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尿酸(B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尿红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例等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24 h Upro、BUA、mAlb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APTT、PT、T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FIB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以及CD16~+CD56~+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CD8~+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0.05),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2组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外周血CD4+T细胞、CD3+T细胞水平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CD4~+/CD8+以及CD16~+CD56~+NK水平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1990年 10月~ 1999年 1月我科共收治脑转移瘤 36例 ,2 6例采用60 Co外照射 ,先予常规分割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 35~ 40Gy ,后缩野针对病灶 ,常规分割放疗 15~ 2 0Gy ,多发病灶不缩野。放疗时给予脱水治疗。结果  2 6例完成放疗者 2 4例 ,其中半年生存率 5 4% ,1年生存率为 13 %。结论 对恶性肿瘤出现脑转移病人 ,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研究对象,以2010年6月~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9例低体重儿的产妇为病例组,以基线资料相同的41例分娩正常体重儿的产妇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兰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孕周小于37周(OR=22.162,P<0.05)、妊娠期每日餐数≤3次(OR=20.907,P<0.05)和妊娠期间较少摄入鸡蛋(OR=47.357,P<0.05)均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危险因素较多,预防早产和提高产妇孕期营养可能是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胶囊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老年男性原发性OP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100例以补肾活血胶囊加钙尔奇D口服,对照组100例以福善关加钙尔奇D口服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QUALEFFO-41)、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游离睾酮(freetestosterone,FT)、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治疗组FT、E2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BMD均有所提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胶囊能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OP患者生活质量,考虑与其改善BMD、调节性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作用于T2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均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83%和63.02%(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β-胡萝卜素能诱导T24细胞调亡,5μmol/L组T24细胞的凋亡指数为(0.065±0.018)(P<0.05),10μmol/L和20μmol/L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126±0.022)和(0.190±0.024)(P<0.01),呈现剂量依赖效应,10μmol/L组及20μmol/L组Hochest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其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TPB)患者的术后感染并发症.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MEDLINE(1966年1月-2007年12月)、EMBASE(1988年1月-2007年12月)、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views(1993年1月-2007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79年-2007年12月)、CNKI数字图书馆(1979年1月-2007年12月)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随机对照试验68篇,排除57篇,符合纳入标准11篇进入Meta分析.结果 表明:术前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能显著降低TPB术后1周内菌尿和术后发热的比率,疗效分析相对危险度(RR值)及其95%C1分别为0.36(0.25~0.52)和0.39(0.24~0.63),但不能减少菌血症的发生率,RR值及其95%CI为0.92(0.57~1.48):各疗程预防性抗生素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喹诺酮及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结论 术前为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减少TPB术后菌尿和发热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菌血症的发生率:喹诺酮及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各疗程预防性抗生素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危险.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某医院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和室内质量控制,探讨结果可比性和溯源性。方法按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以多次取得全国质控优秀成绩的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和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为测试仪器,每天随机选取高、中、低值患者标本8例,共分析5 d,来评价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的结果,计算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评估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3种仪器检测的WBC、RBC、PLT、HGB和HCT检测结果经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密切(r≥0.975),一致性良好;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实验室使用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每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定期进行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和溯源性评估,对结果偏差进行校正,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比较苯扎溴铵(BB)和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SBTC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2组,BB组60例,术后立即膀胱内灌注1‰BB 300ml,并保留灌注液15分钟,共1次.THP组60例,THP30 mg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随访24个月,BB、THP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20.0%,BB组明显低于THP组(P<0.05),其中高分化、单发、初发肿瘤、BB膀胱灌注较低分化、多发、复发肿瘤以及THP膀胱灌注的复发率低.而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复发率的影响无差异.BB组的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和WBC<4×109/L发生率分别为5.0%、1.7%和0,THP分别为16.7%、11.7%和8.3%,BB组低于THP组(P<0.05).2组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无差异.结论:BB膀胱灌注预防SBTCC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较THP好,费用低廉,无明显全身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由于观察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不长,远期疗效如何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