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旨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a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半年随访期间利用99m Tc-MIBI全身显像(whole body scintigraphy,WBS)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预测其多药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方法共入组57例中晚期NSCLC患者[男性3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9.5±14.7)岁],其中20例初诊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37例复诊患者既往有过放化疗病史。所有患者初诊或治疗前均行PET/CT显像,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均由病理证实为NSCLC (腺癌31例,鳞癌26例)。患者开始治疗前进行一次WBS及PGP测定,疗效于半年之后复查PET/CT进行评价。当WBS检查显示至少一个部位存在非生理性放射性聚集时,则提示WBS阳性。当患者具有活性病灶,但WBS显示阴性,则提示存在MDR。结果WBS预测NSCLC患者发生M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40%、73.7%、70.6%、43.8%及57.1%。而PGP... 更多  相似文献   
12.
抗真菌药酮康唑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酮康唑(Ketoconazole,Nizoral),化学名:顺-1-乙酰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哩基-1-甲基)-1,3-二噁茂烷基-4-甲氧基]苯基}呱嗪。是一种口服的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各种皮肤真菌、酵母菌及其他致病真菌均有效,可用于治疗皮肤、头皮、指甲真菌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胃肠道酵母菌感染、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及预防因癌症、烧伤或器官移植等的真菌感染。口服本品血药浓度稳定,体内分布广泛,据报道比美康唑(Miconazole)、二性霉素B及其他多烯类抗生素为优,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 尿毒症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及控制成为首要问题.近年来,反映及调节钙代谢的骨钙素(BGP)、降钙素(CT)以及降钙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高血压的作用较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疗前停药后的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22例DTC术后且适宜行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采集入组患者停服左甲状腺激素前与停药后的甲状腺功能水平与肾功能水平等资料,比较停药前与停药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甲状腺功能及相关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DTC患者的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与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判定该显像方法对 SPN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9例 SPN患者中13例为恶性SPN,26例良性 SPN.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2.31%(12/13),特异性88.46%(23/26),准确性89.74%(35/39),阳性预测值80%(12/15),阴性预测值95.83%(23/2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99mTc-MIBI早期摄取比值(EUR)≥1.474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99mTc-MIBI延迟摄取比值(DUR)≥1.38为鉴别 SPN 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结论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八味肉桂胶囊对实验性慢性胃溃疡及脾虚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评价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八味肉桂胶囊对慢性胃溃疡的影响;运用利血平致小鼠脾虚模型,观察八味肉桂胶囊对脾虚胃溃疡和小肠推进的影响;腹腔注射0.3 mg/kg利血平引起脾虚,观察八味肉桂胶囊对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利用微需氧培养幽门螺旋杆菌方法,评价其对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0.8 g/kg及1.6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明显减小醋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溃疡指数;1.6和3.2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明显减少利血平致小鼠脾虚的溃疡指数.高剂量的八味肉桂胶囊可显著抑制脾虚动物的小肠推进距离、减少脾虚动物胃的残留率;八味肉桂胶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MIC为125 mg/mL.结论八味肉桂胶囊具有防治慢性胃溃疡和脾虚胃溃疡作用,高剂量的八味肉桂胶囊可促进脾虚动物的胃排空、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17.
口服抗真菌药—酮康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酮康唑是一种口服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药物,对深部和浅部真菌性感染均有效。为了进行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参考文献资料,以间二氯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酮康唑,改进了一些反应条件,并设计了中间体1-乙酰基-4-(4-羟基苯基)(哌嗪的合成路线。产物及中间体的元素分析符合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左心室机械同步性失调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行GMPI检查的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25例,年龄(56.1±15.6)岁,同时纳入同期就诊的23名健康受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GMPI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FR)、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相位分布标准差(PSD)、相位直方图带宽(PHB)、静息总积分(SRS)]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GMPI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时间间隔不超过7 d。通过Kruskal Wallis检验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GMPI各指标、Hs-CRP、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关系。2组间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影响。 结果 LVEF、LVEDV、LVESV、PFR、PHB、PSD、Hs-CRP、NTpro-BNP在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Ⅳ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3.846、14.791、21.089、6.251、18.892、20.347、19.171、35.654,均P<0.05);心功能Ⅰ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VEF、LVEDV、LVESV、PFR、PSD、NTpro-BNP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84,Z=3.462、3.038、3.519、3.489、2.203,均P<0.05)。SRS、LVESV、LVEDV、PHB、PSD、NTpro-BNP、Hs-CRP水平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35、0.547、0.474、0.481、0.458、0.671、0.439,均P<0.05);LVEF、PFR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63、?0.304,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机械同步与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LVEF、PFR、心率、LVEDV、LVESV、SRS、Hs-CRP、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2.550、χ2=6.146、t=4.042、Z=3.149、χ2=5.335、χ2=5.993、Z=4.978、χ2=6.154、Z=4.38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SRS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左心室机械同步性失调的独立影响因素(B=?0.166、0.278,B值标准误为0.068、0.130,Wald χ2=5.927、4.584,P=0.015、0.032,OR=0.847、1.320,95%CI:0.741~0.968、1.024~1.702)。 结论 LVEF、LVEDV、LVESV、PFR、PSD、NTpro-BNP可能具有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价值;LVEF、LVESV、PFR、LVEDV、PHB、PSD、NTpro-BNP、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有提示作用,以NTpro-BNP、LVEF、LVESV的提示作用较优;SRS水平升高、LVEF水平降低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左心室机械同步性失调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不同间隔时间复查骨扫描的变化规律,探讨肺癌患者骨扫描最佳复查时间.方法对12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346人次骨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首次骨扫描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两组患者不同间隔时间骨扫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7例肺癌患者中首次骨扫描正常者61例(48.0%),其在0~2个月、2~4个月、4~6个月、6~12个月骨扫描变化率分别为1.6%(1/61)、3.3%(2/61)、13.1%(8/61)、27.9%(17/61);首次骨扫描异常者66例(52.0%),其在0~2个月、2~4个月、4~6个月、6~12个月骨扫描变化率分别为4.5%(3/66)、25.8%(17/66)、39.4%(26/66)、42.4%(28/66);正常组0~2个月骨扫描变化率与2~4个月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6个月、6~12个月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0~2个月骨扫描变化率与2~4个月、4~6个月、6~12个月变化率相比差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骨扫描正常者可以将复查时间定在6个月后;首次骨扫描异常者,将复查时间定在2~4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首次二氯化锶(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以及随着治疗剂量的累计增加,肺癌骨转移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趋势。方法入组60例肺癌骨转移经89Srcl2首次治疗的患者,收录其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计数;入组19例累计治疗3次的肺癌骨转移患者,收录每次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计数。结果患者的外周血象计数在首次89Srcl2治疗后1个月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外周血象水平与治疗前相近,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随着治疗次数(即累计剂量)的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值也越大,即随着治疗累计剂量增加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更明显。结论首次89Srcl2治疗后可能会引起部分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但并未引起严重的血液学反应,并且在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象均有恢复,提示89Srcl2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累计治疗剂量的增加,... 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