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2篇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观察泛癸利酮对正常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泛癸利酮按4.2~25.0mg&;#8226;kg-1灌胃小鼠30 d 后,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性,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碳廓清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 结果 泛癸利酮可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增强变态反应性、增加溶血空斑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血清溶血素、碳廓清能力增加则不明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泛癸利酮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温和灸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模型对照组。结果: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内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与芬必得组、模型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温和灸可以促进Ⅱ型胶原的合成,降低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从而增加颈椎间盘的抗牵拉能力,维持椎间盘正常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3.
紫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紫萁的营养学和药理活性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结合现代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热点,论述了紫箕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4.
用RP-HPLC法对丹参培养物中迷迭香酸和紫草酸B进行了定量分析。在Nova pak C  相似文献   
75.
分时治疗震颤麻痹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勇 《中医研究》1999,12(4):F003-F00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62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7岁,平均616岁,病程最短45天,最长12年。全部病例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第九版拟定的震颤麻痹诊断标准。12 分组根据统计学数据处理随机将病人分为3组:Ⅰ组:早9点30分针刺治疗;早9点及晚8点30分各服药1次,共21例。Ⅱ组:下午3点30分针刺治疗;下午3点及晚8点30分各服药1次,共23例。Ⅲ组:晚8点针刺治疗;早9点及下午5点各服药1次,共18例。2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益…  相似文献   
76.
癌症晚期由于恶液质和肿块压迫,常引起消化道症状和顽固性膈肌痉挛,一般治疗效果较差。从1987年开始,我们应用温胆汤加减,配合外用自制通关化积散加山莨菪碱(6542)穴位注射治疗晚期癌肿引起顽固性膈肌痉挛3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导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急性血栓形成后血栓向近心端扩展的临床证据。方法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行STEMI急诊PCI术165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与PCI结果,测量每支梗死相关血管开口处到血栓处的距离,而后行PCI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PTCA导丝通过冠脉闭塞处后应用球囊扩张,重复造影有前向血流为组I (n=155);PTCA导丝通过冠脉闭塞处后应用球囊扩张,重复造影无前向血流为组Ⅱ(n=10),沿PTCA导丝送球囊到远端再次扩张、重复造影如仍无前向血流,再沿球囊到远端扩张直到恢复前向血流;撤出球囊.送入血管内超声导管至血管远端,后撤导管采集血管内超声图像,进行定量影像学分析,分析建立组II中10例STEMI患者的急性冠脉闭塞的血栓空间分布图。最后植入支架,重复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球囊扩张与IVUS证实10例STEMI患者的冠脉血管急性闭塞的血栓空间分布图呈病变处急性血栓形成并向近心端扩展。结论①STEMI患者的冠脉血管斑块破裂病变处急性血栓形成后既可向远心端扩展、也可向近心端扩展。PCI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过程中,如球囊扩张闭塞处后重复造影无前向血流,应将球囊送到远端再次扩张,以扩张“真正狭窄或真正斑块破裂病变处”,恢复前向血流。  相似文献   
78.
<正> 心导管检查技术的危险性近年来大为降低。Kennedy等总结了心瓣膜病施行此项检查的死亡率是0.28%。超声心动图对心瓣膜疾患诊断的正确率和完整性近年来也迅  相似文献   
79.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f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RA、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80名健康志愿者的anti-CCP、GPI、AKA、RF进行检测。结果78例RA患者中anti-CCP、GPI、AKA及RF的灵敏度分别为51.2%(40/78)、42.3%(33/78)、29.5%(23/78)和58.9%(46/78);特异性分别为98.2%(163/166)、98.8%(164/166)、98.2%(163/166)和81.9%(136/166)。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anti-CCP、GPI、AKA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2.33%(2/86)、2.33%(2/86)、3.49%(3/86)和33.7%(29/86);80名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1例抗CCP弱阳性,1例RF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性。结论anti-CCP、GPI、AKA对RA诊断灵敏度不高,但均是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适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对老年冠心病(CAD)病人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左室容积变化的预后评价。方法 DSE采用负荷分级方法,LVV采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定,随访自DSE之日开始,终点为出现心血管事件。结果 病例组中年龄≥65岁者与<65岁者相比,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在静息状态、最大负荷及随访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免于全部心脏事件的累积生存率也存在差异(P<0.01);≥65岁、DSE(+)、ESV的异常变化以及静息时EF<0.40是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年龄≥65岁、DSE(+)、ESV的异常变化可以提供CAD病人预后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