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正>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成人患病率为3%~10%,儿童患病率可高达20%。度普利尤(Dupilumab)是一种抗白细胞介素(IL)-4受体α单克隆抗体,可阻断重要的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度普利尤可快速充分缓解特应性瘙痒,2017年3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AD的治疗,上市以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囊肿剥离精细缝合术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及术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预防瘢痕形成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皮脂腺囊肿及预防瘢痕形成提供安全可靠的方法。方法根据囊肿的大小和累及部位,以两端深中间浅的方式梭形切开皮肤,完整剥离囊肿。游离切缘皮瓣,0-丝线皮下间断缝合封闭空腔。以5/0尼龙线无张力间断缝合切缘。拆线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防止瘢痕形成。结果27例手术患者剥离囊肿后均精细缝合,术后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囊肿剥离精细缝合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是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并预防瘢痕形成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藏族。因右上腹部结节7年余于2012年4月就诊。患者于7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腹部出现一蚕豆大结节,质中,不活动,表面光滑,皮色,无自觉症状,未诊治。结节逐渐长大,附近出现类似皮损,偶有疼痛,无破溃,遂就诊。否认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提高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材培养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无菌导管生理盐水灌注取材培养与普通刷检培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其阳性率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无菌导管生理灌注取材培养明显的提高了阳性率,减少了污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结节性硬化症TS(tuberoussclerosis) ,又称Bourneville病 ,是一种以面部皮脂腺瘤、癫和智能减退为临床表现的疾病[1 ] 。其临床特征为任何器官均可出现错构瘤 ,常出现在大脑、肾脏、皮肤、眼、心脏等部位[2 ] ,累及肝、脾、骨骼等器官较为少见。而具有此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并不多见 ,我们诊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  女 ,2 4岁 ,因反复左上腹隐痛不适 1年 ,加重伴肉眼血尿 1天于 2 0 0 2年 10月入院。 1年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左上腹隐痛不适 ,无发热、腰痛、腹胀、腹泻。可自行缓解。 1天前 ,患者自觉左上腹痛症状加重 ,伴恶心…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接受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的33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治疗后结石均被击碎排出体外,成功率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4周复查,结石排净率100%。结论 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优选方法,体现出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总结段支气管开口变异的规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580例纤维支镜受检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各种段开口变异的发生率。结果观察580例发现段支气管变异者90例。发生在右上叶者最为多见共42例,占7.24%,表现为从通常的3段变为2段。其次为左上叶之固有上叶共31例,占5.34%,表现为固有上叶从通常的2段变为3段。另外还有右中叶呈三段者10例,占1.72%。左舌叶单独开口于左主支气管者7,例占1.21%。结论通常情况下有15.52%的人发生段支气管开口变异,以右上叶最为多见,其次为左上叶,再其次为右中叶。认识段支气管开口正常变异在指导纤支镜检查时正确区分有无支气管阻塞及正确有认识肺的解剖结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初步经验。方法:2003年2月至2009年2月运用腹腔镜技术,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肿瘤28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9例,结肠直肠肿瘤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10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27例腹腔镜辅助手术成功,1例为中上段巨大直肠癌侵犯膀胱后壁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2.5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疼痛轻、无副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不包括化疗)平均8.1d;随访23例,时间1—18个月(平均6个月),22例未见复发转移,有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结肠肿瘤手术损伤小、安全可行,熟练的腔镜技术和手术经验有助于该微创手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6例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病例,探讨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穿刺准确性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CT导向经皮肺活检均能准确刺入病灶内,病灶刺中率100%。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103例(103/196,52.5%);11例病理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后经临床其他方法证实为恶性肿瘤(11/196,5.6%);良性病变73例(73/196,37.2%);9例穿刺病理见异形细胞,经临床随访排除肺内恶性病变(9/196,4.5%)。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18.87%(37/196),肺内出血3.6%(7/196),其中2例穿刺后出现咯血1%(2/196)。结论 CT导向经皮肺活检术对肺周围型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准确性与病灶大小有关。病灶大小、深度均影响气胸和出血的发生。CT导向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灶是一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