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47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9篇
  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17例18处骨折。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35岁(18~60岁)。股骨远端8处,胫骨近端10处,其中1例为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手术采用间接复位(关节内骨折除外),微创切口,经骨膜外和肌肉之间插入钢板,经皮小切口将带锁定头的螺钉与钢板的螺孔锁定。结果17例患者获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HSS评分: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2%。结论LISS钢板设计独特,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然而,作为全新理念设计的新型内固定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要要加强对理念的理解外,也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992.
患者 男 ,4岁。半月前入托体检发现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来我院做进一步检查。患儿足月顺产 ,出生后两天皮肤黄染 ,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为 0 .1IU/ g Hb,诊断为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经治疗后黄疸消失。患儿生长发育正常 ,两岁会走路 ,活动无明显异常。有食蚕豆后皮肤、巩膜黄染病史。查体 :神志清楚 ,皮肤无黄染 ,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未见异常 ,肝脾未扪及。四肢近端肌力 -级 ,远端肌力 级。小腿腓肠肌肥大 ,触之坚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 ( ++) ,双膝反射 ( +) ,双踝反射( +++) ,病理征未引出 ,Gower's征阳性。辅助…  相似文献   
993.
毛细管电泳多重PCR诊断杜氏/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多重PCR方法分析DMD基因缺失位点,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DMD的诊断技术.方法将对缺失热区18对引物分成两套,用毛细管电泳分析7个DMD/BMD家系中的7名患者的二步多重PCR产物.结果毛细管电泳能快速、准确分离18对引物多重PCR产物,判断出DMD基因缺失位点.结论毛细管电泳定量PCR方法能高效、准确、快速诊断缺失型DMD患者,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青年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 ,但年龄不同 ,其溃疡特点亦各异。本研究收集了我科 1988 0 1-1999 12月确诊的消化性溃疡7845例 ,对同期收治的青年人与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 ,藉以明确两类人群消化性溃疡的不同特点。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从 1988 0 1-1999 12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 7845例 ,其中男性 5 12 4例 ,女性 2 72 1例。  病例的选择 :选择年龄≥ 6 0岁为老年组 ,共 6 72例 ,年龄 6 0~ 87岁 ,平均年龄 6 8.2岁。年龄≤ 30岁为青年组 ,共 15 5 4例 ,年龄 15~ 30岁 ,平均 2 3.4岁。对二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  相似文献   
995.
由中山医科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9月 19~ 2 3日在广州市的广东大厦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我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工作者的首次全国性学术盛会。大会的组织委员会由国内各大医院优秀的中青年神经病学专家所组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张成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以及美国、法国等地海外华人的 30 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来稿 5 0 0多篇 ,内容涉及神经病学各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会议包括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分会场发言、卫星会议等。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 (Smecta)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患者 ,男 61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36 5岁 ,平均病程 5 6年 ( 2 9~ 56岁 )。用Smecta6g加入10 0ml温生理盐水中 ,混匀后保留灌肠 ,每晚 1次。结果 :思密达灌肠治疗 8周的显效率为 75 6%( 65/ 86) ,有效率 2 2 1% ( 19/ 86) ,无效 2 3% ( 2 / 86) ,总有效率 97 7%。提示思密达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结论 :思密达能保护消化道粘膜、吸附气体及多种病原体 ,并且不被胃肠道吸收、不进入血循环 ,无任何毒副作用 ,是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修复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应用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受伤时间2周以上的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56岁,平均47.3岁。致伤原因:电锯伤5例,重物压伤4例,撕脱伤2例,冻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多个手指(2个手指以上,拇指除外)的指尖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为0.5cm×1.3cm~1.4cm×2.3cm。术前所有患者X线检查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个手指指尖软组织或骨质的缺损,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在大鱼际处及邻指指背部设计并切取皮瓣,靠近大鱼际的受伤手指行鱼际皮瓣修复。术后定期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的外观、功能、感觉及存活情况。结果 1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对12例患者采用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随访的方式,随访3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1.4年。12例患者移植皮瓣完全覆盖缺损,未见坏死、磨损及破溃发生,未出现切口瘢痕挛缩,感觉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对于移植的皮瓣感到满意。结论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外形美观,保留了手指的长度,无需显微外科技术、存活率高及功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模型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预测Gleason评分(GC)≥7的风险。方法:第一阶段,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3年1月981例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潜在变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游离PSA(free PSA,fPSA),游离/总PSA值(f/t),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PSA密度(PSA density,PSAD),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质地及有无结节、B超有无低回声结节或微钙化。用多元Logistic回归后退法建立筛选变量、建立模型。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3月,应用所建模型预测410例患者,比较两阶段患者穿刺结果。结果:模型最终引入PSA、DRE质地及有无结节、B超有无低回声结节作为变量,使用该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31,明显高于单独使用PSA、fPSA及PSAD(0.803、0.770及0.780)。随后在曲线上寻找最佳截点值为0.87,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45.8%。当敏感性同为90%时,PSA、fPSA及PSAD特异性分别为37.7%、24.6%和35.2%。模型预测值≥0.87为GS≥7高风险组,反之为低风险组,第一阶段中高风险组GS≥7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80.3% vs. 35.0%,P<0.001)。第二阶段应用模型辅助后,331例患者最终接受穿刺,GS≥7的检出率与第一阶段相比从71.0%(697/981)提高至79.2%(267/337)(P=0.003)。结论:GS≥7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较好,能显著提高GS≥7的检出率,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不同表面酸度的 Hβ沸石上甲苯和 C9芳烃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结果表明 :随 Hβ沸石表面酸度增加 ,甲苯转化率逐渐增大 ,C9芳烃转化率先增大后逐渐下降 ,芳烃总转化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 ;苯和二甲苯选择性随表面酸度增加而逐渐下降 ,产物中的 C 10 芳烃量逐渐增多 ,反应产物中甲乙苯、三甲苯异构体比例偏离热力学平衡值 ,二甲苯异构体比例与热力学平衡值一致。反应产物中二甲苯与苯之摩尔比均大于 4,Hβ沸石具有优异的甲苯或苯与 C9芳烃烷基转移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建立三重巢式PCR技术检测单个淋巴细胞的dystrophin基因和Y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regionY ,SRY)基因 ,探讨该技术对有家族史的缺失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 ,DMD )家系中肯定携带者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 preimplantation geneticdiagnosis ,PG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获取一名正常男性和一名正常女性的 5 0个单个淋巴细胞 ,用三重巢式PCR技术检测两组dystrophin基因和SRY基因 :外显子 5 1/外显子 19/SRY ,外显子48/外显子 19/SRY。结果 在外显子 5 1/外显子 19/SRY三重PCR反应体系中 ,正常男性第 5 1、19外显子及SRY的扩增率分别为 96%、94%和 94% ,正常女性第 5 1、19外显子扩增率分别为 94%、94% ;正常男女性假阳性率均为 6.7% ,假阴性率均为 0 ;在外显子 48/外显子 19/SRY三重PCR反应体系中 ,正常男性第 48、19外显子及SRY扩增率分别达 92 %、90 %和 94% ,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 0 ;正常女性第 48、19外显子扩增率分别达 94%和 92 % ,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 6.7%和 0。结论 建立的三重巢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可望在有家族史的缺失型DMD家系中进行PGD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