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0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收集46例MG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HC)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8-和CD8+CD28-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MG患者和HC比较,前者CD28表达下调,CD4、CD8表达无差异;MG患者CD4+CD28-T细胞亚群(13.53%±6.31%)较HC(9.24%±4.62%)异常升高(P=0.001),而CD8+CD28-T细胞亚群(39.22%±11.91%)较HC(48.41%±13.63%)显著下降(P=0.002);全身型MG(GMG)和并发胸腺异常的MG患者中,CD4+CD28-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较眼肌型MG(OMG)和正常胸腺MG患者升高,而CD8+CD28-T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下降;QMGS评分与CD4+CD28-T细胞亚群呈正相关(r=0.4113,P=0.0045),而与CD8+CD28-T细胞亚群呈负相关(r=-0.3989,P=0.0060);激素治疗后伴随CD4+CD28-T细胞比例下降(P=0.018)和CD8+CD28-T细胞比例升高(P=0.018)。本研究发现,MG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和CD8+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密切相关,且在不同临床分型的MG患者中存在差异性变化。上述提示CD28-T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3.
B7-H1是一种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小RNA具有直接的转录后调控作用。本文研究miR-570对B7-H1表达的调控作用。首先将miR-570及其抑制剂anti-miR-570分别转染B7-H1表达阳性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B7-H1表达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以流式细胞术检测B7-H1分子表达情况;然后构建pcDNA/B7-H1表达质粒与miR-570共转染CHO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HO细胞上B7-H1分子的表达情况;最后分别构建含B7-H1基因3-UTR片段和含miR-570作用靶点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与miR-570共转染CHO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miR-570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和B7-H1基因转染细胞膜上B7-H1蛋白的表达,并能显著抑制荧光素酶表达载体表达的荧光素酶蛋白,而且anti-miR-570能上调MDA-MB-435细胞上B7-H1表达。本研究证明miR-570能显著抑制B7-H1蛋白表达,为通过抑制B7-H1信号通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构建表达人PD-1Δex3(ΔP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人PD-1全长(PD-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获得PD-1Δex3基因的2个cDNA片段,通过重组PCR的方法获得ΔPD-1基因,将目的片段双酶切后与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D-1和pIRES2-EGFP/ΔPD-1并进行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膜表面P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上清中可溶性PD-1(sPD-1)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ΔPD-1蛋白与PD-1两个配体PD-L1和PD-L2的结合。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插入的基因序列正确,成功构建两个真核表达载体;FCM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D-1转染细胞膜表面高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无sPD-1蛋白,而ΔPD-1转染细胞膜表面不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则有大量sPD-1;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ΔPD-1蛋白能够与PD-1两种配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进行PD-1Δex3基因的真核表达,证实PD-1Δex3基因编码sPD-1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D-1Δex3在PD-1/PD-L信号通路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比格狗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4.5Gy60Coγ射线照射比格狗建立重度骨髓型ARS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5犬,不予任何治疗;B组5犬,予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C组6犬,在B组基础上加用rhG-CSF和rhIL-11 3周.观察外周血CD34+细胞数和骨髓中CD34+细胞的比例、骨髓涂片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外周血CD34+细胞数照射后早期增高(P<0.05),骨髓CD34+细胞比例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45d,C组骨髓增生程度、外周血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骨髓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和骨髓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细胞因子可保护部分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保持端粒酶较高的活性,促进CD34+的早期释放,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PD-1 (sPD-1) in the sera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enital herpes (RCH), 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abnormal expression of sPD-1 in RCH. Methods Ser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88 healthy blood donors, 74 patients with RCH including 34 cases of outbreak-stage RCH and 40 cases of stable-stage RCH. The serum level of sPD-1 was measur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 labeling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serum level of sPD-1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RGH and the blood donors (33.06 ± 17.5 μg/L vs. 53.07 ± 26.3μg/L, P < 0.01) and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outbreak-stage RGH and those with stable-stage RGH (27.47 ± 12.9 μg/L vs. 37.71 ± 19.6 μg/L, P< 0.01). Conclusions There is a low expression of sPD-1 in patients with RGH,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scape of HSV- Ⅱ from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克隆人Tim-3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Tim-3分子的L929基因转染细胞。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克隆出Tim-3基因,通过双酶切(XhoI,Sa-lI)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72 h后加入G418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Tim-3蛋白的L929细胞株。结果构建了用于表达的含Tim-3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L929细胞,继而经RT-PCR和流式细胞术表型检测,筛选出稳定表达人Tim-3蛋白的L929转基因细胞。结论构建了含人Tim-3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和稳定表达人Tim-3蛋白的细胞株,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OX40和OX40L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上OX40和单核细胞上OX40L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OX40表达水平为8.91±5.0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6±1.72)(P〈0.05),而CD8+T细胞OX40表达水平为3.89±1.94,与对照组(3.34±1.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上OX40L表达水平(31.23±1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01±6.92)(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存在OX40和OX40L的异常表达,提示OX40/OX40L信号在T细胞与单核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能有助于T细胞的持续活化,从而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已成功构建的小鼠B7-H3融合蛋白通过体外实验研究B7-H3对单核细胞活化及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磁珠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得到CD11b+单核细胞,经脂多糖活化后通过融合蛋白结合实验检测单核细胞表面B7-H3受体的表达;加入不同剂量小鼠B7-H3融合蛋白培养,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IL-1β、TNF-α与IL-6的分泌,并通过吞噬实验分析其对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活化的小鼠单核细胞表面可能存在B7-H3的未知受体;与对照相比,小鼠B7-H3可以增加活化的单核细胞IL-1β、TNF-α与IL-6的分泌(均P〈0.01),并增强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小鼠B7-H3分子在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参与疾病的抗感染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0.
李大为  施勤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2002,22(5):350-353,360
机体的免疫系统在一系列的正性和负性信号的作用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使免疫反应能够有效地启动、持续并适时地终止。PD 1分子是一个重要的T、B细胞活化的负性调控分子 ,通过与其配体PD L1和PD L2的作用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PD L PD 1信号在免疫反应的起始部位和实质器官组织部位双重抑制T、B细胞的活化 ,对维持机体的外周耐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