9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2.54±4.56)%、(50.55±6.39)%、(45.26±2.32)%、(27.37±5.29)%和(29.11±3.20)%;TGF-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8.12±6.21)%、(49.23±3.23)%、(40.61±4.13)%、(31.71±8.60)%和(29.35±6.8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9阳性细胞率和TGF-β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中PDGF含量分别为0、(998±18)、(745±29)、(287±97)和(299±36)pg/ml,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PDGF含量均明显低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即可缓解慢性移植物血管病,这种作用可能与组织中TGF-β和IL-9表达下调,以及血清中PDGF浓度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27.
通过设置不同的底渣添加量和不同的底渣添加方式,比较干渣直接固化与经水洗脱氯的湿渣固化工艺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洗脱氯后的湿渣固化混凝土试件强度可达到C20混凝土要求,为了保证底渣固化效果,应增加水泥固化加水量,更严格地控制底渣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28.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p75 营养因子受 体(p75NTR)揭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发病机理,探讨温经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 机制。方法将48 只SPF 级雌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 只)和模型复制组(40 只)。采用寒冷刺激联合 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复制寒凝血瘀证痛经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布洛芬 组(0.06 g·kg-1)和温经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6.55、13.09、26.18 g·kg-1),每组各8 只。自模型复制第7 天 起所有大鼠分别给予温经活血汤、布洛芬和蒸馏水灌胃处理,每天1 次,连续6 d。观察大鼠注射缩宫素后的 扭体潜伏时间和30 min 内扭体次数。提取大鼠子宫组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 中NGF、TrkA 和p75NTR 的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GF、TrkA 和p75NTR 的mRNA 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GF、TrkA、p75NTR 蛋白水平及mRNA 表达均明 显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扭体潜伏时间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 0.01),NGF、TrkA、p75NTR 蛋白水平及NGF、TrkA mRNA 表达均明显降 低(P < 0.01),西药布洛芬组和温经活血汤中、高剂量组p75NTR mRNA 表达降低(P < 0.01)。结论温经活 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GF、TrkA、p75NTR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9.
大分子壳聚糖对单壁碳纳米管水分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大分子壳聚糖改善单壁碳纳米管的水分散性。方法 采用混酸氧化法(浓硫酸∶浓硝酸=3∶1)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羧基化处理。冰浴超声分散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进行验证。恒温振荡法考察壳聚糖修饰单壁碳纳米管的水分散性。结果 壳聚糖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在水、PBS(pH 7.4)及醋酸缓冲液(pH 4.0)中的分散度均有明显增加,分散浓度分别为1.99,2.04,1.76 mg·mL-1。结论 壳聚糖能明显改善单壁碳纳米管的水分散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