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WNT信号传导通路拮抗基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对99例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并以70例门诊普通病人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99例AML患者中检出10例(10.1%)SFRP5的甲基化,70例正常对照中仅检出1例(1.4%)SFRP5的甲基化。SFRP5在AML患者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SFRP5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AML的临床分型相关(P<0.05)。结论 SFRP5基因的甲基化与AML有相关性,SFRP5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引起AML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正雄激素在男性中不仅起了维持男性性征,决定性生活及生殖作用,且与人体的肌肉、骨骼、血液、神经系统等全身各个器官功能间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中老年男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hypogonadism,LOH)也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成年男性一生中雄激素水平的变化趋势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各年龄阶层  相似文献   
83.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上,孕妇DR3、婴儿DR3、母婴DR3同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胎盘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HBV官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4.71(1.62~13.66)、3.91(1.18~12.94)、5.96(1.14~31.15)、6.59(2.72~15.97)、4.53(1.93~10.64)和2.51(1.12~5.60);在α入=0.05,α出=0.10水平上,进行HBV宫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DR3(OR=4.65,1.44~15.05)、孕妇血清HBV DNA(OR=6.56,2.65~16.23)被引入回归方程,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其他因素的暴露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其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χ2=16.74,P<0.os).结论 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HLA-DR3阳性和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HBV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增高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84.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探讨FI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确定HBV富内感染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87例外周静脉血血块中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型分布及频率。结果(1)宫内感染组孕妇HLA—DR3基因频率为24.14%(7/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孕妇的6.33%(10/158)(P=0.007)。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内感染组新生儿HLA—DR3基因频率为17.24%(5/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新生儿的5.06%(8/158)(P=0.033)。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婴HLA—DR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母婴HLA-DR7、DR13、DR5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孕妇及其胎儿同时或任一携带HLA—DR3,易导致HBV宫内感染;HLA—DR3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引起宫内传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双重原位杂交(DISH)技术检测54名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GSTM1)缺失型的新生儿(其母该基因为表达型)PBMC涂片中GSTM1和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54名新生儿PBMC涂片中检出孕妇GSTM1信号34人,占62.96%;检出乙型肝炎病毒信号18人,占33.33%,检出2者双阳性信号15人,占27.78%。且母-胎PBMC转运与新生儿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统计学关联(χ^2=9.96,P=0.002)。结论孕期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PBMC可通过细胞转运途径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经母体对胎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以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96例作为HBIG注射组(自妊娠28周起多次肌肉注射HBIG 200IU),同期分娩但未进行产前检查HBsAg阳性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新生儿出生24 h内且未注射HBIG的股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比较注射与未注射HBIG的HBsAg阳性孕妇及注射HBIG孕妇不同注射次数间其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HBIG注射组HBV宫内感染率(12.5%,12/96)、HBsAg阳性率(10.2%,7/96)、HBV DNA阳性率(7.3%,7/96)均低于未注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注射次数分为0~1次、2~3次和4~5次三个等级进行分析,HBV宫内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随HBIG注射次数增加而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步提示HBsAg阳性孕妇产前注射HBIG及增加HBIG注射次数可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朱晓临,马文彦,史晓红我们于1992年2月~1994年4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5例,随机分为自血光量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疗效作出评价。1资料和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88.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仅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监测血糖,保持适当运动,预防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遵医行为有了明显改观,并发症的发生得以控制。结论:双向转诊科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对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医行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自制积血袋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97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76例)和观察组(493例),分别采用积血盆法和积血袋法来计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例数,计算基于血红蛋白判断的出血量评估误差及休克指数,比较两种方法对预测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积血袋法对产后出血的检出率较积血盆法更高,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超过500 mL的产妇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积血袋法对产后出血量的估计误差较积血盆法更低(P0.05)。结论积血袋是准确可靠的测量产后出血的计量方法,且产妇舒适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尿酸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探讨尿酸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取发病1周后的脑梗塞患者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另选一组同年龄段的健康人6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28例.均在清晨安静状态下采血测定sUA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组的suA含量为416.95±89.32,对照组为294..57±70.68,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性患者组SUA含量为428.31±96.52 mmol·L-1,女性患者组为398.36±80.64 mmol·L-1;对照组男性sUA为331.5±78.72 mmol·L-1,对照组女性SUA为240.5±59.88 mmol·L-1.男性和女性脑梗塞患者suA水平均分别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组的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的suA水平增高;其原因可能与肾血流量减少有关.SU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关系,值得临床和科研人员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