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52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对照组.手术组常规行腺样体摘除术,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口服及减充血剂滴鼻等药物治疗.治疗后4周复查.结果:手术组痊愈21例(37耳),占72.4%;有效4例(7耳),占13.8%;无效4例(6耳),占13.8%.对照组痊愈10例(16耳),占43.5%;有效4例(6耳),占17.3%;无效9例(14耳),占39.1%.经卡方检验,两组治愈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6<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哺乳动物嗅感觉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成年家兔的嗅区粘膜,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并应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P)抗体、抗嗅觉标记蛋白(OM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甲苯胺蓝神经特异性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嗅粘膜分离以及原代培养得到的嗅感觉神经元,光镜、电镜下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OMP、NFP阳性,神经元特异性染色阳性。分离的嗅感觉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数小时,其细胞形态、生存数量和存活时间均能满足体外实验的基本要求。结论 本实验在家兔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嗅感觉神经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为深入开展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离体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来源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3.
影像学检查对肿瘤所致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 MRU)对上尿路肿瘤所致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上尿路肿瘤病例进行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尿路造影对上尿路肿瘤所致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93%、100%;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90%、80%;MRI MRU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5,7%、71.4%、71.4%。结论:尿路造影为上尿路肿瘤首选且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多数肿瘤的部位、形态、痛变范围及病因可作出明确诊断。SCT可作出明确的定性及分期诊断,对手术可切除性作术前评估,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MRI MRU可显示更多软组织病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回顾近 2 a经影像学检查诊断的 4 0例肾盂和输尿管肿瘤 ,分析其 X线表现及各例患者的诊断过程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可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CT和核磁共振 (MRI)检查。 4 0例均行超声检查 ,超声对肿瘤引起梗阻所致的尿路积水敏感度最高 ,而对肿瘤的发现率较低 ;同时 4 0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 ,该检查可显示各患者肾功能情况 ,但因部分患者肾功能不全 ,而致检查过程中尿路不显影 ,不能显示肿瘤 ,影响对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的诊断 ;2 8例行逆行肾盂造影 ,尿路显像率高 ,且定位准确 ,肿瘤发现率高 ;2 4例行 CT检查 ,定位率较低 ,但在其他检查基础上可明显提高肿瘤发现率 ;8例行 MRI水成像检查。结论 通过对以上病例分析 ,认为在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的诊断过程中 ,超声可行初步筛选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为常规检查方法 ,逆行肾盂造影是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性进行性 CT和 MRI检查。  相似文献   
95.
卫校学生人格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人格特征,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EPQ)在山东煤炭卫校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卫校各专业学生N量表分高于国内常模,L量表分低于国内常模;P量表分在炉理女生,医士女生,医士男生群体中依次升高,其它项目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卫校学生群体上具有情绪不稳的特点,医士专业学生精神症状较护理专业严惩,但总体上卫校学生具有职业特有的纯补性.  相似文献   
9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m.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使循环血中血小板破坏增加[1],但关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作者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K-4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了57例ITP患者循环血中MPV、PDW、P-LCR及PLT,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我院住院ITP患者57例,男21例,女36例;年龄16~70岁,平均36.5岁,所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2A( 5- HT2A)受体基因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先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有无TD及其严重程度,有4 2例符合TD(AIMS总分≥3分)者和51例与TD组严格相匹配的非TD者入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 HT2A受体基因的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①5- HT2A受体基因A 1 4 38G和T1 0 2C两位点多态性呈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与非TD组的两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χ2 =4 37,v =2 ,P >0 . 0 5) ,在TD组有更高的C/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TD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 36 ,v =1 ,P <0. 0 5)。②不同基因型间的人口学和临床学资料(如:病程、服药总时间、日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AIMS和BPRS的评分)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5 -HT2A受体基因的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G196A和C270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5例sAD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者BDNF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sAD患者C270T但非G196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1)。(2)BDNF G196A和C270T单体型分析发现,4种单体型在s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对照组H4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s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按ApoEε4分层后,在非ApoEε4携带者中,该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对照组基于H4的双体型频率显著高于s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按ApoEε4分层后,在非ApoEε4携带者中,该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BDNF C270T位点的SNP可能与sAD的易感性相关,H4单体型及其构成的双体型是sAD的遗传保护因素,对非ApoEε4携带者而言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9.
张晓斌  孔金陵 《中医杂志》2007,48(5):427-428
高胆红素血症是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病情危重的表现,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有效办法,我们自2001年5月~2006年7月,在对症、支持等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法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86例,取得良好疗效,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5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丹黄降氮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黄降氮汤口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监测肾功能。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60%。结论:丹黄降氮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及提高肾血流量、增加对毒素的排泄,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