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我院自1991年9月起,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布加氏综合征(BCS)6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23~44岁,平均33.3岁。病史最短者1年半,最长9年。术前6例均有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胸腹壁浅静脉怒张等。4例肝硬化面容,1例小腿静脉曲张形成溃疡。白细胞计数5例低于4.0×10~9/L,最低者1.7×10~9/L。血小板计数5例低于70×10~9/L,最低者21×10~9/L。凝血酶原时间6例均延长,HBsA 均阴性,肝功能  相似文献   
72.
医院绩效考核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少医院开始试行绩效考核,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医院和北京和平里医院。感觉绩效管理涉及面广,做起来难度大,较烦琐。尽管如此,仍要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3.
张新建  郭美华  董慧贤 《医药导报》2008,27(9):1131-1133
[摘要]目的探讨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200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382例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史无显著关联,静脉给药占76.44%,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占42.15%,合并用药占51.8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以神经系统损害及变态反应为主,其中99.16%的患者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所报道病例中存在多种不合理用药因素。结论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如处理适当基本能痊愈,但选用该药时仍应考虑年龄、不良反应史、给药方法、配伍宜忌等相关因素,加强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连续恒量硬膜外镇痛(CCEA)有效性。方法年龄22~40岁,ASAⅠ~Ⅱ级产妇763例,在CSEA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CCEA,对麻醉与镇痛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SEA起效时间3~8min,手术开始时间10~15min,术中疼痛、寒战发生率、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3.5%、7%、10%。术后CCEA0~24,24~48h两个时间段镇痛效果相同(P〉0.05);术后0~24h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发生率多于24~48h(P〈0.05)。结论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快捷的麻醉方法;CCEA效果确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较大应用价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0~24h内高于24~48h,加强产妇术后24h内生命体征监测同时注意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76.
《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完善,提出三点建议:①讲授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导—主体相结合;③课堂教学为主,见习、实习、实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母体乙肝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念珠菌感染对胎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孕前筛查项目为基础,收集受检妇女基本资料和临床结果,随访获取研究对象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乙肝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念珠菌感染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 515例,有出生缺陷者996例,发病率为137.35/万人,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为48.47/万人。乙肝病毒阳性(RR=1.28,95%CI:1.04~1.59)、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RR=1.82,95%CI:1.23~2.69)为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是染色体异常(RR=2.39,95%CI:1.15~4.93)、消化系统疾病(RR=2.89,95%CI:1.33~6.28)的危险因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R=4.29,95%CI:1.31~14.06)、心血管系统疾病(RR=1.93,95%CI:1.05~3.54)、染色体异常(RR=5.27,95%CI:1.87~14.85)的危险因素。念珠菌感染则暂未发现对各类出生缺陷有影响。结论母体乙肝病毒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儿出生缺陷发生有影响,但仍需更大样本的调查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益脑止痉颗粒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常见证型的疗效,初步探讨其对多发性抽动症的防治机制。方法 97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给予益脑止痉颗粒口服3个月治疗,观察YGT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气郁化火型有效38例,无效5例;脾虚痰聚型有效34例,无效3例;阴虚风动型有效25例,无效2例;各证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脑止痉颗粒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围术期监测麻醉(montiored anesthetic care,MAC)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以评价该技术在此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颌面外科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局部麻醉组(LA组)和监测麻醉组(MAC组)各80例。预约手术后即刻让2组患者填写贝克焦虑量表,测定为预约后焦虑值;然后对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宣教和术前访谈,分别于术前30 min、术后30 min、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均进行一次焦虑值测评,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LA组术前30 min和术后第2天,相比预约手术时的焦虑值明显降低;MAC组术前30 min、术后30 min、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均比预约手术时的焦虑值明显降低(P<0.05)。LA组与MAC组行组间比较,在术后30 min、术后第1天时LA组焦虑值明显升高(P<0.05);MAC组较LA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能明显减轻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程度,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80.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顽固性皮肤病,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性疾病。张新建教授临证分析认为小儿慢性荨麻疹其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二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营卫失和,脾胃蕴热。临床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多获良效,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