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0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029篇
内科学   623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9篇
综合类   2284篇
预防医学   770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839篇
  5篇
中国医学   850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即免疫系统不仅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而且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某些功能。这种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共有的化学信息分子与受体实现的。即:免疫系统不仅具有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受体,还能合成各种免疫神弱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并其发生反应;免疫系统产生的单核细胞因子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CNS又能合成细胞因子及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索Wilson病(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其脾脏大小相关性,及脾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3例行脾切除术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行脾切除术前、后的病例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脾切除前后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脾脏大小相关性。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脾脏厚度与PLT(r=-0.54,P<0.001)呈负相关,与PT(r=0.28,P=0.026)、SOD(r=0.28,P=0.028)、TBA(r=0.30, P=0.017)、TBIL(r=0.36, P=0.004)呈正相关。脾脏长度与PLT(r=-0.37,P=0.003)呈负相关、与TBA(r=0.28,P=0.025)呈正相关。WD患者脾切除后SOD、ALB、PLT水平较术前升高,PT以及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术对WD合并脾亢患者的PLT下降具有改善作用,可部分改善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指标,并对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Murine antibody against E2 can capture hepatitis C virus in vitr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找可能存在的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中和抗体。方法 构建两个分别含HCVE1和E2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用瞬时表达法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将构建的载体连同IL 2基因一起经皮下给BalB/c小鼠进行注射 ,然后用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最后通过研究抗体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基因免疫诱导产生的抗血清在体外与HCV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经过基因免疫的小鼠分别产生了E 1和E2抗体。其中 ,用含E2基因的质粒载体免疫的小鼠所产生的E2抗血清不仅可以免疫沉淀来源血清中的HCV病毒颗粒 ,而且可以和与来源株非相关的HCV病毒颗粒相互作用。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基因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E2抗体可以和HCV病毒颗粒发生交叉反应 ,这使我们看到了诱导产生具有广泛针对性的E2抗体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5.
张红  周旭彬  林壮坚 《广东医学》2001,22(5):432-433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微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 观察了30例(35例次)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关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PT、AT-Ⅲ定量及活性、ⅧR:Ag的异常率均较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普遍增高,3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论 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时患者微循环功能状态明显异常。在传统的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改善微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06.
医学微生物学二段式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为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基础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安排在基础课后期进行 ,主要讲授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教学为临床微生物学 ,安排在临床教学中后期 ,由微生物学教研室、传染科、内科、检验科等联合主办。即解决与临床脱节问题 ,又通过多学科联合教学解决各学科之间内容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不仅可以感染肝细胞,也可以侵入肝外多种组织和器官,尤其其嗜淋巴细胞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既有HCVRNA正链存在,也有负链存在,表明HCV可在PBMC中复制。PBMC?..  相似文献   
108.
射频消融术后延迟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近期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完全性房室阻滞是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 0 %~ 3% ,多发生于消融过程之中[1 ] 。本组报道3例AVNRT患者在慢径消融术后出现的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6年 8月~ 1998年 12月本院对 6 0例AVNRT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的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 3例于术后第 2~ 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 3例患者 (男 1,女 2 )的平均年龄 35± 10岁 ,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 15± 5年 ,术前各项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控制模板DNA量的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结果 40例中有13例发生纯合缺失,3例发生突变,缺失及突变率为40%,其缺失及突变率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p^16基因的缺失及突变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  相似文献   
110.
1 临床资料 我科1989~1996年共收治成人先心伴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62例.年龄17~63岁,平均28.45±4.1岁.肺动脉收缩压(PSP)均由彩色多普勒测定,其中21例同时作右心导管检查,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2].其中房缺25例,室缺21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室缺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房缺伴右冠瘘1例,房缺(原发孔型)伴二尖瓣前瓣裂1例,室缺伴右室流出道狭窄(隔膜型)1例.肺动脉收缩压8.0kPa~11.8kPa(60~88.5mmHg),肺动脉压/主动脉压(P/A)0.61~0.87.其中有4例SPS>10.7kPa或P/A>0.8. 手术方法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全部左侧开胸导管结扎术,其余均经中低温体外循环及内直视下纠治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