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4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892篇
内科学   507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80篇
综合类   2102篇
预防医学   634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669篇
  7篇
中国医学   862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上部颈椎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为上部颈椎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固定成人尸体上,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测有关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结果:入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自颈外动脉不同高度发出,其中舌动脉与舌下神经;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内支伴行关系有三种: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外支伴行关系有二种。结论: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可处理颈上部3个颈椎病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报道跟腱止点伴跟骨及皮肤缺损游离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02年10月-2004年7月对4例因摩托车后轮绞伤至足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大收肌.骨皮瓣,修复跟腱重建止点并修复跟区皮肤缺损。足跟区皮肤缺损面积为6.5cm×10cm-7cm×11cm,跟腱缺损长度为5-7cm。切取隐动脉皮瓣面积为8cm×11cm-8cm×12cm,切取大收肌腱长度为6-8cm。结果:4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421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3~S4,双足提踵试验均阴性,单足提踵试验阴性3例,4例病例步态均恢复正常。结论:吻合膝降血管大收肌.骨皮瓣修复跟腱跟骨复合组织缺损,疗效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基于串行EEPROM的CPU监控器X4043/45工作原理,讨论了它在小脑电刺激系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与单片机通讯时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mdm2、bcl-2和AR(雄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为脑膜瘤的性激素对抗治疗提供一些新信息。方法从华西医院病理科获得04年1月-07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膜瘤共394例,计算机随机抽样60例,其中良性脑膜瘤(WH0I)41例,用LsAB法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dm2、bcl-2、AR的表达。结果在良性脑膜瘤中mdm2、bcl-2、AR的表达率分别为67%、62%、33%,三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结论(1)是否能够作为抗性激素治疗疗效的筛选和/或预测指标,bcl-2比mdm2更有潜在价值。(2)AR在脑膜瘤中的促进生长作用的相对独立性,提示AR可以作为脑膜瘤对抗激素治疗的新靶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5.
<正>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结合下颌区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对腓骨肌皮复合瓣血供,神经等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的占97.2%;与胫前、胫后动脉三者共干而起于腘动脉的占2.8%.其起始处在腓骨头下方5.4±1.2cm,起点外经为3.2±0.8mm.然后沿腓骨的内后方下行,在距腓骨头8.9±2.0cm处进入(足母)长屈肌深方,余段被该肌所复盖.由起点下方1.8±1.4cm处始沿途发出绕腓骨向外的弓状动脉7.4±1.0支.腓动脉伴行静脉的外经分别为4.4±1.0mm和3.2±0.7mm,都汇入胫后静  相似文献   
126.
制作新鲜骨骼标本包括材料的选择,软组织清除,漂白和脱脂等环节。选择22~50岁、质量合格的尸体,用2%NaoH溶液浸泡煮沸清除骨面软组织,对难彻底脱脂的骨骼进行打孔等特殊处理,使脂肪快速分解,15~20天内快速制作出完整的骨骼标本,比以往的方法缩短时间7~10倍。采用此法制作了三十余副完整的优质新鲜骨骼标本,供给教学、科研和医疗。  相似文献   
127.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由于低位直肠癌行治愈性切除后存在着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 ,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有关直肠癌的治疗一直是困绕外科界的一大棘手问题。随着Heald[1] 等在 1982年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mesorectalexci sion ,TME)或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 (completecircumferentialmesorectalexcision ,CCME)这一新技术以来 ,上述问题才得以改观[2~ 5] ,目前 ,TME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并已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本文将TM…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为臂丛撕脱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防腐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的颈胸段标本上,对椎管内臂丛前后根的位置、形态和血供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臂丛前后根之间有齿状韧带相间隔;前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从上至下由C5的2.2mm逐渐增大到T1的3.1mm,后根则从C5的4.2mm逐渐减小到T1的2.7mm;前后根与脊髓纵轴的夹角从C5的51.4°、54.8°逐渐减小到T1的21.7°、19.9°;前后根的长度从C5的14.9mm、13.9mm逐渐增大到T1的21.1mm、19.0mm;前后根的直径均以C6最为粗大,分别为2.1mm、3.3mm,后根比相应前根粗;前后根的血供来自椎动脉、颈深动脉和颈升动脉发出的节段性动脉。结论:熟悉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129.
腰骶部SPR术中脊神经前后根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为SPR提供可靠的术中脊神经前、后根鉴别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人脊柱标本上,去除后部结构,暴露整个马尾神经,对L1~S2节段的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脊神经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前根则位于前半部。脊神经后根较相应的前根粗大,后根从L1~S1逐渐增大,以S1为最粗大;前根则以L3最粗大。相应前后根出硬脊膜前,有一段相互贴附并紧贴硬脊膜侧壁。结论:在多椎板切除SPR术中前、后根的定位及鉴别,暴露时可根据前、后根出硬脊膜前的相互贴附;在限制性椎板切除时则可通过脊髓外侧索和L1前、后根之间的最下端的齿状韧带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30.
<正> 半膜肌是股后群肌内侧的一块,肌块大,腱膜长,有较长的血管神经束,切除后对功能影响不大。因此,半膜肌有可能成为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一个良好的肌瓣。在临床上尚未见有用于游离移植的报导。对于半膜肌的研究,国内已有摘要报导,但主要涉及肌的血管神经体质资料。本文从应用角度对半膜肌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以期对半膜肌的游离移植有所帮助。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