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比较经导管五种方法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 1989年3月-1999年7月,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采用海绵塞(Porstman)、双面伞堵闭器(Rashkind0、纽扣式补片(Sideris)、弹簧圈闭(Coil)和蘑菇伞堵闭塞(Amplatzer)堵闭282例PDA患儿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在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闭器的位置及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5组患儿术后1天左室舒张末径(LVDD)和左房径(LA)明显缩小(P<0.001),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天残余分流17%、3个月下降至6.4%。6个月无进一步下降。结论 Amplatzer和Coil闭法分别闭对小于或等于8.1mm和2.5mm的PDA远期疗效确切,已基本能替3代手术结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2.
先天性内乳动脉瘘(CIM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内乳动脉-肺动脉瘘更为少见。导管弹簧圈堵闭内乳动脉瘘国外已有报告[1,2],我院于1997年6月采用弹簧圈经导管为1例内乳动脉-肺动脉瘘患者堵闭瘘管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男性,...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改良控制肺静脉释放法(双盘张开顺序法)操作技术经验在常规方法无法顺利堵闭的小儿房间隔缺损(arterial septal defect,ASD)病例中提高介入操作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当遇到房间隔缺损较大,边缘条件不佳时,应用改良控制肺静脉放置双盘装置封堵器法堵闭儿童ASD病例182例,男70例,女112例,年龄2~14(3.8±1.6)岁,体重9~48(22±11)kg。释放封堵器时先将左心房伞在左上肺静脉轻轻伸出,在左心房伞受肺静脉血管限制未完全张开时,迅速将右房伞在右心房侧打开,使左心房伞受重力和牵拉作用自动滑入左心房张开,左、右心房伞在房间隔两侧迅速成型站稳。堵闭术后1,3,6个月和1,3,5年进行持续临床追踪及随访,用超声复查。结果采用改良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为98.4%(179/182),而改良前组成功率为68%(11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超声复查:肺静脉最高流速术前为:(0.5±0.2)m/s,术后:(0.6±0.2)m/s(P>0.05),堵闭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病例术后X线胸片无肺淤血改变。结论本项技术改良能明显提高介入治疗小儿ASD操作成功率,扩展手术适应证。未发现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比较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与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D)治疗VSD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160例VSD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结果:国产器械组及AVSDD组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即刻残余分流率的比较国产器械组明显低于AVSDD组(P<0.05),但术后24 h,1、3、6、12个月不同时点随访残余分流率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国产组少于AVSDD组(P<0.05).结论:国产VSD封堵器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AVSDD.  相似文献   
255.
目的:观察柴芍龙牡汤加减对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疗效,以及红外热成像与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治未病科门诊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柴芍龙牡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红外热成像表现特征(额部睡眠线、额部、躯干前区、中脘、任脉、左胁、右胁、躯干背区、督脉温度及温差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33/36)、66.67%(24/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61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睡眠线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31/36),对照组睡眠线改善总有效率为66.67%(24/3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Z=-2.59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额部温度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