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崔红梅  罗恒  杨军  杨安东 《中成药》2015,(4):810-813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测定采自西藏、四川阿坝毛果婆婆纳中梓醇、桃叶珊瑚苷、胡黄连苷Ⅱ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Gemini C18色谱柱(110,4.60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3 min,3%A;13~20 min,3%~15%A;20~50 min,15%A;50~60 min,15%~21%A;60~70 min,21%A;70~110 min,21%~100%A),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梓醇、桃叶珊瑚苷、胡黄连苷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 5~5.076μg,0.093 2~4.66μg,0.043 6~2.1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RSD 1.0%),103.8%(RSD 0.7%),98.8%(RSD 1.9%)。结论 10个产地婆婆纳中梓醇、桃叶珊瑚苷、胡黄连苷Ⅱ的量差异明显,高低差异近10倍之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综合评价甲苯胺蓝染色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OPMDs及OSCC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甲苯胺蓝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诊断价值;并对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灵敏度为75.32%,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81.61%;诊断OSCC的灵敏度为97.10%,特异度为76.51%,准确度为79.17%;诊断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为57.65%,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79.31%。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甲苯胺蓝染色诊断的灵敏度越高;且甲苯胺蓝染色诊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OC曲线分析,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AUC值为0.797,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721);甲苯胺蓝染色诊断OSCC的AUC值为0.868,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80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活检病损部位、临床危险度和甲苯胺蓝染色均与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显著相关,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者患有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风险是甲苯胺蓝染色阴性的13.655倍。结论 综合多项指标评估结果,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诊断效力强的无创辅助检查技术,推荐应用于OPMDs及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对危重病胃肠并发症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生大黄粉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胃肠并发症患者68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药物剂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小剂量组患者接受0.05g/Kg.次的生大黄粉进行治疗,大剂量组患者接受1.5g/Kg.次的生大黄粉治疗。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的衰竭率为26.47%,明显低于小剂量组患者的衰竭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大剂量组患者的营养供给天数、住院天数、每天的大便次数明显优于小剂量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危重病胃肠并发症患者接受大剂量生大黄粉治疗,能够减少患者胃肠功能出现衰竭的概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崔红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35-1436
目的 分析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84.8%.结论 超声是早期诊断CS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菊参提取物的毒性及其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确定菊参提取物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根据文献方法测定菊参提取物最大耐受量;根据文献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方法研究菊参提取物对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果:菊参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倍数为1962倍;菊参提取物大剂量组小鼠生存平均时间为36.20 min。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菊参根提取物最大耐受量远远超过人用量的100倍,为一非常安全的药物;菊参提取物可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正>老年人肺部感染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在临床并不少见,且病情重,病死率高。笔者对所在科2001~2006收治的35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肺部感染与多脏器功能衰竭之间的因果关  相似文献   
107.
<正>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肿瘤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HCC发生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BV基因编码的HBVX蛋白(HBx)为HBV感染和复制所必需,并广泛涉及宿主细胞的增殖、转化和凋亡等过程,因此在HCC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8.
精神科护士面对的病人具有特殊性,护理工作中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躁动病人伤人、毁物,病人自伤、噎食,遭受失去理智的病人无端辱骂、甚至身体攻击.  相似文献   
109.
精神科护士面对的病人具有特殊性,护理工作中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躁动病人伤人、毁物,病人自伤、噎食,遭受失去理智的病人无端辱骂、甚至身体攻击。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套解决方案,即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经过2年的实践,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碘过量对大鼠子代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碘过量对大鼠子代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饮用水碘剂量的不同,将断乳后1个月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I、5HI、10HI、50HI、100HI)。饲养3个月后雌雄合笼,取子一代1、20、60日龄仔鼠,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碘过量对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图像分析不同日龄仔鼠的大脑发育情况。结果碘过量组(5HI、10HI、50HI、100HI)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生后1日和20日龄时与对照组(NI)比较无明显差别在60日龄,各碘过量组甲状腺激素呈下降趋势,100HI组[T4=(37.52±8.69)nmol/L、T3=(0.61±0.16)nmol/L]与NI组[T4=(59.42±17.56)nmol/L、T3=(1.13±0.34)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5.44,P<0.01)。NSE的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学显示:海马CA3区NSE阳性细胞的数密度(NA)、体密度(VV)和灰度值随碘过量的严重程度而下降,100HI组[NA=(30.38±2.49)/mm2、VV=(0.100±0.012)、灰度值=(139.81±11.11)]与NI组[NA=(34.63±2.31)/mm2、VV=(0.122±0.018)、灰度值=(149.05±6.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3.86,P<0.01;t=2.62,P<0.05)。结论大鼠对碘摄入量的增加有较强的耐受性,在100HI组可以观察到以NSE表达降低为主要特点的脑发育障碍,其发病机理与碘过量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