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0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1154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48篇
  4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41.
目的 :探讨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在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免疫学检查 ,对供者作详细的安全性评价 ,行SPECT检查了解分侧肾功能 ,用DSA了解肾血管的变异情况之后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 10例活体亲属供肾进行切取 ,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结果 :10例均成功切取左肾并移植给受者 ,平均手术时间 (10 2 .6± 19.3)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 (13.0± 9.8)ml,热缺血时间平均 (14 1.8± 72 .1)s,受体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 ,其中 1例患者移植后 1周发生输尿管远端坏死漏尿 ,再次手术后恢复正常。术后无排斥反应及其他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用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对供者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对供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技术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42.
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otitismedia ,SOM)是耳科的常见病之一 ,也是引起听力损失较常见的原因。引起SOM的原因很多 ,咽鼓管功能不良是SOM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是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已应用于SOM的临床治疗。本文自 2 0 0 2年 1月起对我科门诊确诊的 12 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穿刺抽液后随机分配两种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其听力提高及鼓室导抗图由“B”、“C”型图转A型图较明显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现将两组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分析汕头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 为制定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汕头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汕头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7 814例, 年均发病率为143.52/10万。发病人群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主高峰集中在4-7月, 次高峰在9-11月。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手足口病在汕头市街道(镇)尺度上呈空间正相关, 全市有25个街道(镇)为“热点”区域, 形成手足口病的高发区域。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 2009-2018年汕头市手足口病有2个聚类区, 其中1类聚类区(RR=3.56, LLR=9 444.26, P < 0.001)是以同益街道、新福街道为中心点, 半径为10.05 km的区域, 波及中心城区25个街道(镇)。   结论   2009-2018年汕头市手足口病在中心城区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应在流行季节和高发街道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降低手足口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944.
背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其他种类的小分子癌类药物会导致严重的心脏毒性。目的:通过观察抗肿瘤药物在兔体外心脏心电图、心肌动作电位及相关离子通道和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对心脏安全再评价。方法:将兔进行体外心脏灌流,采用舒尼替尼(Sunitinib,0.3,3,10μmol/L),克唑替尼(Crizotinib,0.3,1,3μmol/L),多柔比星(Doxorubicin,1,30μmol/L)顺序灌流120 min,并设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记录心电图和左心室内压。采用手动膜片钳检测3种药物对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s)动作电位及相关离子通道hERG,Nav1.5和Cav1.2通道电流的影响,采用CellTiter-Glo荧光细胞活力法检测hiPSC-CMs中ATP的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心脏灌流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unitinib和Crizotinib在≥3μmol/L浓度灌流下可减慢兔心率(P<0.01),延长QT/QTc间期(P<0.01),左心室内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②手动膜片钳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unitinib和Crizotinib在3μmol/L浓度灌流时可明显延长hiPSC-CMs动作电位时程(P<0.01),抑制hERG,Nav1.5和Cav1.2离子通道电流;并结合供试品分析,标识浓度与回收液测定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③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unitinib(IC_(50)=4.64μmol/L),Doxorubicin(IC_(50)=4.21μmol/L)和Crizotinib(IC_(50)=2.87μmol/L)处理后hiPSC-CMs细胞内ATP水平明显降低,即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④上述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了抗肿瘤药物的早期心脏安全性评价方法,为后续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945.
为达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21例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波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穿刺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产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共检出前列腺癌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9例、前列腺结核1例.认为尽管CT、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等方法都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但较为切实可靠的是对可疑患者进行前列腺的穿刺活检加病理学检查,还对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6.
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连续培养方法,并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比较不同血清种类、血清量、温度、pH值等条件下虫体生长繁殖情况。结果:B.h在Locke-egg-serum(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其最适培养条件为:LES培养基中加含20%小牛血清的Locke液,青霉素、链霉素和两性霉素B,37℃培养,pH6.8-7.0,第5、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pH7.2-7.8时,第3、6、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结论:B.h在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的合适的温度、血清、pH值等条件下,第3、6天或第5天为转种时间,可达到长期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7.
我科1996年2月~2000年3月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0)患者3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肾盂部分、盂管连接部切除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27例29侧,并置双J管作为内支架及内引流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5~42岁,平均28岁。左侧19 例,右侧11例,双侧2例。腰痛24例,腹部肿块3例,血尿5例。均行B超及KUB和 IVU检查。B超提示肾盂分离2.8~5.3cm。KUB检查发现多发性肾结石4例,IVU 显示不同程度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UJ)以下输尿管未显影。逆行上尿路造影29例。术前均获确诊。  相似文献   
948.
李彦琦  张旭    包含 《现代预防医学》2022,(23):4412-4416
目的 评价内蒙古地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进内蒙古地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调查6个项目点的年龄为45~75岁间既往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居民。采用欧洲五维生命质量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 EQ-5D)、中国 EQ-5D量表测算时间权衡法(TTO)效用值换算表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分。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Tobit回归分析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内蒙古地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11.67%,EQ-5D效用值为1的占57.96%,其中是否有心血管病史(Z=-5.423, P<0.001)、是否服用降糖药(Z=-2.758, P=0.006)、文化程度不同(Z=6.296, P=0.043)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心血管病史(t=-5.574, P<0.001)和具有小学及以下的文化水平(t=2.387, P=0.017)是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疗服务机构应着重根据有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以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探讨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段骨折畸形愈合继发后凸畸形矫形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4例无神经症状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13例;年龄47~73岁,平均(65.6±7.2)岁.统计分析患者术前站立位、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tic cobb angle,LKCA)、胸腰段后凸Cobb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VAS评分、ODI指数及截骨级别等数据.计算脊柱后凸柔韧性(spinal flexibility,SF)、矫正率.对术前站立位X线、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局部Cobb角、SF与截骨级别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验证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预测手术矫形效果能力.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矫形手术并获随访,其中未截骨2例,I级截骨1例,II级截骨4例,III级截骨3例,IV级截骨4例;随访时间23-42个月,平均(26.14±5.8)个月.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2±1.3)、(4.1±2.4)、(1.3±0.4)分,ODI指数为分别为(51.6±4.93)%、(30.2±2.76)%、(10.08±1.77)%,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LKCA、TLK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矫正率49% ~91%,平均(78.1±10.1)%,SF值为6.9% ~60.61%.术前站立位LKCA及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LKCA与截骨级别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8,SF与截骨级别、畸形矫正率无关.回归分析显示: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LKCA、TLK与末次随访时LKCA、TLK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LKCA末次随访=0.22×LKCACT定位+2.3(r=0.64;P<0.05);TLK末次随访=0.2268×TLKCT定位+1.8696(r=0.735;P<0.05).结论 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测量的LKCA与截骨级别的选择显著相关,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SF不能预测矫正率,但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可预测术后LKCA及胸腰段后凸Cobb角.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应用表达谱芯片检测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患者椎间盘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mRNA,并筛选有诊断标志物潜力的LncRNA。方法:从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脊柱骨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STB患者(实验组)及脊柱退变患者(对照组)各28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变椎间盘并提取总RNA,两组各挑选3例合格标本通过Arraystar人类LncRNA V5.0版芯片进行检测并进行芯片数据处理计算各RNA的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其中FC≥2的LncRNA及mRNA为差异表达的RNA(P0.05)。将差异表达的LncRNA邻近的差异表达的mRNA视为cis-靶基因,将LncRNA可能结合的蛋白质视为trans-靶蛋白,并对mRNA、cis-靶基因、trans-靶蛋白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从差异表达的LncRNA中选取cis-靶基因与STB发病可能相关的LncRNA用剩余各25例标本进行RT-PCR验证,筛选有诊断标志物潜力的LncRNA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基于两组间芯片数据的差异共筛选出444个差异表达的LncRNA、186个差异表达的mRNA。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提示差异表达的LncRNA的cis-靶基因主要参与对转录、翻译、剪接、免疫反应、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及信号通路的传递;trans-靶蛋白主要参与对RNA的剪接、加工、转运等基因表达过程的调控;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对转录、翻译、剪接、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及信号通路的传递。RT-PCR验证发现LINC01128-201、Lnc-DNALI1-205在STB患者中存在明显下调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且这两个LncRNA可能通过调控ISG15、SNIP1、HES4表达量在STB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STB患者与脊柱退变患者椎间盘的LncRNA及mRNA存在较大的表达差异,其中下调表达的LINC01128-201、Lnc-DNALI1-205可能在STB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有成为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