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比较江苏省结核病定点医院模式和疾控中心模式的患者管理质量差异,分析存在问题,为改善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年12月为界限,将全省106个县(市、区)按结核病防治模式分为定点医院模式和疾控中心模式,通过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两种模式下2011年全省登记的全部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比较两种模式下的管理差异。结果定点医院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99.4%)略高于疾控中心模式(99.1%);定点医院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4.0%)、信息录入及时率(98.0%)、完整率(98.9%)均低于疾控中心模式(分别为96.0%、99.54%、99.3%,P均<0.001),但均显著高于国家规划要求。结论定点医院模式下肺结核患者管理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划要求,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符合我国医疗机构改革方向,可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lymphoma,PGI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0例小儿PGIL采用sP法行CD45、CD3、CD3e、CD5、CD10、CD15、CD20、CD30、CD45R01CD56、CD68,CD99、Bcl-2、Bcl-6、ALK、CyelinD1、Mum-1、MPO、PAX-5、TdT、TIA-1、Ki-67及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运用原位杂交检测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早期RNA(EBER),按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①10例瘤细胞均表达CIM5、Ki-67,无一例表达CK;10例均经病理、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等确诊为不同类型PGIL;②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发生在小肠5例、回盲部2例、结肠1例、直肠2例。6例为溃疡型,4例为隆起型;③B细胞性NHL7例,其中伯基特淋巴瘤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T细胞NHL3例,其中NK/T细胞淋巴瘤1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小儿PGIL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T细胞淋巴瘤少见,预后差,须与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织学亚型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切除的1 247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学亚型分级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分析组织学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不同组织类型和分级的PTMC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AJCC分期、肿瘤多灶性、腺叶外受累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亚型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高级别亚型(62.64%)>经典乳头型(42.82%)>滤泡型(30.40%)>低级别亚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以下、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以及高级别组织学亚型是P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TMC中滤泡亚型则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PTMC组织学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且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评估其组织形态分级对临床治疗策略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4.
随着人口年龄化与人口数量增多,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发病率〉45岁约为50%,〉50岁约为70%,〉75岁约为90%;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容易并发骨折,其引起骨折的发病率占骨折的30%-40%,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未来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粉碎性骨折如果内固定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失败悼。现对我院治疗62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诊断皮肤微血管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大鼠耳部皮下血管作为鲜红斑痣模型,应用OCT系统对大鼠耳部皮肤进行成像。将OCT扫描图像与大鼠耳组织病理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大鼠耳组织病理学图像进行比较,OCT图片可清晰分辨大鼠耳部皮下微血管,并可得到血管直径及深度的量化信息。结论 OCT对鲜红斑痣等皮肤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周扬 《大家健康》2012,(5):75-75
看病时,患者通常只看到医生问症状,开检验单,下诊断,写病历,打处方,好像他一眼就能看透自己身体里的状况。其实,医生并非"一眼看透",也要经历一个步骤繁多的解谜过程。一次,科里来了位农村患者。患者右  相似文献   
107.
季明  陈杰  朱玮  周扬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1):941-943
2012年2-6月,江苏省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监测,发现江苏省泰兴市某中学陆续新发了5例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高一学生2例(1例涂阳,1例涂阴);高二学生3例(1例涂阳,2例涂阴)。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向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并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人员对该校在校学生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江苏省社区人群结核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苏南、苏中和苏北各1个地市,于2012年1~6月期间所有涂阳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所有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探讨耐药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 003株分枝杆菌阳性菌株,有54株(5.4%)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余949株(94.6%)均为结核分枝杆菌。在9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中,643株(67.8%)对6种抗结核病药全敏感;306株(32.2%)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其中114株(12.0%)为单耐药菌株,117株(12.3%)为耐多药菌株,10株(1.1%)为广泛耐药菌株,65株(6.8%)为其他类型耐药菌株。初、复治病人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2.8%和64.7%,耐多药率分别为5.6%和35.3%,广泛耐药率分别为0.1%和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结核治疗史、户籍类型、年龄、性别与耐多药发生关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江苏省结核病耐药形势严峻,社区人群的耐多药率和广泛耐多药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已出现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在江苏省间跨区域转入、转出以及治疗管理结局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江苏省内269例转出和126例转入肺结核患者的到位、信息反馈、管理方式和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转入患者到位信息反馈率高于转出患者(χ2=3.90,P=0.048)。到位患者中,转入患者的代管率高于转出患者(χ2=25.66,P<0.001);转入患者的重新登记率低于转出患者(χ2=8.39,P=0.004)。到位患者中,转入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转出患者(χ2=4.73,P=0.030),转入组的涂阳患者成功治疗率高于转出组(χ2=5.33,P=0.021)。结论跨区域管理患者的到位率、代管率、成功治疗率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以提高肺结核跨区域管理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结核病高发县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其基因型特征,探索高疫情地区结核菌株流行情况。方法在罗甸县结核病定点医院门诊收集临床分离的分枝杆菌菌株,用PNB生长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位(VNTR) 和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分别进行菌种、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和北京基因型鉴定。结果80株菌株中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2.5%,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家族占42.9%,非北京家族占57.1%。VNTR结果显示,菌株可分为5个基因群,其中 I群占15.7%,含 11个基因型,Ⅱ群占35.7%,含25个基因型,Ⅲ群占15.7%,含11个基因型,Ⅳ群占30.0%,含 21个基因型,Ⅴ群占2.9%,含2个基因型,未见成簇菌株。结论初步证实罗甸县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多态性,Ⅱ群、Ⅳ群为当地主要流行群,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