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模块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实验资源,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课程,提高临床工作的适应性,解决教育界在人才培养中学用脱节问题,突破学生从教学实验向临床实验转化的思维障碍,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毕业生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实验组患者53例、肝病对照组患者88例、肝癌复发监测组患者8例、肝癌疗效观察组13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法测定血清GP73的浓度,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汗酸(TBA)的水平。结果:肝癌实验组血清GP73水平高于肝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水平分别与ALT、DBIL、TBA水平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水平与门脉癌栓的发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疗效观察组有3例血清GP73浓度随着有效治疗下降;肝癌复发监测组8例GP73随着肿瘤复发而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73可作为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肝损伤的血清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监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开始时用两种剂量肿节风治疗,结果表明,两种剂量肿节风对不同时期的虫卵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感染6周后虫卵肉芽肿体积较对照组缩小近一半,肝脏损害亦较轻。随着用药量的增大,无明显毒副作用,未见小鼠死亡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4.
据报道,肿节风能抑制多种致病菌及日本血吸虫宿主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已有学者将类固醇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某些抗菌素用于血吸虫感染鼠,发现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宿主对血吸虫的抵抗力。鉴于肿节风有类似上述药物的药理作用,本文观察了肿节风对小鼠感染血吸虫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脑血管病病人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情况及对18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广州12家医院分离的3 499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分离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病人389株,检测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以K-B法检测所有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广州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总体检出率38.4%(819/2134);神经科脑血管病病人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5 5.5%(121/218);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3.1%、57.5%.结论广州地区脑血管病病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与总体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所有产酶株与非产酶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以综合性实验为载体的形态学教改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来,人类逐渐揭开了细胞形态的奥秘,开辟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的微观世界。作为血液病诊断的基础,细胞形态检查是医学检验中最常用的基本检验方法,许多血液疾病的诊断仍需要借助显微镜检验技术来确诊,因此,细胞形态学在血液疾病诊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7.
血气分析在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正确评价血气指标对体外循环(CPB)围术期监测的意义。方法:对75例心脏 病人CPB围术期497例次的血pH、AB、BE、PCO_2、PO_3及K~+、Na~+、Cl~-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以pH正常及轻度碱血症占多数(42%及29%),酸碱失调的主要原因为代谢性因素; 2. PO_2多升高(68%);3.K~+,Cl~-多在正常水平(80%,63%),Na~+约一半高于正常(47%)。结论: 围术期应注意①控制碳酸氢钠的投入,谨防代谢性碱中毒;②密切监测PO_2,避免PO_2过高;③防 止钢水潴留。  相似文献   
118.
林梅双  吴晓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2978-2979,2981
目的研究羧基磁殊吸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为磁珠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检测羧基磁珠吸附HBsAg前后的蛋白量,判断磁珠用量、HBsAg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磁珠吸附HBsAg的影响。使用10mmol/LNaOH洗脱HBsAg,测定洗脱后HBsAg的洗脱率和生物活性保留率。结果羧基磁珠吸附HBsAg的性能与磁珠用量、HBsAg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有密切关系。磁珠吸附浓度为524.24ug/mL的血源性HBsAg纯品后,10mmol/I。NaOH溶液洗脱HBsAg的洗脱率是71.02%,活性保留率为88.15%。结论带有羧基的磁珠可以吸附HBsAg,有望用于HBsAg的分离回收,为磁珠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9.
马洛替酯 (malotilate)是一种治肝病新药 ,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已初具疗效[1] 。晚期血吸虫病 (简称晚血 )肝硬化的治疗是血防工作的难点。马洛替酯若能用于治疗或缓解晚血肝硬化 ,将是一个较大突破。基于此 ,设计了以下实验 ,建立动物模型 ,探讨马洛替酯对晚血的作用机制。1 材料和方法1 1 药品 :马洛替酯由锦州制药一厂提供 ,为淡黄色粉末 ,分子式为C17H16O4 S2 ,分子量 2 88 3 9,熔点为 60℃~ 61℃ ,实验时用羧甲基纤维素纳 (CMC -Na)溶解。吡喹酮 (PQT )由上海第十一制药厂生产 ,实验时用聚乙二醇 …  相似文献   
120.
两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模式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检验学包括了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分子诊断学等众多亚学科,已经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应用高精尖技术最为集中的学科之一。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有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自我的终身教育能力的人才是当代对医学检验专业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