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在既往实验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乌头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应。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 ,分别测定VCR、乌头碱对KBV2 0 0 细胞毒效应 ,计算IC50 。并以抑制率低于 30 %的不同浓度乌头碱与VCR伍用 ,求IC50 值 ,计算逆转倍数。结果 :12 5 μg ml与 6 2 5 μg ml浓度的乌头碱与VCR伍用时 ,IC50 分别为 0 2 715 μg ml与 0 9185 μg ml ,逆转倍数分别为 8 9倍与 2 6 4倍。结论 :乌头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NP方案治疗NSCL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NV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收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给予NVB DDP化疗,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NVB40mg,第1天到第3天静脉滴注DDP50mg,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94例NSCLC患者中,总有效率(CR PR)47.8%,其中初治50.0%,复治病例46.7%,初、复治病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局部刺激。结论:NVB 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复发病例也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下合穴排刺法治疗术后肠麻痹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肠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上用下合穴排刺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13岁~78岁之间;50例均为住院之腹部手术病人,其中胆囊手术8例,阑尾手术38例,其他4例.  相似文献   
34.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1],单眼发病多见,1/3患儿可累及双眼;本病常发生于2~5岁以下儿童[2],多在3岁内出现症状[3].本文通过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眼球CT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5.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电针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大鼠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穹隆-海马伞损伤法制作大鼠AD模型。电针治疗组施以电针百会、涌泉、太溪、血海等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中隔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组ChAT活性高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NGF和c-fos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电针对AD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c-fos合成及诱导海马N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6.
苦参碱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参碱(mtrine)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作用靶点仍未明确,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7.
乌头碱逆转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既往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乌头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应.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测定VCR、乌头碱对KBV200细胞毒效应,计算IC 50.并以抑制率低于30%的不同浓度乌头碱与VCR伍用,求IC50值,计算逆转倍数.结果:12.5μg/ml与6.25μg/ml浓度的乌头碱与VCR伍用时,IC50分别为0.2715μg/ml与0.9185μg/ml,逆转倍数分别为8.9倍与2.64倍.结论:乌头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热板法镇痛ED50,即吗啡2.95mg/kg为基础,按照逐日递增原则进行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模型造模.针刺三阴交后,分别采用荧光法、分光法检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乳酸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脑NE的含量比对照组和迷宫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P<0.01),针刺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脑内NE的含量(P<0.05);各组之间血乳酸含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采用吗啡依赖戒断后焦虑模型,观察了针刺对吗啡模型小鼠脑内NE和血乳酸的影响作用,为初步揭示针刺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论: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的抗焦虑效应可能与针刺调节焦虑模型小鼠脑内NE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9.
督脉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间盘突出后不一定都有症状,只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才称之为椎间盘突出症。我院采用督脉天灸及脊柱手法矫治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8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人工硬膜覆盖硬膜囊漏口治疗脊柱后路手术中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6,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膜囊漏口)和试验组(n=45,术中采用可吸收人工硬膜覆盖硬膜囊漏口).观察2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76.7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4%,术后48 h引流量为(352.55±75.11)m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55±2.38)d,切口愈合时间为(15.78±2.36)d.试验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5.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术后48 h引流量为(160.02±50.05)m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87±0.69)d,切口愈合时间为(14.16±1.89)d.试验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硬膜可显著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是治疗脊柱后路手术中脑脊液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