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5例不明原因RAP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 ~ 65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1 ~ 2年,发病次数2 ~ 5次.10例在急性发作期,5例在发作间期行ERCP诊治.结果 15例患者经ERCP明确病因者6例(3例胆管微结石,1例胆总管末端小囊肿,1例胰管小结石,1例胰管蛋白栓子),可疑病因者6例(乳头旁憩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未明确病因者3例.根据ERCP检查结果,9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6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15例患者均未复发胰腺炎.ERCP和EST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ERCP对不明原因RAP有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和常规敷料换药在糖尿病患者四肢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4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收治的464例伴有四肢开放性伤口不愈合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VSD技术治疗240例( VSD组),应用常规敷料覆盖创面换药治疗224例(传统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费用及治疗后的复发率,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对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SD组240例,创面愈合234例,创面愈合率97.5%,创面愈合时间12.6~24.2 d,平均(16.4依1.5)d;6例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二期行局部皮瓣转位术后治愈。患者住院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为7500~12000元,平均为(9200.0依100.2)元。传统治疗组224例,创面愈合192例,创面愈合率85.7%;创面愈合时间22.3~36.4 d,平均(30.6依3.5)d。32例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二期行局部皮瓣转位术后治愈。患者住院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为9500~14000元,平均为(12000.0依182.6)元。 VSD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字2=25.78,P<0.05);在创面愈合患者中,VSD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时间=56.80,t费用=86.10,P值均<0.05)。本组46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变态反应发生。在创面愈合患者中,VSD组患者创面复发3例,复发率1.3%(3/234),传统治疗组创面复发9例、复发率4.7%(9/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结论运用VSD技术处理糖尿病患者的四肢慢性创面,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降低复发率,与传统换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E)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模型中抗氧化效率的差异,并揭示VE在体外抗氧化效率不高的可能原因。方法 分别建立LDL主动氧化模型和被动氧化模型,观察LDL与VE共刺激0、12 h以及脂多糖(LPS)与VE共刺激0、3 h后细胞内人α防御素(HNP-1)蛋白及其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再通过检测羟基化蛋白(PCO)、丙二醛(MDA)来判断VE是否干扰模型的建立。再将两种氧化模型分别设立氧化模型建立前、后加入VE以及VE(-)组,最后检测不同时间点加入VE后MDA、PCO的变化以分析VE在不同模型中的抗氧化效率差异,并观察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的波动以判断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 结果 (1)氧化模型中HNP-1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升高,MDA和PCO的生成量也显著升高(P<0.05)。(2)主动氧化模型中不同时间点加入VE后PCO生成量无明显差异(P>0.05);被动氧化前加VE组氧化产物生成量明显低于被动氧化后加VE组(P<0.05)。不同氧化模型的MDA、PCO生成量在氧化前加VE组和氧化后加VE组降低,且被动氧化模型中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而VE(-)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3)不同氧化模型中加入VE,均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能够降低自由基水平,且在被动氧化前加VE组自由基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 VE的抗氧化效率在被动氧化模型中优于主动氧化模型,与VE的加入时间、胞内自由基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除了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外,该肿瘤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转移潜能,高度的淋巴管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并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宋健  王万祥  杨帆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3):111-114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病情进展迅速。如处理不当,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应早发现、早诊断及尽早行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不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且手术条件极差,胆囊壁水肿、坏疽情况严重;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界限不清,从而使得解剖关系极其复杂,此时进行胆囊切除术无疑是对手术医师的挑战。而且此病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寻求该病的最佳诊治方法也一直是外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介绍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术前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以期能够优化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满意度水平,为相关政策设计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8家县级公立医院员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薪酬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54.05±18.04分;福利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平均得分7.98±3.51分;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学历、科室类别、每周工作时间、周围同事是否存在收红包现象和是否在编是薪酬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县级公立医院员工薪酬总体满意度水平不高;对福利方面的满意度水平最低。建立合理的薪酬水平、薪酬提升、福利保障等机制是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总体满意度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基因诊断是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1-2],遗传学中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使抑癌基因静默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些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发生在肿瘤早期组织形态学改变之前.因而有可能成为早期癌变的检测指标.本文就近年来在胰腺肿瘤研究中发现的甲基化异常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代偿期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苦参素联合治疗组33例,拉米夫定对照组32例,观察第0、3、6和12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Ⅳ-C)和HBV DNA定量,并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苦参素联合组在疗程结束时,肝功能(ALT、TBIL)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t=2.267,2.256,P<0.05);两组4项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和Ⅳ-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显著(t=2.358,2.367,2.236,2.2 17,P<0.05).乙肝病毒定量第6和12月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t=2.235,2.326;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t=136,P<0.05;t=144.5,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及增强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减轻或延缓肝肝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职业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多数患者以乳头乳晕下无痛性肿块就诊,临床病情可缓慢或快速进展。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其他类型少见但不排除。检查手段主要是乳腺彩超、X线,MRI可提高男性乳腺癌的检出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其中,内分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