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偶发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因非结直肠病变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并偶然发现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的56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5例, 年龄(66±11)岁, 范围38~84岁]的临床资料, 以18F-FDG PET/CT检查后3个月内的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 分析18F-FDG PET/CT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和高风险腺瘤的诊断效能及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 56例受检者中, 18F-FDG PET/CT共发现74处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灶, 结肠镜共发现140处阳性病灶。18F-FDG PET...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体积及肿瘤异质性参数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确诊宫颈癌并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患者的数据,记录下列参数:原发病灶最大和平均SUV(SUVmax和SUVavg)、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肿瘤最大体积(Dmax)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V)。两组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判定各参数的预测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PFS和OS分析。结果 鳞癌组的COV显著低于非鳞癌组(P=0.009),临床分期早期组(FIGOⅠ~Ⅱ期)和晚期组(FIGO Ⅲ~Ⅳ期)的Dmax、MTV、TLG和CO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MTV(HR=2.83,P=0.030)和FIGO分期(HR=4.23,P=0.003)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MTV(HR=5.01,P=0.016)和FIGO分期(HR=4.85,P=0.023)也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取最佳临界值,MTV高于临界值组和FIGO晚期组的PFS率(P=0.002,P=0.000)和OS率(P=0.000)均显著低于MTV低于临界值组和FIGO早期组。结论 基于体积的代谢参数MTV、TLG和肿瘤异质性参数COV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预后预测方面都较SUVmax和SUVavg敏感,尤其是MTV,是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3.
组织乏氧是许多疾病 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在病死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中,病灶通常处于乏氧状态。作为显示能量代谢变化的显像之一,乏氧显像能检测处于乏氧但又存活的组织,如冬眠心肌、缺血心肌和脑缺血病灶;除探查肿瘤部位外,还可用于诊断肿瘤的氧态,鉴别其恶性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已用于肿瘤诊断,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随着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普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作为一种可从分子水平上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显像方法,已成为NSCLC诊断、分期和预后预测的重要工具。PET/CT在ⅠA期NSCLC中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笔者就近年来涉及到18F-FDG PET/CT在ⅠA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结果对临床决策及预后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MI)中的发生率及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连续进行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病例的心电图,应用常规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的诊断标准对药物负荷检查前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将陈旧性前壁心梗不同心电图表现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出前壁心梗106例,90例符合入选标准,前壁Q波心肌梗死26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64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为20.3%~42.2%,前壁Q波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显著多于非Q波心肌梗死,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核素放射性缺损节段分布: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中部前壁、前间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而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基底部前侧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Zema标准)。结论陈旧性前壁心梗R波递增不良非常常见,不同心电图表现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26.
分肾肾功能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将55例经肾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分为A、B、C3组,比较不同肾动脉狭窄程度组SKGFR的差异。结果(1)单侧肾动脉狭窄≥50%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为50%~89%的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90%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肾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肾脏SKGF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SKGFR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时,患侧肾脏SKGFR较对侧降低,且与肾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明显低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  相似文献   
27.
对乏氧和低流灌注心肌的研究表明 ,99Tcm 4,9 二氮 3,3,10 ,10 四甲基癸烷 2 ,11 二酮二肟 (HL91)在乏氧组织中有较高的摄取和滞留[1 ] 。本研究通过人胰腺癌荷瘤裸鼠99Tcm HL91乏氧显像 ,探求适合临床使用的肿瘤阳性显像剂。材料与方法一、显像剂制备HL91药盒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合成。以体积为 2mL的99Tcm 洗脱液1110MBq溶解HL91(1mg) ,另取 10mL生理盐水溶解 1mgDTPA后 ,迅速取 5 0μL注入99Tcm HL91溶液中。室温下放置15min后测定标记率 ,层析体系为硅胶G层析纸 生理盐水和新华Ⅰ号纸 …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分析8帧和16帧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量左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6例拟行GMP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8帧GMPI和16帧GMPI图像采集和重建处理,比较两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率时间(TTPF)、1/3最大充盈率(MFR/3)等参数,同时与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帧和16帧GMPI测量的EDV、ESV、EF、PER及PFR值之间高度相关(r=0.972,r=0.954,r=0.885,r=0.814,r=0.751;P<0.05)。两种帧数GMPI判断PFR正常与否间的符合率为70.9%(Kappa=0.446,P=0.000);以LVEF≥50%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界值,两种帧数GMPI判断LVEF正常或异常的符合率为70.9%。UCG测量的LVEF值为(64.21±5.74)%,8帧GMPI为(52.15±9.00)%(t=-11.376,P<0.05)。UCG检查LVEF≥50%的65例患者中,8帧GMPI判断LVEF异常的比例为32.3%,显著高于与16帧GMPI(4.6%)(x~2=16.557,P<0.05)。UCG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23例中,8帧GMPI和16帧GMPI测量的PFR判断判断为异常的比例分别为60.9%和26.1%(x~2=5.662,P<0.05)。结论:8帧与16帧GMPI测量的左心功能各项结果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16帧与8帧相比GMPI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高峰充盈率更准确、更能反映受检者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9.
30.
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等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心律失常[1].胺碘酮类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在控制心律失常的同时,易造成甲状腺对乙胺碘呋酮中碘摄取过量.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观察了老年患者在服用乙胺碘呋酮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应用乙胺碘呋酮提供依据,以预防或避免因过量摄入碘而发生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