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甲醛的毒物兴奋效应及其所致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甲醛是否存在低剂量兴奋效应(hormesis)以及在低剂量兴奋效应带(hormetic zone)下计量的损害特征。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fibroblast,CHL)为实验受体,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甲醛对CHL增殖率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蛋白印迹杂交观察在hormetic zone下剂量的损害效应。结果甲醛处理24h后CHL的增殖率表现出hormesis,hormetic zone的剂量范围为0.391~3.125mg/L,其中3.125mg/L的细胞增殖率为空白对照组的105.98%,甲醛存在Hormeis的证据为低—中级;甲醛在0.196~12.500mg/L的剂量范围内处理CHL24h,7个剂量组的细胞核尾长、尾长/头长、尾DNA%、0live尾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563mg/L剂量组DNA损伤尤其明显。甲醛处理CHL6h后,0.781、25和100mg/L的PARP-1蛋白条带显色变弱,相对分子质量为116×103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表达量减少,而3.125mg/L的蛋白条带显色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甲醛对CHL增殖率存在hormesis,在hormetic zone下的剂量引起DNA损伤和PARP-1蛋白表达减少,对这种效应的利弊应审慎评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1994~2005年西藏自治区火灾发生的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火灾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西藏自治区1994~2005年的火灾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a994~2005年西藏自治区共发生火灾1662起,平均每年138.5起,死亡8.08人,受伤22.25人,直接经济损失830.5595万元,人均火灾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冬季为火灾的高发季节,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用火不慎和电气为主要火灾发生原因,分别占发生总数的41.4%和17.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火灾发生总数及电气、用火不慎、玩火等引起的火灾数均随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多,呈正相关关系;西藏火灾发生数也与私营企业数呈正相关关系;西藏火灾发生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虽低于火灾高发城市,但伤亡率却相对较高,伤亡率与卫生资源规模有关。结论西藏自治区的火灾形势严峻,伤亡率严重,针对火灾的发生原因及特点,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分析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及行为状况。方法对296例孕妇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296名孕妇中,行为得分为26.48±3.445,认知得分为9.63±2.571;行为得分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正相关性(r=0.213,P〈0.0001);此外,行为得分与孕妇职业、配偶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保健教育等均有关;有59.8%的孕妇接受过孕期保健教育,影响孕妇接受保健知识教育与否的因素有孕妇文化程度,OR值为1.791(P=0.000)。结论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及行为习惯有待改善,应加强产前的保健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4.
大学生个性特征及应对压力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遭遇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以目的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某高校的大学生974名,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974名大学生中,14.6%的男生、17.5%的女生有过自杀意念,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侨生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18.8%)高于中国内地生源(11.2%)。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揭示,“觉得自己总是不比别人好而自卑”(OR=4.072)、“遇到问题,不找人倾诉”(OR=2.263)、“较长时间陷入生活、学习、感情或经济压力”(OR=1.597)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而通过体育运动放松心情(OR=0.519)是保护因素。结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人生态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防止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5.
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检测与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探讨两者间卫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在广州市64个煎炸点采取油炸食品及其相应的煎炸油,按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测定羰基价(CGV)、酸价(AV)、过氧化值(POV),并进行模拟实验,对不同煎炸时间的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三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的CGV及AV与油炸时间正相关(P<0.05),POV随油炸时间变化无规律(P>0.1);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CG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CGV,且分别正相关(P<0.001)。油炸米面制品、臭豆腐及动物性食品A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AV(P<0.001),米面制品、臭豆腐的AV分别与相应煎炸油AV正相关(P<0.05)。三类油炸食品POV与相应煎炸油间POV关系无规律(P>0.1)。结论对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等食品不仅进行AV及POV的检测,还应增加CGV的检测及限量探讨,加强对煎炸点的卫生监督及管理。  相似文献   
106.
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就医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流动人口妇女的就医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l054名流动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1.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妇女中,52.8%的人在最近1年中有过1种或1种以上生殖道自我报道的症状,其中只有64.8%的人就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就医行为的因素包括: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以往有过类似妇科病的症状。结论:应通过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就医率。  相似文献   
107.
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MTBE)是一种新型汽油防爆添加剂.我国自2000年开始全面推广使用无铅汽油,MTBE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TBE)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产生细胞增殖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的剂量范围及其毒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MTF法检测MTBE对16HBE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剂量-效应关系;采用SCGE试验检测MTBE在能诱导细胞增殖hormesis的剂量下对细胞DNA的损伤效应;采用相同剂量...  相似文献   
109.
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法对阴道微生态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冲洗疗法治疗阴道炎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147例,分为臭氧治疗组和常规药物对照组,分别记录观察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第4天的症状、体征、清洁度、阴道pH值、阴道乳酸杆菌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阴道清洁度和阴道菌群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阴道pH值均下降,其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4 d后患者阴道内环境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液和常规药物冲洗治疗均能使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下降,并有利于阴道内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0.
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于2002-2006年对暨南大学附属小学2002-2003学年三、四年级学生开展预防近视的试验,以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试验组1(135人),四年级学生为试验组2(131人).分别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体质健康监测点同学年的三、四年级学生为对照组1(240人)和对照组2(135人),并以暨南大学附属中学2004-2005学年初一年级学生为内对照组(98人).试验组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上健康教育课,每日做2次全国小学生眼保健操和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新创眼保健操,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试验组1的近视率(51.1%)比对照组1(79.0%)降低了27.9个百分点,试验组2的近视率(57.2%)比对照组2(70.1%)降低了12.9个百分点;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试验结束时的近视率均低于内对照组.结论 采取的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