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与结论:3例中,1例为成人输尿管异位开口伴肾发育不良、肾异位并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1例为幼儿输尿管异位开口伴肾异位、发育不良,1例为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右侧畸形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临床表现为可正常排尿,但不自主经阴道或尿道口流出尿液。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CT或磁共振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显示了3例肾发育畸形及输尿管畸形的大致情况,膀胱镜检查明确了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位置。2例行异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畸形输尿管离断并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通过手术明确诊断。3例均恢复良好,随访3~6个月均未发现漏尿。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断并不困难,对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应考虑到肾异位及肾发育不全等肾发育畸形的可能性,经瘘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检查或膀胱镜插管逆行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异位开口的位置,减少手术探查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3.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其引起的并发症几乎累及机体各部组织 ,DM引起的骨骼系统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不论1型 (DM1)还是 2型糖尿病 (DM2 )都可以发生程度不同的骨量减少 ,甚至骨质疏松 (OP) [1] 。糖尿病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是DM在骨骼系统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病早期 ,症状不典型 ,病情进展缓慢 ,临床不被重视 ,一旦出现骨折 ,由于 DM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 ,引起的危害和并发症则十分严重 ,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给DM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4.
一起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饶弟军,吴志平(湖南省长沙县卫生防疫站410001)1995年6月12日,我县星沙镇发生一起村民误食毒蕈导致14人中毒,9人死亡的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6月12日星沙镇土桥村清水塘组村民柳某因...  相似文献   
25.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作为绿茶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体内外实验广泛证实EGCG具有抗癌活性。EGCG抗癌分子机制较复杂,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生长或诱导癌细胞凋亡。从抗氧化、促氧化、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诱导癌细胞凋亡及调控microRNA等方面综述EGCG的抗癌分子机制,对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3种策略,即纳米包装技术、协同联用和分子修饰进行概述,并对今后EGCG的抗癌作用的研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6.
血滤器的复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血液净化技术 ,利用对流的原理 ,比血液透析可消除更多的中分子物质 ,减少腕管综合症等慢性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而且 ,血液滤过过程中 ,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近年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血液滤过和需要使用血滤器或高通量透析器 ,其膜为生物合成膜 ,价格较普通透析器贵 1~ 4倍 ,血滤器复用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由于膜的结构、材料与普通透析器有差别 ,用普通透析器复用方法处理血滤器 ,常常出现致热原反应 ,增加血液滤过危险 ,影响血液滤过效果。近来 ,我们采用血滤机配制的置换液冲洗血滤…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铜陵地区三级医疗机构Sysmex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使检测结果可比、互通。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2文件的要求,试验采用患者新鲜全血样品在参考仪器(A)和测试仪器(B、C、D、E、F)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5项指标进行检测,制作散点图和偏倚图,计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相对偏倚、预期偏倚和其95%的可信区间,评估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参考仪器和5套测试仪器的WBC、RBC、PLT、Hb和HCT 5项指标检测结果经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密切(r≥0.975),一致性良好;B、C、D、F仪器的相对偏倚和预期偏倚在允许范围内。测试仪器E的PLT低值结果相对偏倚(12.61%)超出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质量要求的1/2EA(12.5%),但其预期偏倚可信区间的上限小于可接受偏倚,结果仍可为临床接受。结论实验室间相同品牌血细胞分析系统对新鲜抗凝全血的比对试验通过;检验人员应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保证同地区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和互通性。  相似文献   
28.
醋酸泼尼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Stamey试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筛选出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前2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左氧氟沙星,后2周单用左氧氟沙星,醋酸泼尼松片15mg/次,1次/d,口服,连续2周后停药;左氧氟沙星0.1mg/次,2次/d;对照组方法同上,仅将醋酸泼尼松片换为安慰剂。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治疗第2周和第4周随访并行NIH-CPSI评分、EPS等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试验组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分别为(9.56±2.05)、(4.59±1.18)、(2.38±1.24)、(2.59±1.20)分和(11.72±2.41)、(5.51±1.42)、(2.92±1.17)、(3.33±1.08)分;对照组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分别(6.53±2.70)、(3.20±1.30)、(1.40±1.05)、(1.80±1.15)分和(8.53±2.91)、(3.88±1.44)、(2.08±1.11)、(2.55±1.33)分。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2周和第4周NIH-CPSI总分、疼痛、排尿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EPS中WBC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2周和第4周WBC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泼尼松联合左氧氟沙星能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EPS中WBC,耐受性好,但长期疗效及耐受性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TPB)患者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 在MEDLINE(1979.01-2007.12)、EMBASE(1988.01-2007.12)、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views (1993.01-2007.12)、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79-2007.12)、CNKI数字图书馆(1979.01-2007.12)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检索,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随机对照试验68篇,排除56篇,符合纳入标准12篇进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能显著降低TPB术后1周内菌尿和术后中度发热的发生率, 但不能减少菌血症的发生率,其RR值及其95%CI分别为0.32(0.23~0.46),0.37(0.17~0.77) 和0.96(0.61~1.50);各疗程抗生素均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喹诺酮、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以及TMP+SMZ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结论:术前为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减少TPB术后菌尿和发热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菌血症的发生率;喹诺酮、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各疗程抗生素均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局麻下泌尿系腔内气压弹道冲击碎石7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腔内碎石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都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为减轻病人的负担,能不能用局麻方式代替?1996年5月~1997年2月采用局麻,对7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了内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