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328篇
预防医学   9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红系造血的主要调节因子是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 etin ,Epo) ,它可通过与红系造血祖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 ,维持和增加循环中的红细胞数量[1] 。慢性肾功能衰竭、肿瘤放化疗、艾滋病和胃肠道炎症所导致贫血需要使用Epo来治疗。基因重组的人Epo体内半衰期短 ,大约为 6h ,需要反复多次给药。因此 ,人们希望发现更稳定、高效、方便的人Epo产品或其类似物 ,这方面的进展主要有高度糖基化Epo Darbepoetin或新的红系造血刺激蛋白 (NESP)、Epo二聚体、GM CSF/Epo、IL 3/Epo、Epo/Tpo(C)…  相似文献   
102.
IL-6受体α亚单位mRNA和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IL-6R的α亚单位基因与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为临床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细胞提供可靠依据,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及蛋白在多种人白血病细胞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系HL-60,KG-1,U937和TF-1均高表达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和蛋白;淋巴系白血病细胞系Raji亦有一定量的基因表达;而淋巴系细胞等CEM和HuT28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无论是IL-6Rα亚单位的基因还是蛋白均为阴性。相对表达丰度依次为KG-1>TF-1>U266>U937>HL-60>Raji。鉴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高表达IL-6Rα亚单位的基因和蛋白,而IL-6Rα亚单位蛋白在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均为阴性表达这一事实,提示可以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靶向杀伤和治疗这些白血病,而且不会对正常血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临床,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在保护动脉,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早产儿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的观察,发现套管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良好的心态、穿刺部位、固定技术与留置针的管护、封管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04.
凝血酶生成试验在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强度口服华法林治疗患者的凝血酶生成情况及其与出血的关系以及凝血酶生成试验在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78例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而口服华法林3个月以上的患者血样,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FT-INR)及凝血酶生成状况.结果 华法林治疗组按PT-INR不同分成三组:I组23例,PT-INR为1.51~2.00;Ⅱ组39例,PT-INR为2.01~3.00;Ⅲ组16例,PT-INR为3.01~4.26.三组凝血酶生成的延迟时间(lagtime)、峰值(peak)、达峰时间(ttpeak)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反映凝血酶总体生成量的指标凝血酶生成潜力(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1),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有出血并发症的患者5例,其ETP值小于正常对照组的15%.结论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当PT-INR》3.0后,提高剂量会增加出血风险,但并不降低凝血酶生成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同时检测PT-INR和ETP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05.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心肺复苏时正确合理使用肾上腺素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大剂量肾上腺素组(D组)和超大剂量肾上腺素组(E组)。用窒息使大鼠心脏停搏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无明显区别。C组在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轻度扩张。D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部分损害,损害程度比C组复苏30分钟时严重。E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略有部分改变;复苏30分钟时,其损害比D组更加严重。结论:在复苏早期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和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在复苏晚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或超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破坏。忽略其它复苏措施,单靠加大肾上腺素剂量有危险,应合理使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06.
红细胞生成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而直到本世纪50年代方得以命名,现已知肾脏是分泌Epo的主要器官。天然高比活性Epo的纯化特别是80年代中期Epo基因的克隆成功,大量重组Epo的生产使Epo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入崭新时代。笔者曾对近年Epo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过阐述,现仅就Epo的分子生物学进展扼要介绍如下。一、理化性质及结构Epo是一含唾液酸的酸性糖蛋白,PI 4.5,由  相似文献   
107.
1糖尿病足治疗现状 1987年,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清法治疗糖尿病足筋疽126例的临床总结,总有效率95%。当年,奚九一教授首次正式提出了“糖尿病特发肌腱变性坏疽”的概念(《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1):647)。奚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大量观察,总结出筋疽临床演变的六大特点:1.患足血供良好,肢端无缺血体征;  相似文献   
108.
脑损伤后持续的高血糖增加了重症患者的残死率,是预示不良神经系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6].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是一种新兴的持续监测患者血糖的技术,已被证实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7].本研究应用CGMS动态监测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探讨其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作用前后胰腺癌细胞中GH-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征,探讨GH对胰腺癌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GH(50、100 μg/L)作用于胰腺癌细胞(SW-1990、Cap-1、ASPC),计数培养24、48、72h后的细胞数;收集SW-1990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GH的实验组(GH组,共21只,每日4 mg/kg共2周,1、2、24 h取材,每组7只)及注入盐水的对照组(NS组,7只),注射期间隔日测量瘤体积.Western blot方法观察GH作用后不同时间(体外,GH 50μg/L:5、10、15、30、45min、1、2 h;体内:1、2、24 h)胰腺癌细胞pJAK2表达变化.结果 GH可刺激SW-1990、Cap-1、ASPC增殖但在体内不促进肿瘤牛长:pJAK2在7株胰腺细胞(SW-1990、Cap-1、Colo、Mia、Aspc、P3、Panc-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比较,GH刺激后pJAK2表达显著增强(5、10、15 min尤为明显),但1、2 h有减弱趋势;GH应用于裸鼠后各时间点(1、2、24 h)pJAK2在移植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H能促进胰腺癌细胞SW-1990、Cap-1、ASPC增殖,但在体内不刺激肿瘤生长;GH可显著增强pJAK2在SW-1990中的表达,而在体内这种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0.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