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前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已超过梅毒、淋病等传统性病,成为最常见的性病之一。沙眼衣原体不仅与男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有关系,也可引起女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导致不孕、异位妊娠及流产^[1]。沙眼衣原体因其普遍的流行性及高度的危害性,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72.
胎内单纯疱疹感染伴先天性畸形,以往文献报告仅有7例,作者报告2例,共计9例。本文报告的例1为女孩,妊娠36 1/2周分娩。除其母在妊娠的前3月外生殖器有疱疹感染的历史外,余无特殊。患儿体重1,932克,身长43厘米,头围28.5厘米。小头畸形,冠状缝重叠。左眼脉络膜视网膜炎已痊愈。产后第4天,在躯干、上臂和小腿出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48岁.因肛周、外阴、腹股沟反复出现红斑、瘙痒30年,于2007年3月5日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自1977年开始肛周出现红斑、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治,外用氟轻松等药膏好转,但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74.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进行隐球菌活性研究。方法 对脑脊液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动物接种和中性红染色检查。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见在治疗早期,多数标本菌体较为完整,常能见到出芽现象;在治疗后期,胞浆水肿,荚膜结构排列紊乱常见,通过对连续多次常规真菌培养不生长而镜检阳性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动物接种,结果全部感染,中性红染色检查见多数标本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深血红色菌体,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对隐脑患者脑脊液隐球菌菌体活性进行动态观察,作为临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几种快速提取新生隐球菌DNA方法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玻璃珠机械破裂法、酶消化法、高渗剂破裂法及三法联合法提取有荚膜的新生隐球菌B 3 50 1野生株DNA ,用联合法提取 5种血清型新生隐球菌标准株的DNA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结果  4种方法抽提 2ml新生隐球菌培养液 (菌体数约为 1×10 8个 /ml) ,可获得DNA的量约是 64~ 2 0 3 μg。酶消化法、高渗剂破裂法及三法联合法抽提的DNA ,其OD2 60 /OD2 80比值均小于 1.8。结论 除玻璃珠机械破裂法外 ,酶消化法、高渗剂破裂法 ,以及三法联合法均可用于快速抽提新生隐球菌的DNA。以三法联合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6.
养血活血汤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养血活血汤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养血活血汤水煎液口服,1剂/d,对照组用强的松15 mg/d早晨顿服,两组同时外搽生姜汁,3次/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uc=2.044,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97,P<0.05)。结论中药养血活血汤治疗多发性斑秃临床疗效好,愈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7.
快速诊断系统性念珠菌病的方法可分为三种。气(液)相色谱分析法查菌体代谢产物、免疫检测法查抗原或抗体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查菌体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气(液)相色谱分析法迄今争议较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各报道间有明显差异;免疫检测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尤以免疫检测法查菌体抗原较受重视;多聚酶链式反应是新近出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能是一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19例深部真菌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于1999年3~12月使用美国Ben Venue Laboratories Inc生产的两性霉素B硫酸胶体物[商品名抑霉泰(Amphotec)]治疗深部真菌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中国8个地区每10年全年临床分离的原病真菌作动态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及台湾8个地区34个单位所收集的1986年、1996年及2006年全年按统一方法培养出的病原真菌作分析。结果1986年共分离9096株,1996年19009株,2006年33022株。间隔10年的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以念珠菌属尤以白念珠菌占首位。总的趋势念珠菌和霉逐渐增多,1986年共分离计27个属、种,1996年共分出108个属、种,而2006年则分离到117个属、种病原真菌,多数为念珠菌和曲霉。结论通过调查1986年、1996年、2006年全年结果提示:病原真菌中念珠菌属所占比率不断增加,从1986年6.3%升至1996年的34.7%,2006年更升至45.9%,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之比也渐下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0.
目前,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被公认为是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上经常遇到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良反应明显,脑脊液隐球菌计数持续2~3个/mm3,这些隐球菌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决定两性霉素B是否需要继续用下去.过去人们常通过显微镜脑脊液墨汁染色进行隐球菌计数,通过脑脊液真菌培养检验隐球菌是否存在及其活力,通过乳胶凝集实验观察治疗效果.虽然操作简便,但不能精确判定新生隐球菌的活力.因此,建立方便、有效的检测新生隐球菌活力的方法,便于指导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穿透性核酸染色剂(SYTO9)和常规的核酸染色剂碘化丙啶(PI)进行双重染色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能准确判定新生隐球菌的活力.同时使用维生素K3增强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进行活力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